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太空家園”年底建成,神舟十四號肩負重要使命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樊巍 環球時報駐外特約記者 陶短房 張靜 陳康 柳玉鵬】中國航天英雄再次出征!中國空間站即將迎來歷史性時刻!6月5日10時44分,搭載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四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約7小時後,載人飛船與中國空間站組合體成功實現自主快速交會對接,陳冬、劉洋、蔡旭哲3位航天員順利進入空間站天和核心艙。這標誌著中國空間站任務轉入建造階段後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正式開啟。尤為重要的是,神舟十四號任務期間將完成中國空間站在軌組裝建造,這意味著歷經30年,中國載人航天事業即將迎來空間站建成時刻,完成幾代航天人的夢想。美國“空間政策在線”網站稱,該任務標誌著中國空間站計劃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儘管美國一直禁止美西方與中國航天合作,但中國載人航天近些年來大踏步前進,迅速走到太空探索的前沿和中心,越來越多國家表達了希望與中國開展航天合作的意願。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5日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這激發了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中國人民將沿著我們選擇的正確道路繼續追求中國夢”。

“最忙太空出差三人組”

5日17時42分,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在發射升空約7小時後,與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實現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將陳冬、劉洋、蔡旭哲3位航天員送入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正式開啟6個月的太空之旅。這是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也是中國人的第9次太空遠征。

作為中國空間站任務轉入建造階段後的首次載人任務,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將在此次任務期內創下多個“首次”“歷史性場面”。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在任務期內,神舟十四號將在太空迎來神舟十五號飛船對接空間站,太空中將首次出現兩艘中國載人飛船同時在軌的景象。屆時,神舟十四號乘組也將首次實現航天員乘組在軌輪換。尤其具有歷史性意義的是,他們將親身見證並完成中國空間站的在軌組裝建造,創造中國逐夢太空征程上的新奇跡。

此次出征的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堪稱“最忙太空出差三人組”,他們肩負著完成中國空間站在軌組裝建造的重要使命。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研究員黃偉芬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在長達6個月的飛行中,神舟十四號乘組的航天員要經歷的飛行工況極為複雜,包括9種組合體構型,5次交會對接,3次分離撤離,2次轉位任務。黃偉芬說,這些任務都是全新的,對航天員來說挑戰很大。他們還要進行太空授課,開展一些其他空間教育活動及公益活動。所以說這一次神舟十四號乘組的任務是極為複雜的對航天員的應急和故障處置能力要求,比以往更高。

據中國載人航空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林西強介紹,空間站建造階段共安排了近百項研究項目,後續轉入常態化運營後,還將開展較大規模研究,預期可推進暗物質與暗能量、星系形成演化、物質本質規律以及地球可持續發展等問題突破,為未來中國開展載人空間探索提供積累。

5日出發前,首次以指令長身份重返太空的陳冬就自信地表示:“我們乘組一定會以滿格的信心、滿血的狀態、滿分的表現,堅決完成任務。”我國首位進入太空的女航天員劉洋再次出征,這次她帶了一些休閑時穿的衣服,“我在衣服上寫了一句話:最亮的坐標是祖國”。首次出征太空的蔡旭哲則稱,他期待體驗太空失重的感覺,更期待看到“太空家園建成的那一刻”。

中國將進入“空間站時代”

中國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吸引了世界多家媒體的關注。美聯社稱,中國周日再次把3名航天員送入空間站,他們將在太空生活6個月,其間他們將建造完成永久的在軌空間站。報導稱,中國把航天成就視作是科技進步和全球影響力的一個象徵。中國國家電視台對這次發射進行了直播,表明中國對其航天科技水準有充分的信心。

美國“空間政策在線”網站稱,該任務標誌著中國空間站計劃進入了一個新時代。雖然中國的空間站將比國際空間站要小,而且國際空間站已存在多年,但中國建造自己的空間站將是其太空計劃的重要一步。

澳大利亞《太空新聞日報》稱,這是中國成為一個重要太空大國的最新里程碑。預計中國天宮空間站將在今年年底建成並實現全面運轉。路透社稱,中國空間站將於年底竣工,將成為中國長達30年的載人航天計劃的重要里程碑。報導稱,中國空間站的建成將標誌著中國人在太空中永久居住的開始。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中國的太空計劃起步較晚,在上世紀70年代初期才建立,當時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已經登陸月球多年,此後中國航天發展因各種因素推遲到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太空計劃悄然推進,直到2003年神舟五號飛船首次執行載人飛行任務。此後,中國太空計劃越來越穩步向前邁進。報導稱,中國的太空雄心跨越多年,對太空探索、研究和商業化都有宏偉的計劃。

1992年,中央決策實施載人航天工程,並確定了“三步走”發展戰略,至今已走過近30年。從無人到有人、從一人到多人、從艙內實驗到太空行走、從短期停留到中長期駐留……根據計劃,建造空間站是實現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的重要目標。

中國航天技術專家黃志澄5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空間站是中國航天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基礎設施。它是未來載人深空探索的基礎,無論是載人登月探測,還是載人火星探測,都離不開空間站這個平台。

國際合作的基礎性平台

對於中國即將建成自己的空間站,一些西方媒體報導中透出羨慕甚至嫉妒之情。美國彭博社稱,一旦空間站建造完成,中國將成為運行自己空間站的唯一國家。報導稱,中國正努力追趕美國,希望成為太空中的主導力量。中國還準備與俄羅斯合作,反對華盛頓的太空戰略,比如美國和西方盟友簽署的《阿爾忒彌斯協定》,該協定意在控制未來的太空活動,但中俄批評該協定是打造一個“太空版的北約”。

韓聯社稱,隨著俄烏衝突爆發,美西方加大對俄製裁,俄則表示將要進行反製,將停止與美國在國際空間站方面的合作。如果國際空間站關閉,中國空間站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全球唯一的空間站。

黃志澄表示,西方部分國家將太空視為未來大國競爭甚至戰爭的一個新戰場,加緊將太空活動軍事化,這嚴重威脅到全人類和平開發利用太空的偉大事業。他說,人類探索太空的活動必須要確保外空領域的和諧與安全,所以必須通過互相協商,制定太空探索開發的規則,維護太空活動的秩序。

近些年來,美國禁止與中國進行航天合作,但越來越多國家表示希望與中國加強航天合作。伊朗駐華大使館5日在微博發文稱:“祝賀神舟十四號發射成功,期待中國航天員們凱旋!希望伊朗和中國加強在航天領域的合作!”

俄羅斯《觀點報》稱,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為中國建成空間站邁出了關鍵一步。報導稱,未來俄羅斯在退出國際空間站後,應加強與中國在航天領域的合作。

黃志澄說,中國載人航天活動自始至終都歡迎國際合作。目前已有多個國家與中國展開合作,在中國空間站上進行了多項科學技術實驗,不久的將來可能還會有外國航天員走進中國空間站。中國空間站將成為促進國際合作的一個基礎性平台,我們對此十分期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