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75歲的宜家,越老越重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螳螂財經,作者 | 木宇

時代不會改變商業的本質,這是宜家對抗巨變的資本;時代會改變商業的環境,這也是宜家落寞的根源。

和同是世界零售巨頭的瑞典老鄉H&M相比,宜家還要顯得更為保守固執,在前者完成了從自建電商平台到入住天貓,再到上線Afound折扣平台的完整轉身後,後者才在今年10月在國內大規模推廣電商,完美錯過了電商發展的“十年黃金期”。但從結果上而言,H&M深陷成本與增長泥沼,而宜家卻帶著充足的現金流大舉擴張,並且還在今年10月底,帶著1.9億美元的現金入股H&M,以表達對於老鄉的支持。

在電商和移動互聯網顛覆全球商業格局的浪潮之下,宜家似乎並沒有受到太大衝擊,這家企業的堅持不上市,也讓我們難以從資本的表情那裡得到經營狀況的反饋。但從近年來的公布的財務數據來看,宜家確實慢了下來,2017年全球銷售額增長首次出現負增長,相比前一年少了一億歐元。

而且在重要增長市場中國,也在近兩年增長率連續下滑,更是在2018財年罕見地低於10個點。

面對增長困境,宜家在2018財年加速新建了14個物流配送中心,但相比起來,它對線下的拓展顯然更感興趣,未來三年,宜家將投資58億歐元進行“全球地產開發”,包括更綜合的體驗中心、創意公寓、宜家酒店與辦公樓等等。

這位75歲的巨頭企業正在嘗試轉型,但最惦記的還是地產家業的擴張。

錯過的不僅是電商

宜家以為它錯過只是一個新管道,但實際上它錯過的是新的消費習慣。

讓宜家面對電商遲疑的,不僅在於擔心線上線下的業務衝突,還有家居行業特有的物流難題,像宜家零售中國區總裁Anna Pawlak Kuliga解釋的那樣,宜家產品線的複雜性,自建配送體系和後端系統需要花費一些時間。想要滿足被電商平台以包郵慣壞了的消費者,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所以宜家在電商的轉型方向上,重點放在了線下物流系統的建設,目前在中國已經建成了四個中央配送中心和三個小件包裹分撥中心,並且計劃在2020年前都增加至5個,並且打算讓宜家商場也逐步加入配送網絡。2018財年,宜家在投資上花費了28億歐元,其中大部分用於支持14個新的物流配送中心。

但在線上建設方面,宜家依然堅持了自主電商平台,並且還是十年前的那種電商風格,簡潔明了純粹就是展示和賣貨,不像現在的淘寶那樣花樣繁多,在內容行銷上不斷推陳出新。

宜家對於電商的理解,並沒有隨著時代而前進,用官方的說法,宜家正在“從一家只有門市生意的公司變成一家多管道的零售商”。對它而言,不過就是解決如何把貨更好更快地送到消費者手裡而已,在一眾互聯網公司將流量玩出了花的時候,宜家依然對線上場景的構建一無所知。

同它的瑞典老鄉H&M一樣,宜家同樣擁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同樣屬於各自領域的巨頭,並且同樣屬於家族式企業,堅持不上市的宜家,其家族對於集團的掌控力更強,這使得宜家能夠一直保持同樣風格75年沒有變化。同樣,這也讓它對於自己的品牌文化十分自信,相信依靠不變的傳承可以讓它應對變幻的時代。

的確,身處郊區的宜家賣場有能力讓消費者自行驅車前去購物,在宜家進入中國的20年間,隨著每一個城市的入駐,都得到了相應的驗證,品牌自身的號召力足夠強,這也使得宜家一直都未曾請過明星代言人,主要依靠那本年發行量2億冊的《家居指南》來進行推廣。

就整體而言,宜家在它的戰場沒有對手,但移動互聯網早就將時代擊成碎片,各行各業都呈現垂直化的發展,無論是全美最大的家居垂直電商Wayfair,還是淘寶極有家的專區,都有在各自品類做得出眾的小品牌。平台將各個領域最出色的品牌聚集起來,對宜家開展了農村包圍城市的市場蠶食。

互聯網的流量賦能讓電商平台站在了商業舞台的重心,這種聚合能量要遠超於此前的線下商場,因為它突破了地域的限制,而家具市場恰恰具有高離散度和地域化顯著的特質。螳螂財經木宇在調查中發現,宜家的全品類戰略曾經是所有競爭對手的噩夢,因為它能一站式提供全方位解決家居裝飾風格統一的問題,在資訊不發達的年代,極大的降低了選擇成本。

但在今天,電商豐富的品類選擇讓消費者不用出門就可以解決。尤其是在小件家居方面,宜家專業代購商指出,線上消費者選擇代購的宜家產品中,小件商品佔到了80%以上,這塊市場也最容易被線上的其它競爭對手搶過去。

