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她經濟正在替代男性,成為體育產業的新支柱?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劉曠

曾經在網絡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如果把各類人群按照消費能力做比較的話,應該是“女人>孩子>老人>狗>男人”。這樣的對比或許有些誇張,但確實反映出了我國女性消費者的戰鬥力“強悍”。

國泰君安研報數據顯示,我國25-40歲時尚女性人口已達2.9億,近75%的家庭消費決策由女性主導,預計2019年女性市場規模或將達到4.5兆。

不難看出,“女性經濟”在當下以及未來都是消費市場中的重要增長點。

而隨著女性經濟的崛起,“女人的錢最好賺”似乎也已經成為了各個行業共識。目前,很多企業都在針對女性開發新產品,並提供與之相應的服務,試圖“討好”女性消費者。不過,在“直男橫行”的體育行業,女性消費者似乎並不是那麽受歡迎。

體育產業男性“遮天”,女性缺“愛”

近年來,隨著國民健身意識覺醒和生活水準的提升,我國體育產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期,尤其是在“互聯網+”的推動下,國內的體育市場更比往常熱鬧了不少。不過令人遺憾的是,目前體育行業的相關從業者大多都是以男性用戶為主,消費能力突出的女性用戶卻被“冷落”,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如在互聯網體育行業中最核心的體育直播領域,其直播內容多半是男子足球、男子籃球和男子拳擊等男子體育賽事,女子體育賽事卻所見甚少;類似虎撲、直播吧等頭部體育社區平台,其平台內容大多也都是針對男性用戶運營,女性用戶卻有些不受“待見”;且在體育用品行業中,除了運動鞋服等穿戴用品外,關於女性特色的體育商品也並不常見。

不可否認,在許多體育行業中,女性群體一直都在被人們所“忽視”。至於女性用戶被“忽視”的原因,或許離不開以下三點。

其一,受我國傳統文化影響,女性與體育似乎“風馬不接”。因為從古代起,人們就要求女子要遵從“賢良淑德”、“儀態端莊”等一系列的行為規範,並且流傳至今。因此,女性在我們眼中一直都是優雅、矜持的群體,她們中的大多數人似乎對需要流汗、身體碰撞的體育項目不感興趣,只有男人們才會喜歡。在這種思想影響下,很多從業者並不願意在女性市場下功夫。

其二,相較於女子體育賽事,男子體育賽事的競技水準更高。由於男女之間的身體差異,男人往往比女人強壯,因此男子比賽的過程也更加激烈、緊張和刺激,所以對於崇尚“更高、更快、更強”精神的球迷們來說,男子體育賽事更加受到歡迎,而女子體育賽事則有些被人們“冷落”,這也導致女性觀眾觀看體育賽事的選擇性變窄。

其三,不是平台決定了用戶,而是用戶決定了平台。目前有一些體育從業者已經認識到了女性用戶的重要性,並試圖增加一些女性喜歡的內容,以吸引女性用戶,但效果不佳,最終不得不繼續針對男性用戶運營。

如號稱“直男聚集地”的虎撲體育平台,就開通了“虎撲步行街”這個娛樂版塊,希望能借此增加一些女性用戶,解決平台用戶性別單一問題。但事與願違,“虎撲步行街”並沒有得到女性用戶的青睞,而是馬上就被平台內的直男們佔領,成為了“綠化一條街”。這導致一些女性用戶根本無法“融入”集體,使得“虎撲步行街”吸引女性用戶的效果甚微,反而增加了男性用戶的凝聚力,更加鞏固了虎撲“直男聚集地”的地位。

於是乎,在男性用戶佔主導的情況下,虎撲平台不得不繼續“忽視”女性用戶,專門針對男性提供相應的服務。所以根據虎撲平台的例子來看,很多體育平台不是不想增加女性閱聽人,而是不得不以男性用戶為主。

這是一個難以逃避的惡性循環,即大部分體育平台男性用戶過多,從而導致平台被動的針對男性用戶運營,而喜歡體育的女性用戶則只能一直被平台們“忽略”,很難得到相應的服務,最終造成了女性用戶“不受歡迎”的局面。

