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那時的你,回憶全是幸福

今天,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召開了己亥年春節聯歡晚會發布會,康輝、朱迅、任魯豫、李思思、尼格買提將擔任北京主會場主持人,張澤群等將擔任春晚分會場主持人。一家人除夕之夜圍坐看央視春晚是無數家庭的春節記憶,它陪伴60後闖蕩,見證70後青春,與80後一同成長,填滿90後回憶,和00後玩新潮,守護10後的童心今晚,陪你一起打開記憶的閘門,沿著時光之軸回顧那些熟悉的臉龐和精彩的瞬間。

再過4天,

農歷己亥新年就要到來了,

在這個舉家團圓的日子裡,

已經陪伴了國人36年的

央視春晚又將和你見面了。

這36年,舞台由小變大,

黑白電視也變成了

彩色電視、平板電腦。

一切都在變化,

而在夜幕四合、萬家燈火中的除夕夜,

一家老小圍坐一起看央視春晚,

共同等待新年鍾聲的敲響,

齊聲祝願“新年好”,

一定是每個人心底最閃光的記憶。

康輝:接到“春晚節目組”通知,以為是詐騙電話。

主持人康輝,

從2006年開始主持《新聞聯播》至今,

大家將他稱為“國臉”,

網友們親切地稱呼他“小松鼠”。

對於70後的他來說,

春晚賦予了他美好的記憶。

成為春晚主持人這件事,康輝從來沒想過。

一切開始於一條簡訊:春晚導演組通知他去開會。康輝不僅沒相信,甚至還在想:“現在的電話詐騙是不是太猖狂了點?”

直到得到了當年的春晚導演哈文肯定的回復後,康輝才真的相信,自己要登上那個“遙遠的舞台”。

雖然新聞節目的主持人主持春晚有先例,但是我覺得我太不文藝了,跟這個舞台距離太遠了,所以當時真的感覺很意外。

如果問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是什麽樣的感覺,康輝會說“印象最深的就是緊張”。

我本來覺得之前幾次彩排,自己已經不緊張了,但是上去之前,越臨近八點鍾越緊張。

那一年的春晚還發生了一點特殊情況——主持人的台詞要調整,正巧,調整的部分就是康輝的台詞。

當時的他給了自己無數次心理警告和暗示:千萬要記得新加的詞、千萬別說出原來的詞……

這種緊張的情緒甚至還傳染給了要接康輝台詞的主持人李思思:“哥,我特別緊張,我感覺我比你還緊張。”

但這種緊張,可能跟大家平時理解的緊張不太一樣。別人理解的緊張是覺得我能完成嗎?或者是行不行。但我們這種緊張,是因為意識到了它的重要性,也意識到了自己身上的責任。

春晚所有環節中,讓所有主持人都非常緊張的就是倒計時之前的準備。

現場隨時都可能因為語言類節目和觀眾互動頻繁等問題,時間上會有變化,而最好的調節閥就是主持人。主持人的台詞可以長一點,也可以短一點,以確保準確無誤的開始倒計時。

康輝在播新聞的時候就能非常準確地把控時長,據他在央視新聞頻道的同事介紹,無論你告訴他還剩多少秒就收,他都能不多不少正正好好地卡在你要的時間點收住,還特別自然流暢不露一點痕跡。

他的這項技能在春晚的舞台上也得到了很好的發揮。

我記得2018年的春晚,快到倒計時之前,工作人員跟我們說距離零點還有5分鐘,我們沒準備過那麽長版本的台詞。但是後來真到了需要的時候,我們幾個主持人配合著講,即使沒有5分鐘,也絕對超過3分鐘。就是每個人都把自己的時長和可談性的余地做好,共同等待標準的倒計時。

第一次上春晚,康輝一直在思考怎麽讓自己能夠“耍得開”,他想著是否應該讓自己的主持方式更靠近綜藝節目的主持人。

第一次彩排之後,導演告訴康輝:“既然要一個新聞節目主持人來到春晚的主持人陣容當中,那勢必是希望你要保有你的職業特色。”

這一番話讓康輝一下子卸掉了包袱。春晚有來自各行各業的人,重要的是聚集在一起把快樂傳遞出去,這就足夠了。

1972年出生的康輝,可以說是看過了每一年的春晚。春晚伴隨他長大,也賦予他美好的記憶。

小時候對春晚每一年都特別期待,因為它會有很多流行的歌曲,我就拿錄音機把這些歌都錄下來。那個時候的錄音機,必須得貼近放在電視機前面才能少一些雜音,我在家裡很霸道,看春晚錄歌曲的時候,我就會命令所有人:都不許出聲。

