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北京疫情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公衛專家:需再觀察一周

按照前文提出的分析框架,在判定北京疫情是否已經控制住了之前,要進行四個方面的分析。第一,這波疫情的特點,前文已經做了分析,具有集中爆發、毒性更強、輸入性明顯、汙染食品鏈的特點;第二,就是分清對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北京在疫情爆發早期有關部門和各專業機構的反應及時,對策具有前瞻性和針對性,北京市民在各方面也展現出了較高的素質。第三,疫情防控的難點和不確定性。這輪疫情病例的特點是無症狀感染者、輕症和普通患者佔比高,但辯證的看,這又是防控的難點;同時,不確定性主要是汙染食品鏈的情況沒有完全掌握,如果不能調查清楚,就仍存在潛在的風險。第四,要循新冠肺炎疫情的管理周期進行評估,依據實際情況做出判斷。新冠肺炎一般潛伏期為7天,個別可以長達14天,比較罕見的情況約30天,以下按照7天的潛伏期進行周期分析(不同學者研究結果略有不同;國家衛健委新冠病毒肺炎指南提出多為3-7天,平均7天左右)。

一、第一個周期從6月11日至17日

這個階段發病的主要是在新發地批發市場有暴露史的第一代病人。

個別患者可能發病早,也有的發病晚,應該從第一例病人確診,後推7天,這時大部分第一批感染的病人就已經發病了。這七天的新增病例數所反映的是兩周前以內感染病毒所造成的發病情況,這個期間北京市共計新增確診病例158人,全國其他地區共計新增本土病例15人;北京市日均新增病例22.5人,全國其他地區日均新增本土病例2.1人。由此可見,新發地批發市場被汙染嚴重,呈現聚集性爆發態勢。

二、第二個周期從6月16日至23日

是北京升級到二級響應後的一周時間(與上一個周期有1天的重疊)。

這一階段的確診病例組成較為複雜,既有此前感染病毒後處在潛伏期的病例發作,又有因管理不足可能造成的第二代病例,也有因為加強了管控起到的防控效果而避免感染的人群,因此,這個階段受到各種混雜因素影響,不是升級二級響應所取得效果的真實反映。個人認為,即便這個階段有了病例數的單日上下波動,也不足以說明疫情的風險得到有效控制。特別是二代病例的出現,意味著這種潛在的風險進一步擴散,雖然病例數不多,但這種苗頭需要引起高度關注。

三、第三個周期從6月23日到30日

這個周期,是能比較真實反映升級到二級響應後的發病情況,是觀察升級響應的政策效果的最佳窗口期。

疫情是否得到控制應該是以這個周期的數據為準,這個期間是升級響應後采取的措施所對應的發病情況,前期的混雜因素基本可以排除。過早得出的判斷結果並不能反映升級響應所帶來的政策效果,只有這個期間的情況才能說明疫情是否真正得到了控制。詳見下圖。

根據北京市此次疫情的特點、政策應對情況、防控難點和不確定因素,分析的結論是:

第一,對於疫情是否得到有效控制,需要再等一周才能得出準確判斷。

第二,建議繼續在病毒溯源上特別是循食品鏈的抽樣檢測上狠下功夫,把流調的人際調查和食品的抽樣檢測結合起來,找不清汙染的源頭,說不清食品鏈汙染的走向,就不能說完全排除了險情,還有可能再次出險。

第三,無症狀患者和輕症患者務求全部篩查、人員流動限制和廣泛檢測短期不能放鬆,即便響應等級調回三級,也要建立篩查哨點,各醫院發熱門診保持高度戒備,不能掉以輕心。

第四,警惕急性傳染病演變成“慢性病”,一旦“陷進去”就很難解脫。優選方案還是通過幾個乾預周期的嚴格篩查和人員流動管理,將潛在風險排除後,再恢復正常工作生活秩序。

中國人民大學醫改研究中心 王虎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