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北京日報評論:不能放任“圈錢就撤責任爛尾”

近日有媒體調查發現,曾一度風光的ofo似乎“人間蒸發”了,官網、公眾號等幾乎所有公開渠道都無法聯繫到該公司。但截至8月1日,等待退押金的用戶依然超過千萬。

小黃車有沒有“跑路”眾說紛紜,但這些年共享單車公司陷入困境乃至倒下的著實不少。且不說押金難退、債務纏身,單是那些廢棄的殘破舊車散落在街頭,就給人添了不少堵。而更關鍵的是,這重重問題常常找不著“負責的”。以ofo為例,由於起訴成本不菲、公司資不抵債,無論用戶還是供應商,“除了等,沒有別的辦法”。

一段時間以來,新經濟新業態火熱,“追風口”成為時尚。層出不窮的新商業模式,豐富了生活選項,卻也常因跑得太快、缺乏管理,產生了諸多負外部性。從共享單車的無序投放,到移動支付的隱私洩露,再到拚車出行的安全問題,這背後,有的是市場預期不準,有的是制度製約不足,有的是經營理念偏頗。資本跑馬圈地後抽身離開,整個社會卻不得不為之埋單,許多責任隨之“爛尾”,已經成為一個突出的治理痛點。

消化新的社會風險,呼喚新的責任框架。新業態、新模式改變了人們的行為習慣,但並沒有改變權利義務關係。“互聯網+”拓寬了行業邊界,不意味著可以突破行為邊界、法律底線。太多事實告訴我們,越是孕育一個新事物,越要心存敬畏、著眼長遠。這不能寄望於資本的自覺,必須強化監管體系,及時更新規則設定。其中相關管理者尤其要注重統籌規劃、用好頂層設計,從一開始就劃好底線,杜絕市場主體橫衝直撞。未雨綢繆、多想一步,盡可能把漏洞堵在萌芽之中。

再大的企業也是大眾用腳投票投出來的,再炫的創業也是必須要植根社會的。失去對公共規則的敬畏,無視對公共責任的擔當,用戶規模再龐大、模式再討巧,終將行之不遠。創業不是“跟風”,也別再給社會留一地雞毛。

來源 北京日報

作者:湯華臻

流程編輯 吳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