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易到“磕頭門”:內鬥與“錢緊”長期共存

  2017年4月10日,易到上海辦公室。視覺中國

  一封郵件、一段“磕頭”影片將低調的易到用車推到了風口浪尖。11月15日晚間,易到政府事務部前總監呂藝發郵件稱,易到CEO鞏振兵欺凌員工,自己被逼向其磕頭。11月16日,易到方面回應稱,“欺凌員工”、“逼迫磕頭”為不實言論,“磕頭”飯局有蓄謀安排嫌疑,鞏振兵已報案。呂藝隨即否認上述說法。

  易到用車創業8年,兩度易主。作為國內網約車首個吃螃蟹者,易到市場份額一直不大,影響力被限制在小眾群體中。其每次見諸報端的起因都源於管理團隊間的糾葛。2017年4月,易到創始人周航稱,易到資金鏈危機源於“樂視對易到的資金挪用13億”。至此,樂視風波波及易到,昔日中國專車鼻祖發展停滯不前。與此同時,赫美集團宣布終止與韜蘊資本戰略合作,易到的曲線上市計劃以失敗告終。隨後易到宣布擬獨立IPO。如今在科技互聯網公司上市潮與破發潮頻發的時期,加上網約車市場變數增多,高管糾葛纏身的易到上市是否能夠如願?

  起大早趕晚集,易到先天“發育不良”

  2010年5月,周航、楊芸、湯鵬三人在北京創立易到用車,先後分別獲得真格基金、高通風險投資、寬頻資本、攜程等知名機構投資,被稱為中國專車鼻祖。當時的網約車市場還不像現在這麽熱鬧,畢竟直到兩年後,快的計程車和滴滴計程車才分別在杭州和北京成立。

  作為國內網約車平台的先行者,易到的天使輪融資獲得了來自真格基金的100萬美元。作為創始人,周航一直堅持“高品質的專車服務”,選擇穩扎穩打的模式。他沒有預見到,網約車市場即將迎來一場資本大潮衝擊下的近身搏殺。

  2013年,資本開始重視網約車這塊大餅。4月時,滴滴和快的先後獲得騰訊1500萬美元投資和阿里400萬美元投資。這為二者後來的“補貼大戰”埋下了伏筆。

  同在4月,易到完成了B輪1500萬美元融資。但相比滴滴“南下”、快的“北伐”,兩家網約車平台紛紛開始擴大布局、搶奪市場,周航似乎仍未感知到即將上場的“血雨腥風”。

  易觀智庫《中國計程車APP市場季度監測報告》顯示,2013年第4季度快的計程車、滴滴計程車分別以46.7%、43.6%的比例佔據中國計程車APP市場累計用戶份額前兩名的位置。

  周航錯過了布局的好時機,網約車的“補貼大戰”中,易到一直沒能入場。2015年,在快的和滴滴補貼大戰下,易到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階段,周航最終做出了一個決定。

  2015年10月,樂視用7億美元買下了易到70%的股份,取得控股地位。可樂視的“帶資進組”並沒能扭轉易到的局面,反而給它埋下了資金鏈斷裂的“導火索”。“人在局中,你是非常不願意否定自己的,總是試圖證明自己是對的。”周航後來對媒體表示,只有把自己放在局外,才有可能看到“過去的自己乾得實在有點蠢”。

  2016年8月2日,在滴滴和優步中國宣布合並的第二天,賈躍亭發表朋友圈稱:“易到將會推出史上最大力度的充返活動。”這條朋友圈是為了聲援周航發的內部信——“市場永遠是變化的,誰是最後的霸主亦是未知。”彼時,周航的董事長一職早已被“空降”的何毅替代,周航本人仍為易到CEO,但他正在逐步平穩地退出易到的實際管理層。

  周航決定改變打法,向對手學習,爭取重當網約車“老大哥”。這個夢想剛剛起航,就被樂視及其背後的資金鏈問題擊碎。

  從2016年底被爆出欠款,到2017年初業績下滑,樂視一直深陷“缺錢”風波,中間幾度停牌。欠款問題爆出不久,這場風波就將樂視持股的易到也拉下了水。拖欠款項、司機提現難,易到“資金鏈斷裂”的傳聞在市場上飄了半年。

  2017年4月17日下午,周航發表聲明,針對近期關於易到資金鏈危機的風波,承認易到確實存在資金問題,並指出這個問題最直接的原因是“樂視對易到的資金挪用13億”。

  當晚,易到與樂視就對此作出了回應,稱樂視從未挪用過易到任何資金,而且已投入近40億元資金支持易到發展,並認為周航“用心險惡”、“已涉嫌誹謗”。

  隨後周航對此回應,希望樂視和易到在向他造謠的同時,能夠真正意識到並直面易到此刻的困境和問題。周航在回應中表示,希望賈躍亭和樂視能全力以赴地替司機、用戶去解決易到當下面臨的困難。

