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IBM陳黎明發表署名文章:科技向善與時代責任

好科技?壞科技?科技的支配作用越來越明顯,如何確保“科技向善”已成為當下迫在眉睫的人類議題。

科技的發展在社會進步中所扮演的重要作用、甚至是支配性作用越來越明顯。人類得福於科學與技術的發明與創造,社會進步、生活方式及工作效率都因此得到了極大地提升。然而我們也需要認識到,科學給人類帶來福祉的同時,常常也附帶著價格的標簽。科技在為社會進步、人類發展做出貢獻的同時,也蘊含著許多潛在的風險甚至威脅。有的科技發明帶來了永久的利益,有的科技發明帶來了短暫的福祉後便伴隨著難以修複的副作用,還有的科技發明本身就是人類的夢魘。技術所帶來的善與惡有時是伴生的。因此我們更有必要關注好科技、壞科技以及科技向善的話題。

很多科技所帶來的副作用甚至危害,有時需要很長的一個周期的演進才能顯現出來,為人類逐步所認識。從1776年瓦特改造出第一台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機,到1952年倫敦被汙染成霧都,這期間經過了176年的時間,負面效果才為人們所認識;從1933年英國諾斯威奇的一家化工廠無意中研製出最常用的塑料——聚乙烯,到1997年航海家兼研究人員查爾斯·摩爾(Charle Moore)發現了太平洋垃圾帶,這期間經歷了64年;從1930年由Thomas Midgleys發現的氟利昂並作為冷卻劑被廣泛使用,直到1985年英國南極考察隊在南緯60°地區觀測發現臭氧層空洞,才引起世界各國極大關注,這期間經過了55年,而這位科學家也得到了“比地球上任何一個生物對大氣層的影響都大”這樣一個負面評價。伴隨科技的加速發展,其副作用顯現所需要的時間是越來越短的。比如從2007年智能手機開始普及起,到現在全國兒童普遍視力下降、全民成為“低頭族”,隻用了10年的時間。

認識到這些,不是要我們因噎廢食,而是為了實現更健康的、更可持續的科技進步。

人類文明的進步史也是科技發展史

許許多多的科技為人類的發展和進步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從最早的輪子、釘子、紙張、指南針、光學鏡片、印刷術,到電的發現、蒸汽機、內燃機、疫苗、晶體管、個人電腦、互聯網等,都為人類文明的進步帶來了巨大的貢獻,而且也都經受住了時間的檢驗。

輪子是一項在公元前3500年就出現的古老發明,極大提高了我們人類的運輸效率和交通效率,對我們人類社會的發展始終發揮著正向的推動作用。釘子早在公元前3400年就在埃及出現,這個非常不起眼的發明,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建築方式和水準,是一項非常了不起的科技進步。中國的建築、家具所採用的榫卯結構據考證具有比釘子還要悠久的歷史,並且一直沿用至今,在中國建築和家具史上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類似的科技發明還有很多,比如中國的四大發明,紙張、印刷、指南針、火藥,——火藥屬不屬於科技向善,值得商榷,雖然剛開始只被用來製作煙花,但是後來主要是被用來製造武器,據說地雷早在1277年(另有一說是1130年發源於中國)就在中國有使用,而地雷也被認為是最不好的發明之一。但是我們老祖宗發明的紙張、印刷、指南針卻始終是發揮著正向的作用的。紙張和印刷使得我們的知識得以固化下來,進行有效地傳承和傳播,才有了今天文化和知識的繁榮。指南針開辟了航海,使得人類遠行、全球交流成為可能。這些都是經過時間檢驗,屬於“科技向善”的發明。

據說4500年前埃及長老建金字塔,需要10萬人用30年的時間才得以建成;2000多年前秦始皇修建長城,動用了近百萬人,餓死累死不計其數。現在,我們建港珠澳大橋,這個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僅用了2萬多名工人、9年的時間。大興國際機場,大概也是用了2-3萬多名工人,歷時4年時間建成。這得益於科技的進步,使我們擁有各種各樣的工程器械、科技材料,以及科學的、系統的工程管理等。

