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騎完駱駝再騎驢,真正的西域神獸是誰?

NO.677-絲路交通工具

作者:征戰斯芬克斯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優酪乳泡

自從張騫代表漢王朝走通西域絲綢之路以後,這條溝通歐亞大陸的重要路上交通線的最東端就被打通了。中國人也從此加入到了這場歐亞大陸最重要的貿易活動中,並且用自己特產絲綢和茶葉,為這條漫長的陸路命了名。

騎在馬上的中亞粟特貴族

但陸路不比水路,沿途地形複雜,草原、森林、荒漠、戈壁……所有的一切都在向進入的商隊和軍隊展現出自己猙獰的面目,阻擋人們前進的腳步。今天的人似乎已經很難想象,當年的這些古人是用什麽方式穿越絲綢之路的了。

沿塔裡木河一路西遊可還行

是駱駝是馬?

絲綢之路是一條險途,無論從哪個方向哪條路出發,都會經過各種不尋常的地形。在路程的每一段,根據載貨、載人、戰爭等不同的需求,以及地形和補給方式的不同,甚至需要在各個路段更換優劣勢各不相同的交通工具。沒有足夠的財力和心理準備,是很難穿越這條畏途的。

在內燃機發明之前,絲綢之路上最常見的交通工具還是馬和駱駝。

跑起來跑起來

馬的速度較快,在通過平整的戈壁灘時有巨大的優勢,如果試圖穿越絲綢之路的是軍隊,那麽馬一定會成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對於一些單人單騎,沒有運輸負擔的人來說,騎馬也會是一個好選擇。

在大多數描繪張騫通西域的圖畫和雕塑中,都是把他放在了一匹馬上,而非駱駝上。作為使團的首領,並且後來還牽扯進了軍事爭端,張騫騎馬的形象是很合理的。

敦煌壁畫中的馴馬圖(北周)

後來試圖單槍匹馬穿越西域前往天竺取經的玄奘法師也是馬匹的擁躉,還用自己的好馬換了一匹“瘦老赤馬”騎,最終憑借這匹老馬的識途能力逃出了危險。

今後願為司機當牛做馬

中國古人能夠用馬走通絲綢之路,其實還要感謝他們在臨近地區能獲得的馬種類。

中原能夠從周邊地區獲得的馬匹是蒙古馬,這是一種古老的馬種,體格雖然不大,但身軀和四肢都比較粗壯結實,腸胃功能和耐渴能力也比較強,作戰的水準不太好,但在惡劣環境下生存是最合適的。在緊急情況下,把這些馬放在半荒的草原上吃草,就能夠補充體力了。

比起印象中的高頭大馬

蒙古馬確實看上去樸素了很多

有點溫柔的狡猾

當然,走通了絲綢之路的馬也並非只有使團和僧侶的坐騎,還有作為商品的馬。出產於大月氏國的汗血寶馬,是從小奔跑於帕米爾高原邊緣費爾乾納谷地的奇馬,被漢武帝認為是“天馬”,也就成了西域向中原輸出的好貨,後來更是成為了漢武帝西征大月氏的口實。

汗血寶馬(阿哈爾捷金馬)相當珍貴

被今日的土庫曼斯坦視為國寶

甚至印到了貨幣上(舊版的50馬納特)

然而這樣的好馬是很金貴的,作為儀仗隊和精英騎兵可以,讓它馱貨走戈壁就太暴殄天物了。經常負責在絲綢之路上馱貨的,應該是駱駝。

土庫曼斯坦的駝隊

在西方人的眼中充滿了新奇

(內亞絲綢之路當時雖趨於衰落,然尚未斷絕)

和很多人的印象不同,其實駱駝這種看上去人畜無害的動物並不好馴服。由於智商高,駱駝要是不想聽話,能搗的亂比烈馬更讓人頭疼。駱駝的蹄子上還有敏感而脆弱的肉墊,一旦破裂非常不好治療。《沙漠駝影》的作者羅蘋·戴維森就認為,駱駝比馬還要金貴,她要不是為了穿越沙漠才不會騎這些動物。

唐代“胡人牽駝馱絲綢”壁畫

當時粟特人帶領的龐大商隊可以完成

從中亞直至中原的長途奢侈品貿易

(藏於河南古代壁畫館)

沒辦法,商隊需要馱貨穿越漫長的沙漠地帶,有求於駝,駱駝們耍大牌也只能接著。

其實除了亞洲的絲綢之路外

駝隊運輸廣泛用於沙漠地區陸上貿易

下圖為跨撒哈拉沙漠貿易的販鹽駝隊

(非洲為單峰駝、中亞為雙峰駝)

從絲綢之路的河西走廊段向西,越深入內亞就會發現使用駱駝作為交通工具的人越多。從玉門關往西的商業通道,基本上就要依靠緩慢的駝隊開拓。從這裡開始的絲路,無論是通過塔克拉瑪乾沙漠,還是翻越天山、帕米爾高原,都要以一個一個綠洲作為跳板,綠洲中間則是漫漫的沙路,即使是蒙古馬也很難堅持下來。