對於現在很多人說“春晚不好看”、“春晚就是給大家聊天吐槽提供素材”,康輝笑著說,要是有一天春晚真不辦了,很多人還是會覺得不行,春晚帶來的情感共鳴是很重要的

我很多在國外的朋友,每年都會特別準時地守在電視機前面來看春晚,他所在的那個國家,有的可能是凌晨,有的可能是上午,但無論什麽時間,他們都一定要準時收看,他們會覺得那就是中國,那就是家。

尼格買提:第一次主持春晚,全家人看了整整27遍。

作為春晚的同齡人,

在尼格買提心裡,

“春晚”這個詞有著特殊的意義。

對於80後的他來說,

春晚是每年春節不可或缺的儀式感。

尼格買提曾無數次路過央視一號演播廳。每次走到門口,他都會不由自主地放慢腳步,朝那個方向看上一眼。哪怕是平日裡一號廳大門緊閉、走廊空無一人時,他也會下意識地重複這樣一個動作。

那是一種熱鬧,但是離我很遙遠的一種熱鬧。我就會想,這是一個夢嗎?如果有一天我能站在那,那一天會有多遙遠呢?但是馬上又會覺得,別做夢了,絕對不可能的,那麽多人憑什麽是你呢?

一直到2015年接到春晚總導演哈文的邀請時,他忽然想起了之前在一號演播廳門外的那些閃念,大約夢想的種子是悄悄埋下的吧。歷經多年等待,它終於開花了。

當時春晚總導演哈導特別輕描淡寫地跟我說,小尼你後面什麽安排?我說我要去上海錄像。她說放一放吧。我說,放一放?她說你上春晚。我當時一下就懵了。

完全沒有想象之中充滿儀式感的邀請函,主持春晚的安排就這樣撲面而來。然而突如其來的消息並沒有讓他陷入狂喜,他甚至沒有跟任何人說起這件事。後來尼格買提說,他怕萬一中間有變數,自己失望無所謂,但他不想讓家人失望。

直到當年春晚召開了第一次主持人集體會議之後,他才給媽媽打了一個電話。

我記得特別清楚,我說我可能要主持春晚了,說完以後那邊就安靜了。後來我說你說話啊,我就聽見我媽帶著哭腔說,真的嗎?

尼格買提知道,媽媽一向很容易激動。但同時他也知道,媽媽是真的明白“主持春晚”這件事情對他具有多麽重要的意義。從2006年進入央視做主持人,到2015年入選春晚主持人陣容,尼格買提的十年春晚追夢路上,家人始終陪伴左右,為他的每一點進步鼓掌。

尼格買提坦言,儘管上春晚很激動,但其實他是不太敢看自己主持春晚的錄像的,可家人對此表現出的熱情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2015年的春節,全家人守在電視機前,將那一年的春晚看了整整27遍。

在大多數觀眾看來,年輕帥氣的尼格買提無疑是春晚的幸運兒。能在這樣一個全球十幾億華人矚目的舞台上被注視著,是一件多麽神氣的事情。但其實在被注視的同時,也要面對審視的目光。

從2015年至今,尼格買提已經連續主持了4年春晚。對他而言,一號演播廳的舞台變得越來越熟悉。觀眾眼中,春晚舞台上的他也表現得越來越遊刃有余。但尼格買提絲毫沒有因為“熟門熟路”而松懈,相反,每次備戰春晚,他都會因為工作量激增、顧不上吃飯而暴瘦。最嚴重的一次,一個月內瘦了12斤。

春晚帶來的壓力和辛苦,在尼格買提眼裡都再正常不過。他開玩笑說,從前在錄節目之前可能並不會花那麽多功夫去做功課,但現在不敢再有當初那種“僥幸”心理了。

春晚讓你在一夜之間被更多的觀眾認識,這是事實。但如果你明白這個意義所在,你就會時常提醒自己、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因為你必須要對得起那個舞台。

2018年春晚現場,由於節目時長髮生了變化,在歌曲《不同凡響》之前出現了不到一分鐘的時間空缺。當時距離“零點報時”已經很近了,導演組下達指令讓尼格買提去“補口”。從接到通知到上台,只有短短幾十秒的反應時間。在“十萬火急”的情況下,尼格買提鎮定地做了一個深呼吸,飛快地在腦海裡捋出一條邏輯線,然後就走上了台。

他先是接著剛剛結束的相聲節目調侃了一下人們使用共享單車的“陋習”,緊接著又拿即將登場的節目嘉賓蕭敬騰開起了玩笑。聽到“雨神”的梗,大家都樂了。

那真的是驚心動魄的一次,特別刺激。但是因為心裡準備好了,所以上去聊得很舒服。我就說蕭敬騰來了,北京2018年的大雪有希望了。這一段詞是根本沒有在台本裡出現過的,這可能就是直播最大的樂趣吧。