在醫學上的成就更能體現科技的力量。歐洲中世紀的黑死病先後奪走幾千萬人的生命。哥倫布發現了美洲大陸以後,歐洲人帶到美洲大陸的瘟疫,像麻疹、天花、霍亂,使美洲大陸上400-500萬印第安人傳染,幾乎種族滅絕。隨著醫學的昌明,抗生素、疫苗和各種藥物的發現,不僅保障了健康,也延長了壽命。1700年,人類的平均壽命大概在35歲左右,1800年大概是37歲,幾乎沒怎麽增長。但是工業革命之後,人類的平均壽命出現了巨大的飛躍。特別是20世紀以來,人類的平均壽命從1900年代初的40歲提高到了1980年代的61歲。1985年以後,人類平均壽命大概以每5年增長一歲的速度增長,7月29日國家衛健委召開發布會公布2018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經達到77歲,這得益於科技的不斷發展。

技術的雙刃劍

我們必須看到,當前,“科技向善”還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景和努力的方向,它還遠不是現實。事實上現在科技所帶來的副作用比比皆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有人說技術是中性的,但是在我看來,主導科技的主體是人類,人有善惡之分,也有可能善惡兼具,發明者、創造者無疑會將其個人的倫理傾向灌輸到他/她所主導的科技發明和科技應用之中,使得科技本身存在好壞之分。

有一些科技是本著美好的願望和良好的目的發明出來進入到我們的生活和商業,但是後來才證明事與願違,帶來的是不良的後果或者是副作用。農藥的使用大規模地提升了農產品的產量。根據Yudelman等 (1998) 的研究報告,全球由於病蟲害對農作物尤其是稻子、小麥、大麥、土豆、大豆、棉花、咖啡等的侵害導致減產50%。 沈陽農業大學的報告指出,農藥每年為我國挽回的糧食損失4800萬噸、棉花180萬噸,蔬菜5800萬噸。DDT、666粉的合成都曾被認為是化學上的奇跡,初衷是為了解決農作物的病蟲害,但是在長時間使用後,發現它們在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方面很有效果的同時,對人體的傷害也非常大。除此之外,農藥的殘留會隨著農作物和土壤的汙染進入到人類的食物鏈,進一步傷害人類。由於一些農藥的高穩定性,半衰期長,不易分解和親脂性,通過食物進入人體後可以長期積累,導致對健康的影響。像DDT、666粉,這些有機氯農藥,中國1983年就停止使用了,但是到現在36年過去,還有殘留在人體裡面。病蟲害所產生的抗藥性也不容忽視。農藥自發明後用量巨大。據國家統計局的相關統計,目前我國年均使用農藥超過了30多萬噸。在世界上,有的農藥甚至被直接當做生化武器來使用,直接威脅到人類的文明。橙劑本是一種除草劑、落葉劑,在越戰期間被美軍用作武器,對付越共遊擊隊員。越戰期間,美軍使用了大約2000萬加侖的橙劑,因為含有二噁英,導致了大規模的出生缺陷和癌症的發病,令人觸目驚心。據越南紅十字會統計,大約500萬越南人受到感染,其中包15萬名兒童。據報導,最近一家美國的農藥生產廠商被判向一位學校園丁賠償近三億美元,因為該園丁使用了這家企業所生產的除草劑草甘膦後導致罹患了癌症。許多科技發明今天看似無害,不代表著未來也無害。隨著科技的不斷縱深,我們對過去的發明都會重新審視和認知。

人類經歷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得生產效率大幅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質量都得以極大的改善,但是帶來的環境汙染、氣候變暖等都面臨很大的挑戰。根據BP公司每年一度發布的世界能源統計,2018年人類消耗一次能源超過138.6億噸石油當量,排放339億噸二氧化碳。中國由於人口總量、高速發展、城鎮化、工業化以及汽車的普及,使得中國成為頭號能源消耗大國,佔全球能耗的24%,但是中國的人均能源消耗不到美國的三分之一,也低於全球主要發達國家,略高於世界平均水準。由於受能源結構的製約,多煤少氣,加之經濟依然保持相對快速發展以及能源使用效率依然較低,中國是頭號二氧化碳的排放大國,佔全球排放約28%。由於人類的活動,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從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前的280PPM達到了目前的407.4PPM,使得自然界經過幾億年存續於地下的碳在很短的時間內(自第一次工業革命後)變成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氮化物等,導致了全球氣候變暖和大氣汙染。根據中國碳交易網數據推算,自1850年以來,全球總的人為碳排放量至少超過了1.5兆噸,其中80%以上是發達國家所排放。事實上,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時,化石能源的使用並沒有使人類意識到在幾十年上百年後所導致的環境惡化和氣候變暖的後果。毛澤東曾在上世紀50年代初說過“從天安門望出去,應該處處都有煙囪”。在我小的時候上圖畫課,在畫天安門城樓時,還想象地在旁邊畫上高高的煙囪,拖著長長的煙跡,因為煙囪在那個時代代表的是現代化和繁榮昌盛的標誌。上世紀80年代,僅北京城區就有1.4萬多個工業煙囪。

