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紅樓夢:沒有爹娘的孩子,注定不會被嬌養

很多人的童年都是快樂的,充滿歡聲笑語,有父母疼愛,姊妹陪伴,在愛的搖籃中成長,但今天我要說的是幾個悲傷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幾個女孩,她們的童年,沒有歡樂,短暫的一生也絕少幸福,更多的是淒涼,因為她們的童年,都是無人疼愛無所依恃的孤兒。

  

  

01

  

黛玉是紅樓夢裡的第一女主角,如果按照我們現在的影視劇來拍,她最後一定會與寶玉有情人終成眷屬,是大團圓的結局,但曹雪芹先生偏偏寫了一個美的毀滅,黛玉不僅沒有得到自己的愛情,她甚至連一個快樂的童年都不曾有。

  

黛玉小時候體弱多病,從一出生就吃藥,對她愛如珍寶的父母,遍請名醫,卻都沒治好她的病,本來還有個弟弟可以為伴,沒想到三歲就夭折了。黛玉五歲的時候,最疼愛她的母親又去世了,這一個打擊非同小可,她“ 哀痛過傷”“觸犯舊症”。父親官務繁忙,不得不把她送到外祖母家寄養,小小年紀的黛玉,就這樣開始了寄人籬下的生活。不幾年,父親卻又病重並去世,可憐的黛玉,徹底成了孤兒。

  

一個本就體弱多病的小女孩,在不到四五年的時間裡,先後經歷了弟弟、母親、父親的去世,這要多強大的內心,要多麽堅韌的意志,才能挺住不被打倒?且接下來不得不面對長久寄住在外祖母家的現實,“吃穿用度,一草一紙”都是外祖母家的……

  

我想起我的一個親戚,小時候家裡很窮,姐弟倆常常需要鄰居的接濟,男孩三歲的時候,母親因病去世,父親外出打工多年未歸,生活費很少寄來,姐弟倆跟著瞎了一隻眼睛的奶奶生活,連飯都吃不飽。

  

後來父親在外出了意外,不幸身亡,不幾年奶奶也因病去世,姐弟倆不得不去外祖母家求助,沒想到外祖母一家拒絕接收這姐弟倆,怕他們會賴著不走。那時候,姐姐12歲,弟弟9歲。面對父母死後的孤苦無依,姐姐抱著弟弟痛哭。後來弟弟拉著姐姐的手頭也不回地走了,小姐弟倆就這樣走了一夜的路,穿過了無數黑暗,繞過許多墳地,從姥姥家去了唯一的姑姑家,好在姑姑一家收留了他們。

  

後來的許多年裡,每次說到傷心處,這姐弟倆都哭的不成樣子,尤其是弟弟,他恨啊,恨人世的無情。後來弟弟結婚,姑姑問他要不要通知姥姥,他惡狠狠地拒絕了。

  

當年的黛玉,如果父親去世後,外祖母家不收留,她該去往哪裡呢?她沒有選擇,只有留在外祖母家,哪怕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所有的委屈和心酸,她只有咽在肚子裡,哪怕是吃藥需要燕窩,她也不會主動問外祖母要,因為她深知“那些底下的婆子丫頭們,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

  

就像黛玉說的,她跟寶釵不同,寶釵有母親,有哥哥,有房屋土地,“不過是親戚的情分,白住了這裡,一應大小事情,又不沾他們一文半個,要走就走了。”可是黛玉卻無路可走,她無父無母,只能“賴”在外祖母家。雖然是千金小姐,卻不是賈府的正經主子,所以就連抄檢大觀園,她也只能忍氣吞聲,而不能像探春一樣可以為了自己的清譽奮力一搏。

  

一個無父無母的孤兒,寄人籬下的苦狀,別人永遠無法想像。黛玉的童年,從她父母去世的那一刻開始,就離她而去了,從此她的世界裡陰雨連綿,不再有晴日。她的葬花詞埋葬的何止是自己的青春和熱情,還有自己的童年和歡樂。

  

  

02

  

很多人不喜歡晴雯,覺得她抓尖要強,嘴不饒人,喜歡懟人,可有誰想過,她是一個連自己父母都不知道是誰的孤兒啊?她唯一的表哥又是個有酒有錢就諸事不管的廚子,嫂子又是那樣的人,家裡一窮二白,她的童年該有多淒涼啊。

  

晴雯十歲才被賈府的奴仆賴大買來孝敬了自己的母親賴嬤嬤,那麽她十歲前的童年,都過著什麽樣的日子呢?會不會每天被嫂子驅使著乾這乾那,甚至常常不給飯吃?

