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阿司匹林最全的應用秘籍在這裡!

一提到阿司匹林,很多人會想到是 「萬能葯,身體有事沒事都可以吃點,沒壞處。」然而真相是,沒事的時候吃點不好,有事的時候吃錯了也不好,比如,得了房顫。下面介紹一下阿司匹林的應用內容,供大家參考。

房顫是一種心律失常,常表現為心動過速且節律不正常,發作時心悸、體乏、眩暈、胸悶氣短。引起房顫的原因很多,包括基因變異、甲亢、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長期飲酒及吸煙等。

長期、持續的房顫可引起心臟擴大、心功能衰竭,甚至可導致猝死。更為嚴重的是,房顫發生時,心房不能有效地泵出血液,血液因此滯留於心房內,容易淤積形成血栓。由於心房血栓偏大,一旦脫落會造成腦栓塞、下肢動脈栓塞等。數據顯示,75%的房顫病人並發腦血管事件。房顫引發的腦卒中,一年內死亡率高達50%。

中國房顫患者多半為血栓栓塞高風險人群,通常都需要抗凝藥物治療。注意:預防房顫導致的紅血栓,應該使用抗凝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白血栓,應該使用抗血小板葯。

在大多數人眼中「萬能葯」阿司匹林就是抗凝藥物,然而抗凝藥物並非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也並非抗凝藥物,而是抗血小板聚集藥物!雖然其最終效果都為抑製血液凝固,但其藥理機制卻截然不同。

1

抗凝葯

①肝素類:肝素、低分子肝素;

②維生素 K 拮抗劑:華法林;

③凝血酶抑製劑:達比加群酯,水蛭素,阿加曲班等;

④凝血因子 Xa 抑製劑:磺達肝葵鈉,利伐沙班,阿呱沙班等。

2

抗血小板葯

①抑製血栓素A2(TXA2)途徑:阿司匹林;

②二磷酸腺苷(ADP)受體拮抗劑:噻吩吡啶類;

③糖蛋白(GP)Ⅱb/Ⅲa受體拮抗劑等。

一、藥理機制不同

阿司匹林藥理機制:阿司匹林能與環加氧酶活性部分絲氨酸發生不可逆的乙醯化反應,使酶失活,抑製花生四烯酸代謝,減少對血小板有強大促聚集作用的血栓烷A2(TXA2)的產生,使血小板功能抑製,抑製血小板聚集,減少血液凝固。

抗凝藥物藥理機制:通過影響凝血過程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凝血過程,在體內、體外均有強大抗凝作用,從而防治血管內栓塞或血栓形成的疾病,預防中風或其他血栓性疾病。

二、臨床應用不同

阿司匹林:臨床可用於抗血栓,預防一過性腦缺血發作、心肌梗死、心房顫動、人工心臟瓣膜、動靜脈瘺或其他手術後的血栓形成。也可用於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阿司匹林主要用於動脈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對於靜脈血栓栓塞性疾病和心腔內血栓的形成抑製作用較弱,明顯低於抗凝藥物。

抗凝血藥物:

(1)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止血栓形成與擴大,如深靜脈血栓、肺栓塞、腦栓塞以及急性心肌梗死。

(2)瀰漫性血管內凝血(DIC),應早期應用,防止因纖維蛋白原及其他凝血因子耗竭而發生繼發性出血。

(3)心血管手術、心導管、血液透析等抗凝。

(4)也用於風濕性心臟病、髖關節固定術、人工置換心臟瓣膜等手術後防止靜脈血栓發生,也可用於深靜脈血栓和肺栓塞的長期抗凝治療和預防。

三、臨床注意事項不同

阿司匹林注意事項

(1)以下情況禁用:活動性潰瘍病或其他原因引起地消化道出血;血友病或血小板減少症;有阿司匹林過敏者,尤其出現哮喘等。

(2)與任何可引起低凝血酶原血症、血小板減少、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或胃腸道潰瘍出血的藥物同用時,可有加重凝血障礙及引起出血的危險;

(3)與抗凝葯 (雙香豆素、肝素等) 、溶栓葯 (鏈激酶、尿激酶) 同用,可增加出血的危險。

(4)可加強和加速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物的降糖效果。

抗凝藥物

(1)肝素:起效迅速,在體內外都有抗凝作用,可作為防止急性血栓形成而成為對抗血栓的首選。連續應用肝素3~6月,可引起骨質疏鬆,產生自發性骨折。肝素也可引起皮疹、葯熱等過敏反應。肝、腎功能不全,有出血素質、消化性潰瘍、嚴重高血壓患者、孕婦都禁用。

(2)華法林:作用強且穩定可靠,口服有效,價格便宜且作用持久。華法林劑量應根據凝血酶原時間控制在25~30秒(正常值12秒)及國際標準化比值(INR)進行調節來決定華法林的劑量。

四、阿司匹林=「神葯」?

