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普魯士靠什麽打敗奧地利?

1866年,在爭奪德意志諸邦長官權的戰爭中,普魯士僅僅花了七周就完勝老牌帝國奧地利。

憑什麽?

克尼格雷茨戰役

先看外交。普魯士首相俾斯麥是天才外交家,在戰前通過外交手段確保了英法俄三大國的中立,並且拉攏意大利與普魯士結盟。德意志諸邦大多站到奧地利那邊,但這些小國基本上沒有發揮作用。比如列支敦士登這個袖珍國家出兵80人,未發一槍一彈,撤軍時居然有81人,因為一個意大利士兵加入了他們。所以普魯士擁有外交優勢。

外交優勢不代表戰場勝利。外交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但勝利還是要一刀一槍乾出來。

有一種神話流傳已久:普魯士人是“戰鬥民族”,是最優秀的軍人,對奧地利擁有絕對的軍事優勢。

鼓吹普魯士(包括後來的德國)戰鬥力的人,時至今日在中國也有不少。其實,說普魯士軍事實力比奧地利強,隻不過是馬後炮而已。戰爭爆發之前,當時絕大多數人都相信奧地利必勝。1859年,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與撒丁王國聯手,和奧地利打了一仗(即所謂第二次意大利獨立戰爭),並且取勝。拿破侖三世憑著第一手經驗,對奧地利的實力相當認可,所以相信奧地利收拾普魯士不在話下。1864年,普魯士與奧地利聯手攻打丹麥,其間普魯士軍隊的表現相當難看,這也讓很多人放心地壓賭注到奧地利那邊。

那麽,普魯士憑什麽打贏了呢?

最常見的一種神話是,普魯士擁有武器優勢。普魯士陸軍普遍使用先進的針發式後裝步槍,而奧地利步兵仍然使用落後的前裝槍。所謂後裝槍,就是子彈從步槍後部裝填,較為便捷,並且士兵可以在臥姿、跪姿或掩蔽時裝填子彈。前裝槍的子彈要從槍口塞進去,一般只能立姿裝填,不利於掩蔽。後裝槍的射擊和裝填速度大致是前裝槍的三到五倍,所以普魯士步兵的火力比奧地利步兵強得多,運用也更靈活。

難道普魯士軍隊打勝仗,就是靠槍嗎?

其實後裝步槍的技術在當時並不新鮮,但絕大多數國家都沒有選擇它作為步兵的常規武器來普遍配備(一般是少量配備,配合大範圍使用的前裝槍),普魯士在這方面很前衛,或者說很奇葩。

那麽為什麽大多數國家都沒有普遍使用後裝步槍?首先因為當時的後裝步槍還不成熟,可靠性低,故障率高,經常打著打著就壞掉,並且容易炸膛傷人。相比之下,前裝槍成熟可靠。後裝槍的所謂三到五倍優勢大體上只是紙面上的理論數字。其次,很多人擔心射速較快的後裝步槍更容易浪費彈藥。最後,當時各國軍隊普遍信奉“衝擊戰術”,認為步兵集群的刺刀衝鋒比步槍火力更重要,與其發展步槍火力不如集中資源發展火炮。所以前裝槍仍然是大多數國家的選擇。

普魯士較早大規模使用後裝步槍,吸取了不少實踐經驗,不斷改良技術。但總的來講,戰爭爆發時,在步槍方面普魯士沒有明顯的優勢。

何況,現代戰爭不是只看步槍,大炮或許更重要,而在這方面,奧地利擁有大量先進的後裝線膛炮,而普魯士仍然主要使用落伍的前裝滑膛炮。

所以我們不能說,普魯士戰勝奧地利靠的是武器優勢。

另一種常見的說法是,普魯士的鐵路系統比奧地利發達,所以能用更短的時間調動更多的部隊到關鍵地點。普軍總參謀長老毛奇自己是這樣認為的。按照他的計算,普軍可以動用5條鐵路線,25天可以集結28.5萬人;而奧軍只能用1條鐵路線,需要40天才能集結20萬人。老毛奇的策略就是把普軍分割成若乾個足夠小、可以用鐵路運輸的梯隊,各自快速奔向戰場,直到最後關頭才會師。這是為了解決後勤的難題,避免交通堵塞,從而提高部隊的機動性。

當然這是理想狀況,實際操作中,這種策略還是太複雜了,難以嚴絲合縫地落實,險些釀成大禍,比如在決定整個戰局的克尼格雷茨戰役裡,普軍已經打贏了戰役,他們的補給火車才趕來;假如戰鬥不是那麽順利,又沒有補給,普軍就慘了。所以,鐵路本身並不是普軍的製勝法寶。

如果我們從馬克思主義經濟決定論的角度思考,也許因為普魯士的經濟實力和整體工業水準比奧地利強?當時的普魯士經濟確實在快速增長,而奧地利因為之前的匈牙利革命和意大利獨立自主而元氣大傷,負債也較多。但按照歷史學家克里斯托弗·克拉克的研究,沒有證據表明當時普魯士的經濟水準和工業生產力超過奧地利。而且從某些方面看,普魯士經濟還不如奧地利,比如普魯士的農業人口比例比奧地利高,工業人口比例比奧地利低不少。

那麽,普軍究竟靠什麽打贏了呢?