  

也許正是苦難的童年,讓晴雯學的聰明乖巧,學的一手好針線,後來遇到了喜歡女孩的賈母,賴嬤嬤就把晴雯送了過去。於是有人說晴雯就是奴下奴,是奴才的奴才,出身很卑賤,但一個沒有父母的孤兒,一個連填飽肚子都成問題的女孩,有人看得上她,願意給她一口飯吃,她開心還來不及呢。

  

而且,一個沒有父母可以依傍的孤兒,她的命運幾世掌握在自己手裡過?還不是別人一高興可以買來,一發怒也可以趕走的?沒了父母的孩子像根草,童年的晴雯,只有十歲,就像一個物件一樣,被買來送去,她過早地嘗到了人世的心酸。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沒有父母的晴雯,一切只有靠自己,她憑借著爽利的言談,上好的針線活兒,長得出眾的模樣兒,後來到了寶玉身邊,算是交上了好運,投到了好性兒的主子門下,過了五年多相對快樂的生活,這也是她遇到了寶玉,一個憐香惜玉的富貴公子。

  

正因為出身卑賤,無父無母,沒有任何背景,晴雯才需要自尊自重,需要讓別人看得起瞧得上,於是她不屑與素有“爭榮誇耀之心”的襲人等人為伍,更不會自輕自賤。她活得張揚,甚至有些放肆,不代表她內心深處沒有童年的陰影,不代表她不渴望父母之愛,於是她把所有的情寄托在寶玉身上,天真地以為“大家橫豎是在一處”。

  

落葉歸根,狐死首丘,晴雯的張揚給自己招來了惡果,還沒好好綻放,她很快就被趕出了大觀園,再次住進了童年時的那間破房子,草簾蘆席,土炕粗碗,臥病在床的她,無人照料,想喝一口水都難。

  

小時候的晴雯,生病的時候,會不會也這樣?哥哥在外喝大酒,嫂子在外到處勾人,一個生病的小女孩,躺在床上發著高燒,無人問津,嘴唇乾裂,腹內空空,一次又一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一次又一次都奇跡般地活了下來。

  

這個可憐的孤兒從賈府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她的起點,一切就一場夢一樣。臨死她喊了一夜的娘,也許她都不知道自己的娘長什麽樣?可她就是想她的娘。她是否怕黑,怕找不到來時的路,於是這樣一直喊著,走到了另一個世界?

  

《儒林外史》中說到了一個倪老爹,因為窮,他只好把六個兒子先後都送人養活,他把小兒子倪廷璽過繼給唱戲的鮑文卿做兒子,鮑文卿很喜歡這個兒子,視如己出,改姓為鮑廷璽的倪廷璽跟著這個父親走南闖北,也長了不少見識。

  

後來鮑文卿病逝,其妻及女兒女婿覺得鮑廷璽本來就是領養的孩子,於是想盡各種辦法要把他趕走,不僅惡語相向,且給他娶了個非常烈的寡婦,這一切他只好接受。這時他的親生父親也去世了,剛剛相認的大哥也突然去世,鮑廷璽不得不為了生活繼續尋找出路……

  

童年已多淒涼,孤兒晴雯心比天高,卻身為下賤,命比紙薄,她從富貴場中走了一遭,最終依然回到童年裡去,在萬籟俱寂的深夜,躺在家徒四壁的土炕上,喊著她日思夜想的娘,淒涼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03

  

湘雲是沒有童年的,剛出生父母就不在了,好在她還有叔叔嬸嬸,但畢竟不是親生父母,哪能躺在嬸嬸懷裡撒嬌,對著叔叔使性子?在賈府住了幾年的她,有二哥哥陪伴,也許是快樂的,但她終究還要回到叔叔家。懂事的她,幫著叔叔家做活到深夜,從不說一句苦累,也絕不輕易在姊妹們和下人面前,露出一點生活的不如意。

  

她總是大大咧咧,吵吵鬧鬧的,“英雄闊大寬巨集量”,總是看起來那麽沒心沒肺,那麽天真無邪,那麽朝氣蓬勃,好像什麽都不在乎,什麽都不會往心裡去。可是她畢竟是一個從小沒了父母的孩子,是一個在叔叔家連下人臉色都要看的女孩,她真的那麽開朗嗎?她真的能做到是“真名士自風流”嗎?

  

別人的眼淚順著臉頰往下流,她的眼淚順著鼻腔流進了心裡。寶釵對襲人說“他和我說話兒,見沒人在跟前,他就說家裡累的很。我再問他兩句家常過日子的話,他就連眼圈兒都紅了,口裡含含糊糊待說不說的。想其形景來,自然從小兒沒爹娘的苦。”誰能真正體會到一個孤兒生活在叔叔嬸嬸家裡的那種無奈心酸和小心翼翼?

  

有多少孤兒,在寄人籬下時,為了一口吃穿,忍氣吞聲,眼淚流在心裡,還要笑臉相迎?有多少孤兒,為了讓那不是父母的真正主人開心,也許會對自己好一點,不得不早早地成熟,把所有的孩子氣都藏起來,裝作大人模樣,多做少說,眼疾手快,腿勤心靈,甚至學會了巴結逢迎,搖尾乞憐?