英國生物學家弗萊明1928年偶然發現了青霉素,並由此獲得了1945年的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作為人類第一種抗生素,青霉素在人類的醫療健康領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隨著各類抗生素的不斷發現、使用、普及甚至濫用,使病菌產生了抗藥性。抗生素還通過動物的使用進入到人類的食物鏈。人們有理由擔心,有一天會不會有一種超級病毒突襲人類,以至於讓我們措手不及。相信大家對2003年的非典以及近年的埃博拉病毒都還心有余悸。生化武器、化學武器更是懸在人類頭上的一把達摩克里斯劍,說不定何時會威脅到人類的安全。根據軍事科學院薛翔的《全球生化武器態勢及影響透析》一文指出,用5000萬美元建造的基因武器庫,其殺傷威力遠遠超過用50億美元建造的核武器庫,只需20克的超級熱病毒基因武器就足以使全球60億人死於非命。

還有一類科技屬於破壞性的科技,很難說是好是壞,像武器就屬於這一類,它取決於你站在武器的哪一端;和冷兵器時代相比,現代武器的殺傷效率更高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在廣島和長崎的核爆當即造成幾十萬人死亡,受核異塵餘生傷害的人不計其數。雖然核武器的發明使得全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沒有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但是美俄所存的一萬三千多枚核彈頭足夠摧毀全球好幾次。核武器無疑使得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成為人類生存的現實的威脅。核擴散、核廢料都是世界面臨的難題。

塑料是石油產品的衍生產品,它一度也是高度發達和文明的象徵。上世紀80年代,我剛出國時,看到美國的超市免費提供大大小小的塑膠袋,真是感慨萬千,驚歎於西方的富足發達。然而今天,全球塑膠袋年產量已經達到一兆個,已經成為人類的公害。它們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個角落,包括海洋最黑暗的深處,珠穆朗瑪峰的頂峰,甚至極地的冰蓋。據英國的紐卡斯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報導,海洋裡的塑料高達4億噸。魚類因為誤食塑料而死亡的報導不絕於耳。地膜的廣泛使用,無疑為農業提供了高產增產的有效手段,使得人們的餐桌上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鮮的蔬菜。但是地膜的回收成為現今的一道難題,而地膜的自然分解需要幾十年上百年的時間,不但汙染了土壤、農作物,從而汙染了食品。

科技對文化的衝擊也是不言而喻的。隨著交通工具的日益發達,通訊手段愈發先進,使得我們生活在一個地球村。在大城市,我們幾乎可以吃到來自世界各地的餐飲。走在北京、上海、深圳和走在任何一個世界的大都市並無二致,建築風格越來越趨同,餐飲有了融合食譜(fusion food),很多餐廳越來越失去特色,什麽都賣,什麽都不精。根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戴蒙(Jared Diamond)教授的估算,全球有7000余種不同的語言,很可惜,目前世界上的語言正在以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速度在急劇消失,照這個速度,到2100年,目前傳下來的95%的語言都會消失。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印證,現在每兩周就有一種語言消失,97%的人使用4%的語種。這個世界會因為均質化而慢慢失去許多地方特色,文化也越來越趨同,失去多元的豐富多彩、姹紫嫣紅。

還有一類科技是本著做壞事的目的開發出來的,是為作惡而誕生的,因此就是壞的科技,像木馬病毒。有的科技甚至會直接威脅到人類的生存,比如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就屬於這一類,一旦被用來作惡,後果不堪設想。對於這一類科技,我們很難說它是中性的。