我的理解是,不是靠槍械或鐵路這種硬體,而是靠軟體。

比方說,前面講過普魯士的步槍本身沒有明顯優勢,但步槍的使用上,普軍有很多優勢。他們花了很大力氣來訓練射擊技術和火力紀律。1862到1864年,奧軍為了節約經費,減小了步兵每年打靶訓練的彈藥配額。而普軍在同一時期設計了大規模的射擊訓練方案,讓步兵大量練習在不同距離上的瞄準射擊,並且每個人都要有一個小本子,專門記錄每次打靶的成績,教官可以根據每個人的成績單來提出針對性的指導意見。在這方面,普軍的專業化和現代化程度比奧軍高。

克尼格雷茨戰役紀念碑

再說鐵路。兩國的鐵路系統在技術上沒有本質的差距。硬體大體差不多,但軟體操作的水準差別很大,這主要體現在軍事動員的組織水準上。普軍分成若乾軍區,絕大多數預備役人員只需向本地的軍隊辦公室報到,然後編組成部隊。而奧軍因為民族成分複雜,為了避免民族分離傾向,都把預備役人員分散到全國各地,一旦打仗,大家需要各自乘火車去自己所在的部隊報到,往往需要跨越全國,這必然造成交通的混亂,所以奧軍集結速度較慢

這是戰時動員的組織管理。在和平時期,普魯士的組織管理水準也比奧地利高。1862年,普魯士開始實行普遍兵役製,大大擴充了軍隊實力,建立了大規模的預備役部隊。普軍有統一的訓練課程和考核標準。而奧軍在一定程度上還帶有中世紀色彩,新兵報到之後往往被允許立刻回家過老百姓生活,到戰時才重新回到部隊。普軍士兵上戰場的時候已經經過了長期訓練和整合,而奧軍士兵往往在戰爭爆發後才倉促地接受短期訓練,戰鬥力和凝聚力都不強。

落實到具體的指揮,普軍有一台強大高效的指揮機器:總參謀部。普魯士陸軍總參謀部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專業化、科學化的軍事指揮機構,有百裡挑一的選拔制度和人才培養方案。普軍指揮鏈條清晰、簡潔、高效,內部溝通順暢。奧軍沒有這樣現代化的參謀指揮體系,司令部其實只是起草和傳遞長官命令的文書與通訊機構,在指揮方面發揮作用不多,高度依賴總司令個人的水準。奧軍指揮體系混亂不堪,一線部隊常常收到多個高級機構互相矛盾的命令,一線軍官往往要浪費很多時間來辯論,究竟服從哪一條命令比較好。

在更巨集觀的層面,我們可以說普魯士和奧地利是截然不同類型的國家。這也對戰爭結果產生重大影響。普魯士現代化程度較高,有民族主義高漲、凝聚力強的主體民族(說德語的德意志人),少數民族比例較低,而且普魯士中央政府對少數民族的政策比較開明,普軍中的少數民族,如波蘭人,比較可靠。

而奧地利更多是中世紀風格的“家天下”,一個家族統治著地理距離較遠、文化上缺乏認同感甚至語言不通的多個民族。奧軍中有不少意大利人,他們沒有多少熱情為奧地利服務,因為奧地利前不久還在與他們的意大利同胞作戰。據說奧軍中有意大利人一上戰場就躲起來,坐等被俘。在奧軍很多部門裡,語言障礙是個大問題。奧軍第30步兵團的軍官說德語,士兵是波蘭人和烏克蘭人。該團白天的作戰還算順利,軍官可以手舞足蹈地做手勢比劃,但到了晚上,沒法用這種動作語言,於是該團就陷入了混亂。

所以,我們有比較成分的理由說,普魯士打敗奧地利,是現代化的組織、管理技術的勝利。而我之所以選取這場普奧戰爭的案例,就是因為它最充分地體現了普魯士現代化崛起過程中最朝氣蓬勃的一面,也是它的軟體性能表現最突出的時段之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