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庫哈斯連線烏鎮,“馬拉松對話”話鄉村

  4月11日、12日,由文化烏鎮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溫故知鄉”主題論壇在烏鎮木心美術館舉辦。本次活動是知名策展人薑珺策劃的“原鄉:烏鎮國際建築論壇·2018”系列活動的第一次主題論壇。現場,曾榮獲“普利茲克獎”、設計中央電視台新大樓的建築師雷姆·庫哈斯以影片連線的方式,密集採訪了近20位來自全國各地、在鄉村建設領域有著長期思考和持續實踐的代表人物,其中包括烏鎮景區總裁兼總規劃師陳向巨集,清華大學千人計劃與倫敦經濟學院教授何佩生等知名學者、企業家和官員,以及木心美術館館長陳丹青、彝族獨立音樂人莫西子詩等長期關注鄉建問題的藝術家。同時,知名鄉建學者溫鐵軍和國防戰略專家朱成虎,也就全球危機、鄉村振興和相關國家戰略等緊迫議題作主題演講和討論。據悉,烏鎮還將在今年年底陸續舉辦“日用而知”、“聚微見著”兩個主題論壇。

  

  4月11日,庫哈斯主持了“鄉村馬拉松”對話。對話以兩位嘉賓為一組舉行,每組40分鐘,整場對話持續了近6小時。據悉,“馬拉松對話”是庫哈斯與策展人奧布裡斯特在2006年發明的活動類型。此後庫哈斯相繼在歐盟總部、柏林、深圳等地舉辦過多場不同主題和規模的馬拉松對話。而此次之所以在烏鎮舉行“馬拉松對話”,庫哈斯表示,幾個月前他曾來到烏鎮,他發現中國的鄉村建設有很多新的創意,且融入了許多歷史,因此他希望通過對話,更好、更全面地理解中國鄉村重建的過程。

  據悉,庫哈斯的團隊已經研究了近七年的鄉村建設。他們發現,大家對於城市越來越重視,但對於鄉村的關注卻越來越少。很多城市也忽略了,或者說不願意認真處理鄉村問題。長期從事中國鄉村研究的荷蘭建築師史蒂芬·彼得曼說,他們想要通過這次活動,捕捉更多不同鄉村文化的元素,例如中國的拖拉機,管理牲畜的機器人等。與此同時,他們也認為鄉村是非常深刻的文化積澱,希望可以重建鄉村、恢復鄉村中的一些舊建築、做相應的創新開發、重新統籌鄉村存在的種種建築規劃問題等。

  關於論壇

  “原鄉:烏鎮國際建築論壇·2018”分為“溫故知鄉”、“日用而知”、“聚微見著”三場主題論壇,旨在聚焦與“鄉”有關的三大關係:物我關係、群己關係、城鄉關係。鄉村議題的核心即城鄉關係,進一步則是工農關係、腦體關係,以及公私關係、虛實關係等。這一系列關係與矛盾中所衍生出的地緣、生態、經濟、社會、政治、文化、歷史和太空問題,在當今中國以舉國之力重振鄉村的大背景下,顯得尤為緊迫。

  聲音

  鄉村 不是用來懷念的

  在此次活動中,烏鎮景區總裁兼總規劃師陳向巨集也表達了自己對現代鄉村建設的看法。他認為,很多人關注烏鎮並非因為它符合所有人對江南水鄉的向往,而是因為烏鎮更適合現代人生活。從茅盾故居、木心美術館到烏鎮戲劇節,旅遊內驅動力背後,是這個江南古鎮在以傳統的姿態更好地邁入到現代社會。“我個人有一個觀點:我們現在都在講‘鄉愁’,似乎只有回到從前才有‘鄉愁’。而事實上我認為生活在故土,有歷史和現實的對比才有‘鄉愁’。鄉村不是用來懷念的,是用來生活的,只有生活在這裡,對這塊故土有著深厚的感情才有對比。”

  新京報記者 張赫 烏鎮報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