完成這樣的長途貿易/旅行

沒有駱駝還真是不行

(橫屏食用)

對於當時的商人來說,來自巴克特裡亞(中國史料中的大夏國)的優質駱駝,就成了寶貴的資產。這個主體位於阿姆河和興都庫什山脈之間的國家,盛產健壯又聰明的駱駝,讓各國商人趨之若鶩。考古工作者甚至這裡的古遺址中發現了產自四川的竹子和絲綢,用於交換好駱駝,可想而知這種交通工具在絲路的吸引力有多大。

巴克特裡亞在歷史上又稱巴克特拉、吐火羅等

作為中亞樞紐的一部分

這裡是通向印度世界的樞紐

其文化也因此與眾不同

奇異生物闖西域

馬匹和駱駝雖然好,可惜就是太貴。大商隊和國家使團可以斥巨資購置這些動物,沒有巨額投資能力的人也不是只能乾瞪眼了,窮人自然有窮人的活法。

都說驢是華北的靈魂坐騎,這明顯是隻把目光放在了漢族傳統的農耕區,只要稍微聯想一下阿凡提,就會知道驢同樣是西域的靈魂坐騎。

可以說是非常靈魂了

法國學者皮諾(Georges-Jean Pinault)曾經對絲路重鎮龜茲國出土的進出關記錄做過調查,發現驢是當時進出龜茲的重要牲口,在很多商隊中的數目甚至超過了牛馬。

可以說是非常熟悉了

比如有一支只有3個男人的商隊,隻帶著15頭驢就進入了龜茲國。還有一支只有女人的商隊(事實上這些人是龜茲女奴市場即將上架的商品和女人販),也騎著驢進了城。而且對於人販子來說,恐怕這些作為交通工具的驢子,比商品都值錢。

五塊錢一次

還有民族群眾圍觀

很爽的樣子

故事很悲傷,畫面卻有一種謎一般的喜感。

還有一種動物也是西域的靈魂坐騎,一般不多見,但是一旦出現在史書上就有一鳴驚人的效果——大象。

人們印象中的亞洲大象生活在濕潤的印度

而熟悉乾旱的大象生活在非洲

似乎都和西域搭不上關係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記道:“複東北行五日,逢群賊,商侶驚怖登山,象被逐溺水而死。”玄奘法師在從揭盤陀國,也就是就是今天塔什庫爾乾出發之後,遇到了一夥山賊,把同行的人和牲畜都衝散了,還害一頭大象溺水,可以說是險象環生了。玄奘能從這從搶劫中撿回一條命也是福大命大。

在西遊記中他也沒有曠工

差點就把唐僧吃了

但值得關注的是,他們隊伍裡居然有一頭坐騎是大象。

玄奘他們遇險的這一段路,位於今天吉爾吉斯斯坦到中國新疆和田之間,本來不是適合大象生活的乾旱地區。

根據猜測,只能認為是絲綢之路穿越瓦罕走廊之後可以向南通到印度(這不正是玄奘法師要去的地方嗎?),把南亞的物種帶到了絲綢之路上。

雖然玄奘走的這段路環境惡劣

但沿途遇到幾隻從印度進口的大象也不奇怪

那要是沒到印度找不到大象,而且窮到連驢子都買不起又該怎麽辦呢?

古人也有11路電車呀。

臭名昭著的英國人斯坦因在探訪絲綢之路時,沒有走尋常的通道,而是急於從印度翻過帕米爾高原進入塔克拉瑪乾沙漠。這裡有30多座7600米以上的高峰,即使是山坳處也是險峻難行。他選擇的山口是海拔3642米的特拉格巴爾山口和海拔4161米的布爾茲爾山口,接著沿吉爾吉特河谷走。

當年的基礎設施更加惡劣

靠著馬駱駝驢走過去也是不容易的

然而這條路線一點也不好走,只有一些山間小徑,往下看就是幾十米深的大峽谷,只能一寸一寸地挪動。一開始牲口還堪一用,但斯坦因很快就發現人才是最好的選擇,於是在當地找了挑夫,最終翻越了海拔4629的明鐵蓋山口進入了中國。

這條路自古就不好走,如果不能在夏天全部走完,商隊會被困在這裡長達半年,期間只有呼嘯的寒風和無盡的沉默等待著他們……

馳騁山間,毫無壓力

不得不說,即使有了這些可靠的動物和腳夫做伴侶,闖蕩絲綢之路也不是那麽簡單的。大漢猛將如雲,卻只有一名使臣張騫打通了西域絲綢之路;洛陽長安高僧千千萬,卻只有玄奘取到了真經……即使用現代的眼光來看,這幾位也不愧是都是在各自領域充滿陽剛夢想的先鋒勇士。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E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