巾幗不讓須眉:被誤解的女子體育市場

可以說,女性群體確實不太受一些體育行業“歡迎”,並受到了“不公平”對待,但這並不代表女性不愛體育。現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女性群體開始重視並參與體育項目,其對體育的熱愛程度絲毫不弱於男性。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報告稱,在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期間,共有超過10萬中國球迷赴俄觀戰,令人意外的是,在這些中國球迷中,女性人數居然多於男性,佔總人數的57%。而在一些體育電競項目中,女性觀賽數量更是超乎想象。如在2018年的王者榮耀KPL春季賽中,女性觀眾數量就達到了總用戶數的63%,幾乎是男性觀眾數量的兩倍。

而在體育消費方面,女性群體的表現也極為亮眼。去年雙十一期間,阿里自營店鋪數據顯示,女性在購買體育用品總量方面,比2017年提高了10個百分點,佔到當日購買體育用品人口總數的43%。

由此可見,女性群體在體育消費以及體育賽事關注度方面,都有著不遜色於男性群體的表現,是推動我國體育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相關從業者應當重拾信心,堅持加碼女性市場,為女性用戶提供相應的服務,或許會有比現在更好的發展。

目前,已經有很多健身類平台開始為女性用戶提供相應的服務,並取得了不錯的成效。極光大數據顯示,在健身運動app的用戶性別分布中,女性用戶佔比始終保持在60%以上,截止到2018年6月份,女性用戶在健身運動app中的佔比為61.6%,男性則為38.4%。這證明女性群體參與健身運動的意願非常強烈,與以往“女性不愛運動”的印象完全不符。

當然健身之所以受到女性用戶的歡迎,除了“鍛煉身體”這一因素外,“美體、塑性、減肥”等因素也佔了很大部分的比重。換言之,女性群體愛運動是離不開“美”的。健身app正是抓住了女性群體愛“美”這一特點,才成功吸引了不少女性用戶。

而圍繞女性愛美這一特質,漂亮的運動服裝、跑步鞋、防汗化妝品等體育用品,也都有了用武之地。對此,一些體育電商不應該再拘泥於男性運動裝備,而是應該考慮為女性用戶提供更多種類的體育裝備,相信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總之,女性用戶是體育產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群,除了體育電商、體育健身等平台外,其他的體育平台也應當正視女性群體,深度挖掘這一片“粉紅”金礦。

以“美”為軸,讓女人走進互聯網體育中心

在女性主導消費的今天,女性用戶的確能成為互聯網體育行業發展的新起點,不過,要想挖好這座“粉紅”金礦,相關從業者要先了解女性消費者,畢竟女性與男性的思維有著很大不同,雖然現在也有很多女性用戶願意觀看足球、籃球等體育賽事,但二者之間對比賽的關注點,有很大的差異性。

例如男性在觀看足球類比賽時,關注的都是球隊的陣容、球技以及比賽激烈的身體對抗等,而很多女性則與之不同,她們更在意的往往是球隊中的“男神”、“球星”,以及他們比賽時的英勇身姿。所以各個互聯網體育行業顯然不能依照對男性用戶的運營經驗,來定義女性用戶,而是應該革風易俗,從各個方面入手,爭取為女性用戶打開通入體育產業中心的大門。其中最應該做出改變的應是處在互聯網體育核心的直播行業與資訊行業。

體育直播平台可以為女性用戶呈現體育之“美”,做更加精細化運營。根據女性用戶愛“美”這一特點,體育直播平台應為女性用戶提供多視角直播服務。即可以讓用戶自由切換觀賽視角,如個別球員視角、上帝視角和球門視角等,確保女性用戶能在最佳角度看到自己喜愛的“球星”。此外,體育直播平台還可以考慮多引進一些女子體育賽事,以滿足女性用戶的“胃口”。

而體育資訊行業則可以從內容入手,推出符合女性用戶喜好的體育資訊內容,如球員八卦、運動時尚、以及球員狀態等。另外,體育資訊平台還應該針對女性用戶開設社區服務,在為女性用戶提供交流、分享服務的同時,還能通過女性群體在社區內談論的內容,了解她們的行為習慣和喜好,更有助於平台了解女性用戶的需求,從而制定相關的內容或產品,可謂是一舉兩得。

總而言之,由於歷史文化、思維觀念等原因,體育產業沒有對女性群體做到一視同仁,頗有“重男輕女”的意味。但隨著女性地位崛起和生活水準的提升,“她經濟”已經成為我國體育市場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因此,無論是體育電商行業,還是體育直播行業,亦或是體育資訊行業,都應該認識到女性群體的重要性,改變“重男輕女”的陳舊思想,增加相應服務,以改變體育用戶性別單一問題。這樣,互聯網體育才算是完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