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幫助野生鴛鴦種群擴大,北京動物園裝上“自製神器”

新京報快訊(記者 周依)隨著春江水暖,北京迎來鴛鴦戲水、繁殖的季節。3月14日,記者從北京動物園獲悉,自2009年動物園開始實施“野生鴛鴦保護項目”起,10年間,越來越多野生鴛鴦選擇“定居”在北京動物園。據近日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中心開展的2019年首輪北京五環內鴛鴦分布調查結果顯示,北京動物園野生鴛鴦的數量達上百隻,佔到總數的近30%。

鴛鴦在動物園內水系安家。攝影/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北京市民對鴛鴦並不陌生,而以往在城區裡只有春秋遷徙季、繁殖季才能看到的它們,如今越來越多地在城市公園“定居”生活。記者了解到,2009年前後,每到冬季便會有大群的鴛鴦來到北京動物園越冬,水禽湖、瀛湖、長河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工作人員安裝人工鴛鴦巢。攝影/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今天上午,記者在北京動物園西北側水域旁看到,公園飼養、獸醫部門的工作人員正在為鴛鴦搭建人工巢箱。據介紹,人工巢箱分為兩種,一種是長方形的木質巢箱,另一種是原木製作、外形與樹乾無異的仿生態巢箱,均通過高梯、高架車懸掛在水域中心及附近的柳樹上。在現場,北京動物園副園長張成林介紹:“每年3-4月份都是鴛鴦的繁殖季,鴛鴦產卵都是在水域旁的樹洞上,符合條件的天然樹洞很少,通過這種人工巢箱有效地緩解了鴛鴦的‘住房難’問題,保證它們平穩度過繁殖季。”

鴛鴦在動物園內水系安家。攝影/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據悉,鴛鴦是中型樹棲遊禽,白天在溪流水面活動覓食,夜間飛到林間樹枝上休息。而樹的高度、樹洞的深度和內徑、洞口的朝向等因素都關係到鴛鴦的產卵繁殖安全。張成林介紹,人工巢箱是根據鴛鴦喜愛的天然樹洞尺寸而量身定製的寬25、長30、高55厘米的木質巢穴,在箱底到洞口安裝了鐵絲網,方便小鴛鴦出巢時用小爪子抓住鐵絲網向上攀爬從而到達洞口。這些人工巢箱都會懸掛在鄰近水邊的高大樹木上, 4-12米不等的位置。同時,為了更好地研究鴛鴦繁殖的習性,科研人員還挑選了一些天然樹洞和人工巢箱,在這些樹洞內安裝了紅外線攝影頭,以監測洞內的情況。

工作人員安裝人工鴛鴦巢。攝影/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今年我們計劃製作10-20個原木材質巢箱,一部分用於鴛鴦,一部分用於水禽湖各個島上野鴨的繁殖,原木更加接近自然,對高溫氣象的隔熱效果更佳。”北京動物園獸醫院臨床獸醫吳秀山介紹,這種“改良版”的原木巢箱取材均來自園林修剪的木材,仿製成原始巢穴,采取固定高位懸掛的方式,每年繁殖季結束後不再收回,大大提高了鴛鴦對其的利用率。未來,通過研究,園區還將在製作、懸掛人工巢箱的過程中將不斷融入自然巢箱的因素,以讓鴛鴦更好地繁殖。

工作人員安裝人工鴛鴦巢。攝影/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鴛鴦的棲息地要求有一定的森林覆蓋和良好的水域環境,因此它們也成為了一個區域生態狀態是否良好的重要指示物種。”北京動物園重點實驗室動物生態研究室主管崔多英博士介紹,“2009年為了加強對城市園林景觀中野生鴛鴦的保護和監測,北京動物園專門成立課題組,以‘北京地區野生鴛鴦繁殖生態學及保護策略研究’為題,專門對城市園林中的野生鴛鴦進行研究並加以保護。”

據介紹,2009年7月,北京動物園鴛鴦課題組將18隻人工育幼的青年鴛鴦放飛野外,這是我國首次野外放飛圈養鴛鴦的試驗。到當年11月,課題組監測到11只存活個體。從2009年至今,北京動物園野生鴛鴦保護項目已經在北京城市公園和郊區的河湖水域野化放飛鴛鴦259隻人工孵化育幼成活的鴛鴦亞成體,並進行了持續的跟蹤監測,通過環志觀察,發現北京動物園野外放飛的鴛鴦有大部分在放飛幾年中成功參與了自然繁殖。

新京報記者 周依 協作記者 侯少卿

編輯 李麗霞 校對 陸愛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