  

原來她的樂觀開朗都是裝出來的,是要讓跟來的那些婆子看到,她沒有訴苦,她很開心;是要讓大觀園裡的姊妹們看到,她史湘雲雖然無父無母,但依然是個樂觀的女孩,是個滿腹才情的俠女。可誰又知道,她也有許多不遂心的事?要回到叔叔家時,她也曾叫寶玉到跟前,悄悄的囑道:“便是老太太想不起我來,你時常提著打發人接我去。”

  

一句幾盡哀憐的話,道出雲兒內心無限的悲涼,生活在叔叔家的她,要有多不遂心,多不如意,才會每次臨走前都不忘叮囑他的“愛哥哥”,記得去接她?可憐的孤兒湘雲,她為何那麽想到賈府裡來呢?因為只有跟姊妹們在一起時,她才能暫時忘卻沒有父母的孤獨和痛苦,也才能暫時停下手裡的活,舒舒服服地真正過幾天大小姐的生活。

  

她沒有父母可以容忍自己撒嬌,耍小脾氣;沒有父母可以對她嬌生慣養;沒有父母可以給她完整的愛,給她幸福的童年,於是她自己去製造歡樂,製造那些短暫的幸福時光。雖然短暫,至少她曾有過真正的歡樂,也許這是她在無數做針線活的夜裡,唯一支撐自己走下去的光。

  

她在賈府吃的鹿肉,叔叔家也許沒有;她在大觀園裡與眾人聯詩,叔叔家也不會有;她醉眠芍藥茵,更不可能發生在叔叔家。她在這裡可以肆無忌憚地放下所有包袱,同姊妹玩笑打鬧,而到了叔叔家,她這個貨真價實的公主,卻不得不脫下水晶鞋,拿起針線,做回她的灰姑娘。因為,沒有父母的孩子,注定不會被嬌養。

  

湘雲的童年,在日日夜夜的針線活中度過,在下人婆子的盯視下度過,在強顏歡笑的討好別人中度過。小姐的身子,卻是丫鬟的命。她的童年,沒有幸福可言,有的只是不停地做活,時時看人臉色,能進賈府做客,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

  

  

04

  

不想說香菱,一說滿眼淚花。這個四歲就被拐子拐走的女孩,人生的命運在那一刻就被改寫。半生只得此女的甄士隱夫婦,因痛失愛女,“晝夜啼哭,幾乎不曾尋死。”道盡了古今天下父母的癡心。

  

甄家本是當地望族,托生在甄家的英蓮,本是金尊玉貴的千金小姐,上有父母百般呵護與疼愛,下有仆婦丫鬟成群跟隨,如果不出意外,也許會有一個非常幸福的人生,她不需要太努力,只需要待字閨中,等著那一日,有一個良人騎著高頭大馬,抬著八人花轎,把她迎娶回家,做她的正經奶奶。

  

卻不想那一年的元宵節,她被放在了門檻上,結果被拐子抱走,從此走向了命運的深淵。她在拐子家受盡了磨難,動輒拳打腳踢。也許她最初還想過要逃走,但被拐子拴起來罵吊起來打,生生的把一個好好的姑娘打怕了,打的畏畏縮縮,打的認賊作父,打的不敢記得自己的家鄉父母。

  

一個四五歲的女孩,本來會有一個很好的未來,卻因下人的疏忽,拐子的存在,從此離開了她的親生父母,再也沒人對她嬌生慣養,錦衣玉食,有的只是棍棒拳腳,殘羹剩飯。就這樣,可憐的英蓮,在拐子饑一頓飽一頓的圈養下,活到了十一二歲,這中間的七八年,她是怎麽度過的啊?

  

想想現實生活中那些被拐賣的孩子,那些大街上腿腳殘疾的乞兒,他們曾怎樣地被拐走,又是受到了怎樣的殘忍對待,忍受了多大的痛苦,才以另一種面目出現在一個陌生之地。也許他們就生活在裡親生父母不遠的地方,而父母卻走遍了萬水千山,也沒能找到他們。

  

可憐的香菱,雖然逃脫了拐子的虎穴,卻又一次進入了呆霸王的狼窩,就像晴雯一樣,她的命運不在自己手中,當她在收進屈辱和打罵的時候,有沒有想到過自己的父母,那出了家不知所向的父親,那哭的肝腸寸斷,思女成疾,雙鬢花白的母親?

  

她的童年在拐子的辱罵毆打中度過,後又在呆霸王和夏金桂的辱罵毆打中捱過,她的童年早就消逝的無影無蹤,也不再是千金小姐,從此以後都是棍棒,是恥辱,是卑賤,是聽者流淚聞者傷心的一把辛酸淚。

  

在她的最後時刻,她的魂魄終究回到了故鄉,回到了她曾有過短暫幸福童年的地方。想起那年元宵節,她是否看到一個小女孩,在百般哭喊掙扎中,被一個拐子捂住了嘴巴,一轉身消失在一條巷子盡頭?那消失的不是英蓮,而是她找不回的童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