尼格買提說,如果將春晚比作一個人,他一定要好好地抱抱他,好好感謝一下這位“同齡人”。感謝“他”這些年的陪伴,也要感謝“他”成全了自己。

未來的日子,無論我是否能有機會跟“他”一起攜手走下去,我都希望春晚能夠記住我。希望我能永遠愛“他”。

李谷一:至今仍保留第一次上春晚時穿的服裝

有一首歌,

幾乎每一年都陪伴著億萬電視觀眾,

迎來舉國歡慶的大年初一,

那首歌就是《難忘今宵》

如今再回頭看1983年的春晚,或許連李谷一自己都沒有想到,她會成為春晚舞台上一個不可超越的傳奇。

1983年的第一屆央視春晚,由黃一鶴、鄧在軍擔任總導演。這屆春晚可以說開創了一個新時代:第一次現場直播晚會;第一次設立晚會主持人;第一次觀眾參與點播互動……

晚會的第一個節目,是李谷一的獨唱《拜年歌》。整場晚會中,李谷一一共演唱了《春之歌》《年輕的朋友來相會》《知音》等9首歌曲,2首對唱,7首獨唱。這個紀錄直到今天仍未被打破。

第一次上春晚歌唱得很多,唱到汗流浹背,在那個現場我覺得很熱鬧,很溫馨很隨意很開心。

李谷一至今仍保留著她上第一屆春晚時穿的那套裝裝:黑色的確涼料子的衣服,胸前兩條白色豎肩帶與上衣完美撞色,領子中間別著一朵紅色小扣花,是當年最時髦的款式。

這個扣花那時候買得很便宜,才五塊錢,非常漂亮,很時尚、很簡單。30多年了,第一屆穿的,特別值得留念。這套衣服應該講還是很珍貴的,見證了中央電視台第一屆春晚。

1984年的春晚也有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邀請了大量港台明星表演節目,其中就包括那首紅遍大江南北的《我的中國心》;春晚舞台上出現了第一個小品節目——《吃麵條》;《難忘今宵》的旋律也是第一次響起……

這一年的春晚,李谷一唱了7首歌曲,其中之一是保留至今的結束曲目:《難忘今宵》,表達了對來年再相會的無限期盼和良好祝願。

當年,春晚總導演黃一鶴覺得春晚缺少一首與整台節目相配合的歌曲。於是請詞作家喬羽和作曲家王酩,創作一首屬於春晚的歌曲,並指定由李谷一來唱。

歌曲創作完成後,導演組內部對這個作品產生了一些爭議,有人說晚會結尾的歌曲,應該給人一種歡天喜地過大年、鞭炮喧天的感覺,《難忘今宵》太抒情,不適合用在結尾。

但作為總導演的黃一鶴在征求了演唱者李谷一的意見後,他決定先把這首歌錄出來,看看效果。錄完之後兩天,李谷一就接到黃導的電話,告訴她這首歌通過了。

這個歌恰恰就是一反以往創作的常態,很抒情,很安靜,很溫馨。這麽一首曲子出來了,當時也是一種突破、一種改革。

我們靜下心來想一想今年我們都做了什麽事情,明年我們還要做什麽事情,今年我們結交了很多新朋友,我們有很多老朋友,那麽明年希望我們再見面。

從1984年至今,《難忘今宵》已經在春晚舞台上唱了23次,2001年開始更是作為每年春晚最後一首歌曲,被固定下來。

這首歌的詞曲都是為春節晚會去創作的,大家覺得好像不聽這首歌,這個晚會就沒有結束。歌詞中表達的那種家國情懷,那種大愛無疆,那種溫馨,“神州萬裡同懷抱,共祝願祖國好。”這種歌詞已經寫得很絕妙了。

從1983年開始,春晚已經走過36年。由原來單獨編排播出的一台綜藝晚會,到現在已經成為包括晚會直播、新聞直播、綜藝直播、選秀節目在內的、每年最隆重的電視晚會。

李谷一見證了春晚的發展,但和觀眾第一時間看到的光鮮亮麗的春晚不同,在除夕夜裡,她大都是在後台候場,要等到春晚第二天才能看到整個晚會,所以她對春晚最深刻的印象,是“忙碌”和“緊張”。

現場就是很緊張,就看著舞蹈演員穿過來穿過去搶衣服換裝,很累很辛苦,就是煮餃子一樣全都翻滾著,急急忙忙搶妝候場,每個人都緊繃著這根筋。我是老演員也怕在台上出差錯,萬一走得不好摔一跤呢。

春晚的重要性,也給了春晚導演組和演員巨大壓力。有人曾問李谷一:“你們《難忘今宵》還彩排嗎?”李谷一說:“彩排呀,每年五到六次。”春晚需要有連貫性:“從第一個節目看到最後一個節目,才能確定這個節目行不行。”

楊麗萍:春晚走出的“孔雀公主”

