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教師減負負在哪裡來自何方?根本措施:依法完善學校自主權

在2019年初召開的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長陳寶生在講話中強調:,現在教師負擔很重,各種填表、考評、比賽、評估,各種與教育教學科研無關的社會性事務,壓得老師們喘不過氣來。今年要把為教師減負作為一件大事來抓,教育部將專門頒布中小學教師減負政策。這對教師來說應該是一件大好事,在目前的情況下,教師承擔了太多的非教學任務,這種現象是非常普遍存在的,這就使得教師的精力不能真正全部投入到教學工作中,顯然是不利於提高教學品質的。這種現象由來已久,各地也非常清楚,但是卻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教師的非教學負擔,對於學校來說是不可抗拒的。

教師的非教學負擔之一是教師承擔了與教學無關的各種社會任務。當前有一種傾向,各種任務進學校成為地方政府工作的一個特點。什麽扶貧、禁毒,文明城市、衛生城市等各項工作都要進入學校,都要教師參加。不但任務繁重,而且工作存在嚴重的形式主義,要拍照留痕,簽字存檔。這些任務大多來自地方政府,他們決定著學校的生存和發展,學校是沒有能力拒絕的。

教師的另一個非教學負擔是教育主管部門的各種評比創建活動。每一項活動都要有實施方案、有活動總結、階段工作安排,以及各咱佐證支撐材料。一項檢查評估下來,沒有滿滿十幾盒甚至幾十盒檔案是交不了差的。而上級的檢查評估,主要就是聽匯報看資料,並不注重實際效果。而教師則成了“表哥”“表姐”,準備不完的材料,填不完的表格。更重要的一個問題,這裡面充斥了弄虛作假,有時甚至要殃及到學生,這與學校的教育功能是完全背道而馳的。

教師的負擔還表現在各種一刀切的“教學改革”。教學改革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教學改革必須符合學校、學科的實際情況。我們有些學校喜歡以行政命令的手段硬性推行所謂的“教學改革”。這樣所謂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有嘩眾取寵的嫌疑。往往是不顧學校的實際,不分學科的性質,在全校範圍內強行推進。這樣的做法本身就是違反教學規律的,不但起不到改革的作用,反而打亂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往往是半途而廢,但卻牽扯了教師很大的精力。

從教師的負擔情況,可以很明確地看出,教師的負擔主要來自於行政的管理。教育部長提出:“要全面清理和規範進學校的各類檢查、考核、評比活動,實行目錄清單制度,未列入清單或未經批準的不準開展,要把教師從“表叔”“表哥”中解脫出來,更不能隨意給學校和教師搞攤派”。這從行政管理的要求上為教師減負,是主管部門自己管自己,這樣減負的效果如何不有待觀察。在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門轉變管理方式的同時,最重要的是要落實學校的辦學自主權。要通過立法的手段明確學校辦學的自主權,讓學校可以依法拒絕各類非教學活動進入校園,保證學校安靜的教學秩序,讓教師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這才是治本之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