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支付江湖:ATM發展斷崖式下跌 POS機廠商小步快走

  本報記者 王曉 北京報導

  支付江湖

  2018年第一季度,我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總交易規模達到了40.36兆元人民幣,環比增長6.99%。從大型商超到臨街商鋪,從五星級酒店到農家樂,從機場到公交,從路邊攤到菜市場,二維碼已經橫行天下。你有多久沒有去ATM機存取現金了,你有多久沒有刷過銀行卡了?移動支付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也衝擊了很多硬體廠商,同時更孕育了很多新的產業機會。我們將在這兩期的報導中,從支付機構、銀行、消費者、硬體商等多個維度剖析移動支付江湖。(曾芳)

  導讀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在2010年到2015年間,POS終端的年增速始終在45%左右。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這一增速驟降至7.5%。

  恐龍不會想到,滅絕它的不是出現了更龐大的生物,而是因為氣候的驟變。

  我們也可能很難想到,從海貝到金屬再到紙幣,流傳了千年的實物貨幣有一天竟然可能消失。

  在現金時代,曾被視為“銀行業最有用的發明”的ATM機,如今在一些銀行的倉庫中正在落灰;曾被視為時髦的刷卡方式,只在大型商超中出現的POS設備,身價也從數千元跌至百元;如今,掃碼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消費付款的主流,掃碼槍、小白盒成為商超的標配。

  從現金到刷卡再到掃碼、閃付等一系列支付習慣的變化,牽動著背後一連串硬體設備製造商的沉浮。

  ATM發展斷崖式下跌

  人民銀行指出,人民幣現金是最基礎最廣泛使用的支付工具之一。不過,當前支付工具體系已經形成現金、銀行卡、互聯網支付和移動支付並存格局,許多農村都已經普及掃碼支付。

  1987年, ATM首次被引入中國。到1999年,全國ATM保有量約3萬台,仍屬於十分稀罕的設備。直到2004年,市場對自助現金設備需求的爆發,ATM廠商炙手可熱。2007年,以廣電運通禦銀股份為代表的ATM廠商相繼上市。

  伴隨著我國銀行網點的擴張以及中小銀行的發展,儘管ATM行業價格競爭激烈,但規模增長起到了一定的對衝作用。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注意到,ATM增長量從2016年出現斷崖式下降,年增量從25.18萬台跌至5.75萬台,而2017年全年增長甚至僅有3.64萬台,且主要增量在農村等地區。

  國內最大的ATM廠商廣電運通2017年年報亦顯示,其ATM設備營收16.18億元同比減少近30%,主要是市場需求縮減及價格下滑所致。

  深圳一家ATM廠商員工李雷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坦言,當前移動支付對ATM廠商的衝擊太大,公司也在瞄準海外市場的需求,以及二三線城市的新增需求、銀行網點更新改造以及部分對公業務自動化處理的需求。但對於未來心裡仍然沒底。

  這一市場的太空都已經十分有限。ATM新三板掛牌公司維珍創意2017年年報顯示,其營業收入下降六成,淨利潤下降九成僅有303萬元。“受移動支付衝擊和影響,ATM機市場的發展停滯,極大影響了公司業務發展。”

  一位國有大行技術部門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當前銀行多在進行網點轉型,在上馬一些綜合功能的自主設備,但改造需求有限。

  POS廠商小步快走

  ATM主要作為提供現金的工具,而在消費端,信用卡成為銀行布局的重點。

  1985年中國銀行廣東珠海分行發行了我國第一張信用卡,但其使用遠沒有今天方便,當時的信用卡是離線交易,銀行核定單筆交易限額,更多是實力和身份的象徵。隨著2001年中國銀聯成立後,統一制定我國銀行卡標準、建設跨行清算體系和成立首單業務的銀聯商務,拓展金融POS終端布放,才促進了POS終端的快速發展。

  也是在這一年,國內最早專業從事POS終端生產的企業深圳百富、新國都等相繼成立。

  一位大型第三方支付機構資深市場人士倪明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儘管信用卡在中國發行已經超過30年,但刷卡交易量在整體消費中佔比都很小。”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在2010年到2015年間,POS終端的年增速始終在45%左右。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這一增速驟降至7.5%。

  倪明表示,這是由於移動支付的普及,掃碼支付可以替代大部分刷卡交易的場景。不過在掃碼支付剛出現的2013年,並沒有太多人注意到一個小小的二維碼能帶來多大的改變。

  倪明指出,早期刷卡交易的金額較大。銀行為了吸引用戶消費,圍繞信用卡推出了多種積分和刷卡五折等優惠活動。“信用卡消費帶有明顯的行銷屬性,其實為移動支付的發展提供了鋪墊。”

  掃碼帶來的新機遇

  一張列印的二維碼貼紙幾乎不要錢,一張貼有二維碼的亞克力立牌僅10元錢。

  倪明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早期支付寶、微信等推廣時,都會向商家贈送貼紙、亞克力立牌乃至百元的掃碼槍。正是由於支付門檻的大幅降低,以支付寶、微信支付為代表的掃碼方式滲透進菜場、街頭巷尾,取代了小額支付場景中的現金需求,隨後滲透到部分刷卡交易的場景,對傳統POS產生衝擊,這便出現了2016年POS設備銷量驟降的現象。

  央行支付體系運營報告顯示,2013年,移動支付業務16.74億筆,增長212%;2014年增速170%;2015年增速160%。

  “支付設備的普及跟著市場需求走,而且硬體需要在規模中降低成本。”倪明表示。也正是在這一時期,移動支付開始帶來設備廠商新的更迭。

  老牌POS廠商迅速更新設備,相繼推出集刷卡、掃碼以及NFC非接支付等多功能的智能POS終端,聯迪商用和拉卡拉等還給POS終端配備液晶顯示屏,將會員、權益等服務結合。POS廠商避免了像ATM廠商那樣陷入行業衰減的泥潭。2016年,POS機數量增速又上升至27.12%。

  掃碼移動支付讓更多的企業看到了機會。2014年,參與建立中國二維碼標準“漢信碼”的王越,將二維碼讀取技術從商品條碼轉移到支付條碼方面,創辦了意銳新創。意銳新創COO關恆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正是看到當年掃碼支付的發展太空選擇轉型。關恆介紹,目前由於掃碼支付的普遍應用,公司結合學校、醫院、停車場、公交、餐飲等消費場景推出被掃式小白盒,在許多商家的收銀台佔據一席之地。“小白盒的售價在200元-300元,而綜合型智能POS終端多在800元乃至千元,所以小白盒可以成為小商戶的選擇。”

  由於二維碼支付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人民銀行在2017年末印發條碼支付業務規範,要求自2018年4月1日起,靜態條碼支付每日累計交易金額不超過500元。用戶出示付款碼被掃的模式安全性相對更高,這意味著多數商家都有更新掃碼設備的需求。

  易觀分析指出,移動支付在向線下普及、覆蓋各大消費場景的同時,中小微商戶在個人使用習慣倒逼下對於支付終端設備的需求猛增,受設備改造成本和價格的影響,輕質化終端將快速打開局面,而一體化智能終端在中高端市場上將佔據一席之地。

  倪明介紹,當前生物識別技術如刷臉在支付領域也有所應用,但設備成本尚在萬元左右,這一方式的推廣或許不會像手機支付這樣快。而關恆表示,在一些自助消費場景中,許多支付可以線上完成而不再依賴設備。

責任編輯:杜琰 SF007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