  開撕的第三天,周航、楊芸、湯鵬發布聯合聲明,宣布自20日起正式辭去易到所有相關職務。

  這場互撕最終以三位創始人的集體出走“落幕”。但易到的局面並未緩和。此後,位於海澱區中國技術交易大廈的易到公司不時被要款的司機造訪。而這場風波似乎為後來者效仿。

  CEO空缺7個月,資本玩不轉創業公司

  樂視風波令易到再次易主。2017年6月,易到發布公告顯示,易到股權做出重大變更,樂視不再是易到控股股東,隨後韜蘊資本接手。

  韜蘊資本入主易到,管理團隊成了問題。當年7月,易到公告稱,CFO任汝嫻、CTO袁斌、法務VP劉曉慶、HRVP馬冬四位高管向公司提交了辭職申請,易到已批準以上辭職申請。隨後,接替周航的易到CEO彭鋼也於當年9月底離職。

  此前易到在2015年10月運營狀況出現危機時,樂視7億美元入股,成為易到的控股股東。2016年初樂視派彭鋼任總裁,同年6月易到法人由周航變更為彭鋼。除CFO任汝嫻是原易到首席財務官外,袁斌、劉曉慶、馬冬均為樂視系人馬。

  實際上,彭鋼離職之後,易到CEO長期虛位以待,韜蘊資本CEO溫曉東一度代表易到發聲。2017年底,溫曉東在易到2017-2018年度全國城市服務商發展大會上表示,易到對未來業務作出調整,將打造以網約車為主體的全新業務線,並行發展汽車金融和境外出遊業務,打造“一體兩翼”全新戰略。如今時隔近一年,這些業務並沒有太大動靜。

  易到管理團隊遲遲未公開。2018年伊始,溫曉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易到已經確定新的CEO人選,這個季度就會對外公布。同時,新一輪的融資也基本確定,新的投資方為中信銀行,具體的融資金額最快這個月就會公開。”

  直到2018年5月17日,易到宣布新任CEO人選,原百度外賣董事長鞏振兵加盟易到,出任CEO,全面負責易到的運營及管理事務。易到方面表示,鞏振兵實際上早於兩個月前就已加入易到,其間擔任公司顧問,近日正式出任CEO。

  溫曉東對於鞏振兵的加盟充滿信心,認為其“熟悉並深耕於互聯網市場,是百度外賣創立和發展的關鍵人物,在戰略規劃、運營布局、管道建設等方面有著非常豐富的實戰經驗及創新思路。相信其會帶領易到邁向一個新的高峰”。

  隨著鞏振兵入駐,易到內部不斷變化。此前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易到今年以來公司人員流動明顯,部分部門人員變動過半。

  多次上市、借殼失敗,樂視余波未消

  成立8年的易到曾多次謀劃上市。2016年3月,時任易到CEO的周航對外正式宣布:易到用車正在拆分VIE,已經啟動回歸國內資本市場的計劃。然而陷入各種風波的易到至今未能上市。

  2017年初,上百位易到司機開始在易到辦公室聚集討薪,持續數月,易到“資金鏈斷裂”傳聞甚囂塵上。

  2017年3月,易到官方微博發布消息對“資金鏈斷裂”傳聞進行了回應。易到稱,目前易到經營狀況非常良好,融資也在順利推動中,近期也將啟動上市計劃。此後樂視與易到風波愈演愈烈,上市計劃無疾而終。

  韜蘊資本的加入,易到再次計劃進入資本市場。2018年8月,赫美集團公告稱,已與韜蘊資本簽署了戰略協定,三個月內收購公司不低於5%的股份,籌劃擬收購北京東方車雲資訊技術有限公司(易到主體)股權。

  然而該事項因協定各方後期溝通階段就交易具體方案未能達成一致意見。11月15日,赫美集團公告稱,鑒於資本市場環境及產業政策發生變化,繼續推進上述合作事宜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風險。東方車雲擬獨立進行境內或境外IPO申報,所以終止了與韜蘊資本戰略投資合作。至此,易到曲線上市也黯然落幕。

  事實上,韜蘊資本控股的易到一直試圖以“低傭金+補貼”的方式吸引用戶,但樂視風波導致易到車主提現難的後遺症延續至今。此前易到內部員工也曾向新京報記者表示疑惑,“為什麽我們司機優惠力度這麽大了還吸引不到用戶?”

  11月16日,多位易到司機向媒體爆料稱,已經連續兩周收到提現延期通知。易到方面則解釋稱是臨時性延遲。

  一位易到司機向新京報記者表示,“易到以充值式的用車模式為主,但樂視之後大家對於易到資金安全仍有憂慮,平台活躍度也起不來。”互聯網觀察家丁道師表示,易到作為國內最早專車平台,司乘雙選訂單模式曾被看好,但好的產品模式卻沒有遇到好的資本與管理團隊,是一個比較可惜的案例。

  與此同時,網約車市場也變了天。上汽集團、一汽集團、吉利集團、首汽集團、長城汽車等車企已進軍網約車市場。京東、哈囉出行也紛紛加入。

  此前交通部與警察部要求,對現有網約車和私人小客車合乘服務的駕駛員進行一次全面清理,年底前全面清退不符合條件的車輛和駕駛員,並基本實現網約車平台公司、車輛和駕駛員合規化。

  易到政府事務部前總監呂藝與易到CEO鞏振兵的矛盾就在此時爆發。呂藝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鞏振兵想把呂藝所在部門換成鞏自己的人,於是想辦法擠對老員工。呂藝隨後和人力資源副總裁發生直接衝突,引咎辭職。

  此時爆發高管層內鬥,給易到一直籌謀的上市計劃又蒙上了一層陰影。

  新京報記者 陳維城 實習生 陳詩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