現在大家非常關注的人工智能、基因技術、納米技術,這些新科技對推動社會的發展,無疑將會產生巨大的作用,但是它們潛在的風險也是巨大的。

有些科技的風險因為科技發展階段的局限並不為我們今天所認識;有些風險是因為科學家本身的一己之私,成名得利,而鋌而走險;利用先進科技進行非法勾當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有的是顯性的,比如各種詐騙;而有的可能披著合法的外衣,以隱性的方式不為人們所了解。

前些日子有中國的科學家宣布,一對經過基因改造的雙胞胎誕生了,一旦相關基因進入主流人群,所帶來的潛在風險,今天都還難以估量。

有人近期宣布了人機接口,科技上也許很有前沿性,但如何防止人的自主意識不會被控制,人與機的防火牆如何打造,黑客會不會對人腦的攻擊從而導致了人的行為或傾向的改變,會不會導致組織犯罪,對治理產生什麽影響等等,都是懸而未決的話題。

前一段時間我看到一個短視頻,一個無人機載著一把手槍,直接面對要針對的人,這或許是個搞笑短片,但它畢竟描繪了一個未來可能發生的可怕場景。這些應用無疑都具有非常巨大的隱患,對我們的社會倫理、秩序、治理帶來巨大挑戰。

有的公司通過社交媒體大數據分析,利用客戶資料了解用戶的政治傾向,左右政治、操弄選舉,有針對地推送,從而影響選舉;有的公司過度收集個人信息,為了謀取自己的利益,侵犯個人隱私,給社會大眾帶來了很多的煩惱;有的搜索引擎根據付費的高低來設置搜索結果,而非最佳的、有利消費者的方式。對個人隱私的侵犯比比皆是、無孔不入。對個人隱私的收集無處不在,以各種形式合法或非法地存在。

在大數據、人工智能時代,利用科技做惡往往還具有隱蔽性,很多技術的背後其實是算法。算法本身就不是人人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又看不見摸不著,在不知不覺之中就讓用戶中招,具有非常強的隱蔽性。

可以說科技的邊界越大,未知就會越多,帶來的隱憂也越大。對一些重大科技,如何在為人類謀取福祉的同時,規避不必要的風險,揚長避短,需要非常嚴肅地討論。

我們可以看出,有的科技的確為人類帶來了持久的福祉,有的為人類帶來了短期的貢獻,也有的在帶來貢獻的同時還帶來了副作用,還有的被誤用、濫用導致了惡果,更有的科技給人類帶來了災難。科技的好壞,需要時間的檢驗。在快節奏的今天,時間恰恰是最短缺的奢侈品,更需要科技向善的努力。

政府企業和科學家的擔當

科技向善絕對不僅僅是科學家的事,也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大眾共同的努力。它與一項技術發明和應用的初衷(或是目的)、過程和後果有關。企業作為創新的主體,在研發時要基於公眾利益、人類福祉來研發,本著向善的目的,嚴謹的研發過程,求實認真的態度評估任何一項科技對社會、個人所可能帶來的短期、中期和長期的影響。政府也應當發揮積極的作用,評估各種技術可能帶來的風險,從立法的角度來規避風險。因此,科技向善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大眾共同的努力。

對IBM來講,我們竭盡所能,努力地使科技的發展始終發揮著正向的作用。IBM很早就有關於好科技與壞科技的討論,並出版《讓世界更美好》一書,探討如何將科技用於創造美好生活上面。可以說,科技向善、企業為善很早根植於IBM的文化之中,並且一直在努力踐行。

2017年10月,IBM率先提出了“數據責任”,作為IBM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新時代下的行動方向,成為首批集中對外闡述其數據責任策略的技術公司之一。我們認為:

——數據所有權與隱私:IBM認為,“客戶的數據屬於客戶”。政府的數據政策要公正、公平,開放為要。IBM全面承諾保護客戶數據的隱私,這是數據驅動之社會的基礎, 這是IBM有別於一些數據公司的商業模式 。