宜家還是那個線下大家居超市,但人們越來越習慣於在線上逛商城,這不僅是管道上的區別,更在於互聯網作為一種新型的生產工具,它將資訊入口直接鋪到了用戶前面,並且能夠呈現更為豐富多彩的內容。內容電商正成為趨勢,無論是直播、短影片還是社區,都能夠通過內容的魅力激發用戶下單。

畢竟,消費本質上是一種衝動行為。在讓·鮑德裡亞那本著名的《消費社會》中早已指出,消費本質上是欲望而不是需求,我們今天所講的消費更新其實也是欲望的更新。宜家當然深諳此道,其賣場的精妙設計的一切出發點,都是為了更好地激發顧客消費欲望,這也是新零售線下管道的追求。但線上內容行銷的優勢在於,它離消費者更近,刺激更具針對性,且達成交易速度快得多。

內容行銷的本質在於價值觀的傳遞和塑造,這也是互聯網“佔領用戶心智”的根源,內容的內核沒有變,宜家堅持的家庭、自然、簡潔、自由等理念依然具有永恆的價值,但互聯網重塑的時代,使得內容的外延和表達形式、表現場景發生了極大變化。

在加速度前進的時代裡,宜家那本《家居指南》的小冊子太慢,逛宜家龐大的賣場太慢,甚至排隊買瑞典肉丸和1元錢冰淇淋都不夠快,微信下單都已經在麥當勞和肯德基普及了。

老邁而持重的宜家不願意再冒險,它沒有海爾那種自我革命的勇氣,而後起之秀們正在蜂擁而至,不斷試錯,不斷前進。

在“重”的路線上一去不返

宜家並沒有真正轉型,它只是把花在開賣場上的錢用在了開購物中心上。

互聯網時代的吊詭之處在於,傳統零售商往線上走試圖讓自己變得更“輕盈”,而互聯網企業卻在往線下走試圖變得更“落地”,最後終於出了一個“新零售”的概念巧妙地化解了線上線下的衝突。在宜家看來,都只是為了貼近消費者,做電商也是如此,用前任宜家零售中國區總裁朱昌的說法,“現在是顧客在哪兒,你就要去哪兒。”於是為了離消費者更近,它選擇把店開到市中心去。

宜家表示未來三年中,將投資58億歐元(大約458億元)在“全球地產開發”上,其中包括更綜合的體驗中心、創意公寓、宜家酒店與辦公樓等等,其中相當一部分會花在中國。宜家手裡到底攢了多少現金流?至今依然是個未解之謎,但有錢或許也可以解釋宜家為何面對衝擊不慌不忙,完全按照自己的節奏在前進。

“我們也聽說了裁員的消息,但目前中國市場的發展策略沒有受到影響,未來我們會在中國市場繼續加碼購物中心業態。除了已開業的三個項目,接下來宜家購物中心會在長沙、上海和西安建設新的購物中心。”薈聚中心總經理朱含輝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說道。

目前已有的北京、無錫、武漢三家薈聚中心總投資100億,三個新項目的投資預計超過160億,各方面的成本都在上升,但宜家的腳步反倒在加快。

有人認為,這是因為宜家的電商業務進展不順,不如回到線下謀發展。但在螳螂財經木宇看來,這更多是出於宜家對於“看得見的財富”的迷戀,儘管宜家中國區總裁丁暉強調“宜家不是一家商業地產公司,我們的基因也不是商業地產,我們的基因來自於零售。”但誰都看得出宜家對於地產這種重資產的喜愛,不然為什麽總是走到哪就買到哪?

宜家不搞分銷,不招代理商,除了保證低價優勢外,還在於它要保證對自己產品和服務絕對的把控權,包括不入住電商平台也是同理。宜家一直堅持的,是將自己的全套價值體系包裹在商業地產的空間內,隨著土地的遷徙而擴散,走得慢而扎實,用時間換空間。

落地市區的薈聚商業綜合體,既讓宜家離消費者更近了,也可以形成業態的互補,並且無論如何,收租總是一門穩賺不賠的生意,即便這個投資回報周期很長,但持有充足現金流的宜家有這個耐心。

宜家的確在轉型,但它並沒有打算自我革命,它像歐洲鄰居們那樣越過了大洋在全球開展生意,但並不具備他們的冒險精神。如今,宜家的總部依然還停留在阿姆霍特那個小村莊,宜家的精神也同樣停留在那裡。

儘管《一個家具商的誓言》裡還寫上了這樣一句話:“經驗是一個很危險的詞,它會讓我們止步不前。許多人不願嘗試新事物,就將自己的經驗作為借口。儘管有時候前人的經驗是靠譜的,但只有自己的經驗才是最寶貴的。”但誰還不是一步步變成自己最討厭的人呢,相比破釜沉舟,人們最終往往選擇了溫水煮青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