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奪回“好聲音”,估值210億,直擊燦星的七年大考

作者/吳麗仟

解決了版權問題後,今晚《中國好聲音》終於回歸。

眾所周知,它背後的製作公司燦星曾憑借憑借“全國首檔製播分離節目”《中國好聲音》一炮而紅,一躍成為綜藝領域的巨無霸公司。

去年12月,燦星宣布完成首輪融資,估值210億,號稱要為上市做最後衝刺。

很多人問,這些以綜藝製作為主體的公司真那麽值錢嗎?

一位投資圈人士告訴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米未憑借《奇葩說》系列現估值早已突破50億;做出了《吐槽大會》系列的笑果文化、《明日之子》系列的哇唧唧哇《偶像練習生》的製作公司魚子醬現在價值也都超過了15億。

上述新型的爆款公司,更像是“網綜黃金時代”的產物。

而電視端的巨無霸,在面對影片網站的迅速崛起時,像是迎來了中年危機。前幾年,燦星董事長田明在各大場合堅稱它們肯定要做網綜、做直播,搶佔風口。但遲遲沒有落實,以至於行業對其產生了諸多質疑,懷疑燦星是不是就此掉隊了。

好在,2018年,燦星終於出手,與優酷合作、承製了超級網綜《這就是街舞》,因為口碑和影響力還不錯,實力“挽尊”、扳回一城。

不過,製作公司的好時代似乎已經過去了。越來越多的超級網綜都是影片網站主控,製作公司賺的主要是承製費。

今年年初,楊偉東提出“製播關係中平台方將佔據主導”的觀點。在他看來,版權大戰時期,內容方是被瘋狂追捧的對象;但隨著“大片時代”的來臨,成本和投入逐漸佔據上風,平台方與內容方的優勢地位,也將在這一時期完成互換。

時代瞬息萬變,像燦星製作《這就是街舞》第一季就只是承製,據說第二季還會參與出品。燦星的轉型,更像是一個時代符號。

縱使《中國好聲音》回歸,“綜N代”的故事要怎麽講?

這幾年,燦星經歷了很多大事件。2018年釋放出很多利好的信號。

除了做出了《這就是街舞》,燦星與與talpa、唐德官司結束後,燦星終於拿回了《中國好聲音》的版權和名字。不過物是人非,《中國好聲音》早就該改版了。

今年改版的力度更大一些。

從導師陣容來說,告別了那英和汪峰,它迎來了兩位新人——李健、謝霆鋒。

有人問,為何把兩個連續坐鎮六年的靈魂人物換掉?是被動流失還是主動放棄?

對此,節目製作方燦星宣傳總監陸偉告訴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這個暑期檔那英想多陪陪孩子,汪峰也另有工作安排。剛好借這個契機,他們想用一個全新的男導師陣容。

李健代表了民謠那一掛,謝霆鋒音樂人出身、具備搖滾精神,這是選他們的理由。

很多東西是不可抗的。尤其電視式微、網綜崛起、加上“綜N代”的審美疲勞,改名後的《中國新歌聲》收視率、影響力逐年下滑,造星能力越發疲軟,這也是倒逼燦星不得不做出改變的核心原因。

小娛發現了三大變化。

1、 轉椅回歸、新增“魔鏡”,選手演唱時可以看到心儀導師的表情;

2、 每個導師只能選6個名額,如果某隊名額滿了,學員可以挑人battle進入這個最想進的戰隊;

3、 如果沒有導師轉身,選手自行離開,賽製更加殘酷了。

以前《中國好聲音》講究歌曲驚豔、故事煽情、導師搶人有梗。

但這一套早已過時。用陸偉的話說,以前他們聚焦導師和導師、導師和選手、選手和選手之間單線的人物關係。這一季它們會通過殘酷的賽製,增加人物線,用更多真人秀的手段,讓故事更豐富和豐滿,更有可看性和想象太空。

另一方面,在塑造選手上,“一定不是原來選手在舞台上、與導師互動那麽簡單。”陸偉強調,他們會用新視角、新的手段、更大的篇幅塑造更立體的選手。

至於這一季《中國好聲音》收視能達到什麽水準?

陸偉告訴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這一季《中國好聲音》依舊存在收視對賭,但“節目破2%都難的時候,收視對賭也不能定到5%那麽高,會做一些調整。”

他舉了一個例子,“像《跑男》收視率也曾跌破2%,但網播量還是不錯的。”陸偉強調,現在電視節目的收視率是被低估的,更科學的算法應該是收視率+網播量。至於對這一季節目的期待,陸偉強調:“肯定不會比跑男差。”

燦星的“七年之癢”:

放棄戶外真人秀,全力轉戰互聯網?

雖說燦星靠《中國好聲音》起家,但幾乎試過市面上所有熱門題材。

前兩年,戶外真人秀最火爆的時候,燦星趁熱買下韓國《無限挑戰》版權,與央視合作了《了不起的挑戰》,口碑不錯。但受到“限韓令”影響,節目改版轉移到江蘇衛視變成了《我們的挑戰》,因為過於娛樂化,反而不如前者。

事實證明,這一題材前有《跑男》後有《極限挑戰》,很難突破前兩名,加上競爭激烈、同質化嚴重,較難出爆款,燦星乾脆放棄了這一題材。

陸偉並不認為這就是失敗,“不試怎麽知道會失敗呢?”