——數據流動與獲取:IBM認為,數據跨境自由流動是21世紀商業的關鍵。

——數據安全與信任:商業加密技術對現代企業至關重要,IBM反對任何削弱或限制加密技術有效性的做法。IBM堅持採用業界領先的安全做法和技術來保護數據。

——數據與人工智能:IBM認為,人工智能的價值在於對人的增強, 而不是替代。並且,人工智能企業必須能夠解釋他們的算法推薦。

——數據技能與新領職業:IBM正帶頭努力采取行動,確保更多的工人有機會從技術驅動的經濟增長中受益。

IBM利用人工智能應用於醫療健康的輔助診療,解決人類醫生匱乏和不均衡的問題。雖然前進的道路並不一帆風順,但是IBM具有挑戰不可能為可能的傳統,這將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工程。

還有IBM“代碼集結號”項目,號召全球2300萬程序員利用AI等科技,為各種救災編寫解決方案,並把一些優秀的解決方案,部署到救災當中去。以及像促進AI公平的開源工具包(AI Fairness 360)、能夠幫助開發者訓練不帶偏見的臉部識別系統的多樣性臉譜數據庫(Diversity in faces)等。最近我的一位朋友在參加夏季達沃斯時嘗試了一下人臉識別技術。結果人臉識別系統除了看出他是男性之外,其他所有的各項指標都和我所了解的這位仁兄南轅北轍,包括他的年齡、人種、善良、幸福、責任、社交、吸引力、攻擊性等等。可見很多系統依然具有局限性,屬於算法上的無能。我自己最近就遇到過我需要證明我是男性的怪事,我的證件上明明標注我為男性,而一個政府的系統讀出我的證件為女性。這也屬於技術無能事件。更有的算法還具有做惡的主觀本質。

IBM從今年開始就利用人工智能輔助員工的薪資調整,從而將薪資更加透明地展示給員工。過去漲工資是老闆說了算,今後可能就不是這樣了。人工智能會給出一份非常詳細的建議,它可以從40個和薪酬相關的方面來打分,最終給出一個綜合的薪酬建議。這40個方麵包括員工的工作崗位和級別、工作年限、技能水準、薪資競爭水準、績效、職業潛力、員工的離職傾向等全方位的信息,並且結合公司的業務、戰略和需求,以及市場薪酬趨勢、公司業績、行業對標、相應技能在市場上的稀缺度等諸多因素來綜合考量,可以說比以前更加全面、更加客觀了,也更加具有前瞻性、有據可依了,從而避免了不必要的人類偏好,比如老闆說了算的傳統做法。

當然,科技公司在保證科技不作惡方面的確有不容推卸的責任。這就要求企業要有正確的價值體系,並且踐行這套價值體系,使之成為企業文化乃至基因的一部分。政府也應當扮演它應當扮演的角色,在立法、執法、社會引導方面著手,通過建立科技倫理、社會倫理等一系列綜合的做法,來解決這類複雜的科技難題。

每一次新的、重大的科技進步對社會造成衝擊的時候,人類社會都會通過法律、道德、技術進步等方方面面重新組織適應性,來塑造新的社會形態。人類美好的未來離不開科技,好的科技終將會給人類帶來美好的未來,惡的科技最終還是會被人類的糾偏機制所終結。猶如亞當斯密所說“在政治實體之中,自然的智慧有充分的準備修正人類的愚蠢和不公所造成的不良後果,正如它在人體之中修正人類的懶惰和放縱的不良後果那樣”。應對核武器的《核不擴散條約》以及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巴黎協定》都屬於人類社會的糾偏實踐,雖然這些糾偏機制往往效率也差強人意,但是最終我們還是期待這種社會糾偏機制能發揮作用。雖然壞的科技也往往會很快或是最終為人類所認知並拋棄,但是壞科技所帶來的階段性的破壞也是不容小覷的。

所以時間是緊迫的,以前我們是事後糾偏,現在、未來是不是我們事中就要糾偏,甚至事前就要糾偏,這些都是我們“科技向善”裡面值得探討的話題。

現在的科技,對我們已經具有支配性的影響,我們今天談科技向善,是務實,而不是務虛,這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需要整個社會共同關注、妥善解決。

科技向善,科技為善,我們未來才會更加美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