從1988年的孔雀舞,

到2012年的《雀之戀》,

楊麗萍先後七次登上央視春晚的舞台。

每一次在春晚的驚豔綻放,

都將觀眾引入如詩如畫的意境當中。

1988龍年春晚,楊麗萍作為舞蹈《民族大聯舞——節日之夜》的特邀嘉賓,第一次登上央視春晚表演孔雀舞,時長僅有一分鐘。

緊接著,1989年春晚,楊麗萍作為獨舞演員,帶來《舞之魂》《版納三色》《孔雀》三個舞蹈片段,均截取自她的獨舞作品《雀之靈》,時長近三分鐘。

《雀之靈》在當時是挺特別的,它用形象的舞蹈肢體動作,把孔雀、佤族火苗這些美麗的意象展現出來,代表著我們雲南人民對自然、對美好的嚮往。

但舞蹈上電視這件事,在當時還很新穎。即便是春晚——當時中國最前衛、最有影響力的文藝舞台——往年也很少出現單獨的純舞蹈類節目。

從1983年第一屆春晚推出的第一個舞蹈節目《節日》始,之後的幾年,舞蹈類節目幾乎都按照這個模式,紅火,熱鬧,規模形式越來越大。而就是這樣的節目,每年也僅僅只有一兩個。大多數情況下,舞蹈淪為了歌曲演唱的伴舞。

那一年,當娉娉嫋嫋的楊麗萍跳著相對靜態的孔雀舞在春晚亮相時,全國觀眾都被她充滿靈性的舞姿震撼了。

楊麗萍幾乎可以稱得上是從春晚走出來的第一位舞蹈明星。仿佛一夜之間,人們記住了這位跳孔雀舞的“孔雀公主”,而孔雀舞,也從一個小眾的民間舞種,開始逐漸走向大眾,甚至走向世界。

1990年,楊麗萍曾應北京第十一屆亞運會邀請,在閉幕儀式中表演獨舞《雀之靈》。

2012年,又是一個龍年春晚,楊麗萍與搭檔王迪夢幻演繹了舞蹈《雀之戀》,被譽為“2012年春晚最美節目”。從《雀之靈》到《雀之戀》,楊麗萍在春晚的舞台上,完成了一個美麗的輪回。

2012年春晚舞蹈《雀之戀》,表現了兩隻孔雀的纏綿和愛戀。

為了讓舞蹈節目跳出以往晚會中作為“配菜”的尷尬,多年來,春晚導演組一直在各地發掘優秀作品,先後也曾捧出了《千手觀音》《俏夕陽》《飛天》等舞蹈佳作。

二十多年間,春晚發生了很多改變,無論是在節目內容的編排上,還是現場舞美效果的呈現上。回憶第一次上春晚,楊麗萍坦言,那時候舞台不大,布景相對簡單,現場也沒有多少燈光,“還是大白光”。觀眾所有的視線只得聚焦在舞者身上。

而時間來到2012年,隨著多媒體技術在藝術領域的廣泛應用,央視春晚的舞台愈發唯美大氣。舞蹈《雀之戀》本身是一個注重舞台整體視覺感受的作品。在這裡面,舞蹈成為融入整體視覺畫面和色彩中的一部分。

在舞美創意上,以深藍色主色調的森林為大環境,畫面中間變幻成月光映襯下的鳳尾竹。當月亮從天幕緩緩運動到弧幕,蝴蝶在竹叢中飛舞,光暈徐徐升起,營造出唯美的“雙雀”戀愛環境。抵達高潮時,孔雀開屏動畫將舞蹈之美襯托到了極致。

在楊麗萍眾多的春晚記憶中,也留有一個小遺憾,那是1993年她與搭檔陸亞演繹的雙人舞《兩棵樹》。舞蹈通過兩棵互相纏繞、枝杆相依的樹,謳歌自然的美麗、愛情的偉大。

舞蹈的最後,是兩位舞者相互拉扯的動作,“很漂亮,也很有創造性,是具有符號性意義的一個動作”。在春晚直播時,現場導播因為緊張過早將鏡頭切換至觀眾席,失掉了那個結尾的動作。

楊麗萍舞蹈《兩棵樹》七分鐘版本

好在《兩棵樹》當年在觀眾投票下,獲得了春晚最受觀眾喜愛節目的第一名,而且“十幾二十幾年過去了,出去演出還是不斷有人跟我提起這支舞”,這讓她頗感慰藉。

而今六十歲的楊麗萍依舊與舞蹈相伴,她說:“演出總會有結束的時候,但我生命中的舞蹈永不謝幕。舞蹈是隨時隨地的,舞台可能在一棵樹旁,一朵雲下,月光和星星,都是聚光燈。一個真正的舞者,是在心裡跳舞的。”

內容/央視新聞整編自CCTV文化十分

滿滿的回憶裡,

你最難忘的是央視春晚哪個節目呢?

點擊「寫留言」分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