《蓋世音雄》也是一個失敗的試驗品。陸偉稱它並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純電音節目,只是把經典歌曲改編為remix版而已,“它既討好不了真正玩電音的人,因為太吵了也得不到大眾的喜愛,不尷不尬。”

當初在燦星做《蓋世音雄》的車澈團隊,後來離職加盟愛奇藝把《中國有嘻哈》做火了。這個案例教育了整個行業,小眾題材並不適合電視台,搬到互聯網或許能成。關於車澈的離職,據騰訊娛樂報導有說法稱車澈想做《嘻哈》但燦星內部討論後否決了,愛奇藝聞訊趕來把人挖走了,但陸偉否認了這一說法。

據他介紹,燦星內部沒有討論過這個項目。

看起來燦星流失了車澈這個人才,但燦星核心的導演團隊流動並不大。那麽問題來了,為什麽燦星遲遲不做網綜呢?它們有何顧慮?

陸偉解釋稱,在《中國有嘻哈》之前,國內市場是沒有超級網綜一說的。原本他們跟影片網站提案要做一檔音樂類節目,但當時的影片網站比電視台投入小、招商難、決策慢,很快這檔節目被湖南衛視提前做出來了——即《我想和你唱》。

說白了,對燦星來說,每個項目必須保證賺錢才能做。“1千萬你隻賺1萬,這樣的節目對燦星來說是沒有意義的。燦星要做只能做大項目。”

2018年,燦星在競標中拿到了第一名、拿下了優酷的S級舞蹈項目,承製了《這就是街舞》。同樣靠在競標中取勝,它Q3季還要與騰訊影片合作《即刻電音》。

據陸偉介紹,未來他們打算把《金星秀》這樣的脫口秀節目、《中國好歌曲》這樣的音樂節目,搬到互聯網。另外,他們還要做偶像養成節目,目前正在策劃中。

燦星全面擁抱互聯網,但第一季只能參與承製,據說第二季才會參與出品。

一種說法認為承製賺的是製作費、可以確保盈利、規避風險。另一種觀點認為,影片網站在熟悉和學習了綜藝製作的流程和套路後,連燦星這樣的公司都需要被考核了,話語權正發生轉移,製作公司商業模式單一的短板,再次被拿上台面。

燦星的產業化布局:

藝人經紀、偶像養成…能幫它上市嗎?

去年年底燦星宣布以210億人民幣估值完成首輪融資,並計劃於2018年年初申報IPO上市。今年已經過半,上市究竟是近在咫尺還是遙不可及呢?

四年前,燦星已經做過上市夢了。

2014 年,浙富控股以 8.4 億元的價格買下燦星關聯公司夢響強音 40% 的股份, 2015 年 9 月和 11 月,浙富控股分兩次出售了夢響強音 40% 的股權。

2016 年 4 月,浙富控股再發布公告,擬以 3 億收購燦星 6.07% 的股權,燦星估值達 50 億元。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曾經報導過,根據公告,燦星2015年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22.1億、7.2億。不難想象,這或許已經是《中國好聲音》巔峰時期的成績。《新歌聲》收視率下滑,盈利能力肯定也會下滑,燦星真的值210億?

(戳藍色字體複習:燦星50億估值引入投資者,《中國好聲音》重構上市之路)

一位投資人告訴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燦星的定位肯定不是一個普通的綜藝公司,如果未來能做產業化開發,想象太空還是蠻大的。”

一個基本事實是,上市之前的估值是一級市場投資人有人認購了這個價格,但不代表它未來在二級市場認購的市值。換句話說,如果真上市,也達不到210億。

客觀來看,現在的綜藝製作公司真的有做成產業鏈的嗎?

以馬東的米未為例,它不會只靠《奇葩說》、《奇葩大會》賺錢,在藝人經紀、音頻付費、短影片上皆有布局。對燦星來說,目前主要只是做了藝人經紀。

資料顯示,燦星旗下的藝人經紀公司夢響強音簽約藝人120人。但頭部藝人很少。雖然公司一直在造新,但後續的藝人運營並不完善和成熟,發生過多起解約事件。

燦星做藝人遭人詬病,但陸偉卻向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強調,沒有外界想象中那麽不堪,“放眼圈內外,頭部藝人只有少數幾個,很正常。”他告訴小娛,它們也在調整和改革。它們把張碧晨經紀約分了出去發現效果,“這一季《中國好聲音》選手,我們也願意與具備平台資源、強大實力的唱片公司共享藝人合約。”

“就像《創造101》的選手是簽給了騰訊,但哇唧唧哇公司幫他們運營,肯定也是分成的。我們未來肯定不是過去那種一家壟斷,一定是資源互補、共同分享的。”

除此之外,據說燦星正在布局中國原創音樂互聯網平台、燦星線上專區和直播聯盟、以及音樂小鎮文化地產等項目,“在線、在場、在播”三大領域齊發力。

陸偉告訴小娛,以他們的電音節目《即刻電音》為契機,他們要做音樂小鎮,未來也想做電音音樂節。另外他們還有意做偶像養成類節目、意布局影視劇產業。

如一位投資人點評的那樣,製作公司必須具備不可替代性,才有與平台爭奪話語權的機會,跨界做藝人經紀等不擅長的新領域確實會很難,但方向是對的。

熬過了“七年之癢”,2018年燦星正在轉型,未來它或許會遇到更大挑戰。但如果真的能順利上市,對整個行業一定是一劑強心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