臨床上,阿司匹林應用廣泛,甚至被當作「神葯」,終身服用。然而,阿司匹林的濫用以及誤用常常被忽略,那麼,哪類人群適合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呢?

符合下列三項及以下危險因素者,建議服用:

(1)男性超過50歲或女性絕經後;高血壓;早發心腦血管病家族史;吸煙者。

(2)高血壓合併糖尿病。

(3)高血壓合併慢性腎功能不全。

(4)經醫生評估10年內心血管疾病風險大於 20%。

阿司匹林與抗凝藥物同樣起著抗血栓形成作用,但卻大相徑庭,掌握其與常見抗凝藥物的作用特點,對臨床應用中避免混淆應用、偷換概念,有著重要指導意義。

五、使用秘籍

對於已經診斷為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長期應用小劑量阿司匹林進行二級預防,可以顯著降低心肌梗死、腦卒中以及心臟性死亡的發生。

1、哪些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慢性穩定型心絞痛;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後;外周動脈疾病;缺血性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生物瓣膜置換術後;經皮主動脈瓣置換術後等。

2、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如何服用阿司匹林?

如無禁忌證,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起病後應儘快給予負荷劑量阿司匹林300 mg,之後長期使用阿司匹林維持,劑量75~100 mg/d。對無法應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可給予氯吡格雷替代。

3、PCI圍術期患者如何服用阿司匹林?

以往未規律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應在擇期PCI術前至少2h,最好24h前給予阿司匹林300mg口服。直接PCI術前給予阿司匹林負荷量300mg。術後給予阿司匹林100mg/d長期維持,並需要聯合應用另外一種P2Y12受體拮抗劑。

4、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應如何使用阿司匹林?

無禁忌證的非溶栓患者,應在發病後儘早給予口服阿司匹林150~300mg/d,急性期後可改為預防劑量50~150 mg/d。接受溶栓治療者,應在溶栓24h後開始使用阿司匹林。對不能耐受阿司匹林者,可考慮選用氯吡格雷等替代。

5、如何預防阿司匹林出血風險?

由於阿司匹林對血小板的抑製作用,阿司匹林可增加出血的風險。用藥期間出現任何上腹部不適時,如噁心、嘔吐、腹痛、腹脹、厭食、反酸、噯氣、燒心、燒灼感等;或出現血腫、鼻衄、泌尿生殖器出血、牙齦出血等,應及時就診。

阿司匹林服藥後12個月內為消化道損傷的多發階段,3個月時達高峰。患者應每1~3個月定期檢查糞便潛血及血常規。一旦出現白細胞、血小板計數下降或血紅蛋白降低應即停葯。

小劑量阿司匹林的消化道癥狀不明顯,應提醒患者監測糞便顏色,當出現血便,或黑便時,及時就診。乙醇可加劇阿司匹林對胃黏膜的損害作用,應避免飲酒。

6、哪些藥物可增加阿司匹林的不良反應?

增加阿司匹林胃腸黏膜損傷和出血風險的藥物,主要包括其他NSAIDs、其他抗栓葯和皮質類固醇激素等。NSAIDs和低劑量阿司匹林聯合時上消化道不良事件(包括消化不良、癥狀性或複雜性潰瘍、嚴重潰瘍併發症如胃出血或穿孔)發生風險增加2~4倍。阿司匹林與其他抗血小板及抗凝藥物合用可使出血,包括顱內和顱外出血,尤其消化道出血的風險顯著增加。

7、發生消化道出血後何時恢復抗血小板藥物治療?

應儘早重啟阿司匹林治療,尤其是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通常在潰瘍治癒後8周可恢復抗血小板治療。對高危人群,建議在內鏡下止血和/或積極使用PPI後儘早恢復抗血小板治療,同時要密切監測患者潰瘍出血複發的可能。如果在3~7d內臨床判斷沒有發生再出血(無嘔血和黑便,便潛血陰性),可重新開始抗血小板治療。

8、使用阿司匹林發生牙齦出血和痔出血如何處理?

出血輕微,可不中斷治療情況下進行適當的局部處理。如果局部處理使出血完全控制,則不需要停用阿司匹林。嚴重痔出血者應暫停用阿司匹林,積極處理原發病。

9、使用阿司匹林發生皮膚淤斑如何處理?

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過程中出現皮膚淤斑,首先應該判斷嚴重程度,輕者可嚴密觀察,重者應該尋找原因。如有無合併出血性疾病,測定血小板計數和血小板聚集力;若無明顯異常,可嚴密觀察皮膚出血情況的基礎上繼續使用阿司匹林或酌情減量;若出現血小板減少,考慮停用阿司匹林。同時,注意有無其他臟器出血傾向,進行尿、便潛血測定等。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