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歷史的沿革:般若佛母形象變遷有何章法可循?

般若佛母梵文譯名Parajnaparamita,藏名Sharpyinma,是由《般若波羅蜜多經》所化現。現在我們就以般若佛母為例按照時間順序研討歷史上佛教造像的形象變遷。

14~16世紀

圖1 兩臂般若佛母像

歷史發展到14~16世紀,密教已在西藏本土穩定發展。此時西藏已成為名至實歸的佛教文化及藝術中心。此一時期般若佛母的形象卻仍然不完全統一。

14世紀,兩臂般若佛母像,西藏中部造像,高30厘米,國內私人收藏(圖1)。

這尊造像表現的是14世紀的兩臂般若佛母形象,其左手在臍前結禪定印,右手在胸前托舉般若經函。這種兩臂形象的般若佛母並不多見,應是西藏獨特的藝術創造。

圖2 四臂般若佛母像

14世紀,四臂般若佛母像?丹薩替風格,高35厘米,Spink舊藏(圖2)。

這尊丹薩替風格造像為英國著名古董商Spink舊藏,因為並未出現“經匣”這個般若佛母的標誌性符號,Spink也不能完全確定佛像的名稱是否為四臂般若,於是用問號質疑。其形象為下雙手結禪定印於臍前,上雙手結說法印,四手皆無持物。雖然本件造像的名稱仍然存疑,但是般若佛母固定形象之一的下雙手結禪定印的影像學特徵,似乎正是此一時期固定下來的。

圖3 四臂般若佛母像

15世紀早期,四臂般若佛母像,高度不詳,西藏江孜白居寺供奉(圖3)。

這尊造像為西藏江孜白居寺吉祥多門塔北無量宮所供奉的四臂般若佛母泥塑,建造於15世紀早期,體形巨大,形像健美,處處體現肢體的溫度,是此一時期造像藝術的巔峰之作,也是最經典的般若佛母形象。從此,金剛杵逐漸成為四臂般若佛母形象的標準執物之一。

圖4 兩臂般若佛母像

15世紀,兩臂般若佛母像,西藏造像,高29.5厘米,故宮博物院藏(圖4)。

這尊般若佛母也收錄於故宮博物院出版的《藏傳佛教造像》一書,是一尊15世紀的二臂般若佛母形象。此形象與文殊菩薩像極為相似,所不同之處是此尊乳房飽滿豐腴為女尊形象,且右肩無文殊菩薩的標誌特徵——寶劍。

14~16世紀是藏傳佛教造像藝術蓬勃發展的中興旺世,此時各個教派都在完善各自的佛學經典,同時在構造佛教神學體系方面開始完善規範。

17~18世紀

圖5 四臂般若佛母像

17世紀,四臂般若佛母像,西藏扎什倫布寺風格,高17厘米,故宮博物院藏(圖5)。

這也是收錄於《藏傳佛教造像》一書的另一尊四臂般若佛母造像,為17世紀扎什倫布寺風格。此尊造像的獨特之處是在手中執物上同時出現了念珠和金剛杵,這應該也是在影像標準化過程中的一個過渡。

清代章嘉國師主持編輯的《諸佛菩薩聖像讚》中將般若佛母的形象定義為:二臂般若佛母,雙手結說法印掌心向外,托一朵蓮花,其上放置般若經書;四臂般若佛母形象為前雙手如二臂般若結說法印,後左手上置經書,後右手無持物。但現存實物中如章嘉國師描述的般若佛母並不多見。

圖6 四臂般若佛母像

17~18世紀,四臂般若佛母像,北京宮廷風格,高16.5厘米,國內私人收藏(圖6)。

此尊為清代早期北京宮廷造四臂般若佛母銅鎏金造像。至17~18世紀,般若佛母的形象基本完成了影像學上的統一,由原來千差萬別不同形貌逐步統一為兩到三種固定形象,二臂形象逐漸消失,四臂形象中雙後手持物基本固定為左手經書右手金剛杵,前雙臂的形象也逐漸統一為兩種不同樣式:其一形象為雙手在臍前結禪定印;另一形象為左前臂結禪定印並手捧寶瓶,右前臂當胸結說法印。

到了近現代,般若佛母的形象進一步統一,基本隻保留17~18世紀時四臂形象中的第一種,而第二種前兩手分持寶瓶和施說法印的形象也逐漸被淡忘消失。時光流轉,般若佛母在1000多年的形象變化中積累了太多的歷史沉澱,縱觀發展脈絡,可發現其亦是有章可循的。

原文作者:劉釗

原文來源:《收藏家》2018年8月刊《試述般若佛母形象的歷史演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