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感動中國》何以“平凡”取勝?

將近二十載,萬眾矚目的《感動中國》已經成為了新春時中國觀眾的“必修課”之一,如同歲月微塵中始終粲然的寶石般歷久彌新、從未“掉粉”。平凡是這顆“寶石”散發出的光彩,不唱高調、不說大話、不講虛言,聚焦凡人、平易近人、真情動人,是《感動中國》一直以來的標誌。高標準的人物選擇加上高水準的專業團隊全方位的精良製作,便是《感動中國》這顆寶石魅力“永流傳”的“硬核”所在。2020年度,這部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又有哪些變與不變呢?

人物故事“淚點”多 幕後團隊“秘密”多

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的揭曉備受關注。身患絕症堅守抗疫一線的“人民英雄”張定宇,為救援群眾犧牲在洪水中的消防戰士陳陸,改變山區女童命運的公益校長張桂梅,創辦愛心廚房溫暖無數人的老夫婦萬佐成、熊庚香,戰功赫赫的志願軍英雄王海,疫情中志願服務、守護醫護的快遞員汪勇,與時間賽跑的北斗三號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畢生致力於傳播中國古典文化之美的女學者葉嘉瑩,向絕壁要天路、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當代愚公毛相林,不畏艱險丈量祖國山河、六十七年初心不改的國測一大隊。

《感動中國》精準定位、悉心挑選的這十位人物,緊扣2020年的焦點和熱點,展現出“特殊”一年中,無處不在、蕩氣回腸的中國力量和民族精神。最終,《感動中國》把這一年的特別致敬,獻給了所有以生命赴使命、用摯愛護蒼生、舍小我顧大局的抗疫英雄們。

在抗洪時為營救群眾而犧牲的陳陸年僅36歲,在尋訪他的家屬時,攝製組得知陳陸的父親是一名退役軍人,兒子犧牲後第三天,他就給上級親筆寫信說“抗洪形勢依然嚴峻,希望把主要精力放在防汛抗洪大局上,不要為安排陳陸的後事牽扯太多的精力”。一位老父在面臨喪子之痛時依然顧全大局,讓人動容。

“愛心廚房”為千萬癌症患者家庭帶來莫大的幫助和心理慰藉。開拍前,攝製組擔心病人家屬不願意接受拍攝。實際大部分受訪者都非常配合,他們渴望去傾訴,講述的內容也很感人。愛心廚房這方小天地就猶如一片安寧的避風港,也是人間溫情的縮影。

“天坑村”的“帶路人”毛相林,在絕壁上“鑿”出脫貧致富路,改變了村莊的命運。當地村民說到修路時犧牲的人紛紛哭了,面對鏡頭的毛相林卻始終“堅決”不落淚,讓攝製組很是“撓頭”。也正是這份倔強,讓當時極度缺乏物資和技術的他敢向險境要“天路”。

拍攝免費女子高中校長張桂梅時,她拒絕了攝製組到宿舍拍攝採訪的請求,因為爬到三樓會讓她腳痛難忍。身患多重疾病的張桂梅渾身貼滿了止痛的膏藥,腳疼得連鞋上的鏈子都不能拉上。但她平時監督學生們的晚自習時,就能忍住疼來來回回地爬樓,這位“鐵娘子”對自己真狠。

“雲觀眾”、“雲嘉賓”跨空間互動 讓感動零距離傳達

2021年1月底,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頒獎盛典準備在北京大興的星光演播室錄製時,趕上了15公里外的天宮院疫情反覆,防疫措施臨時升級。節目組緊急聯繫檢測機構,組織大家集中檢測核酸,才得以順利進入演播室,按時完成錄製工作。

由於防疫規定,往年500位左右的現場觀眾全體“缺席”。感動亦是互動,這還是頭一次遇到現場沒有觀眾的情況。經過探討研究,節目組亮出“神器”——用虛擬技術營造雲觀看環境,精心設計了形式新穎的觀眾牆。觀眾未臨現場,卻如同在場,成功hold住了氛圍和情緒。雖然沒有現場觀眾,但嘉賓訪談感人度未減。有的嘉賓談到動情處潸然淚下,螢幕前的心也被節目中飽含的真情所牽動、打動。由於各種原因,有三位嘉賓也“缺席”現場。節目組不畏繁複的拍攝程序,聯絡了三家記者站,出動衛星轉播車進行連線採訪,讓感人至深的情緒實現了零距離傳達。

因為病人家屬每天都離不開“愛心廚房”,萬佐成和熊庚香夫婦不能“請假”來領獎;“詩詞的女兒”葉嘉瑩先生已近百歲高齡,不便來到現場。節目組果斷決定“上門”頒獎,愛心廚房所在的小巷兩旁,前來做飯的病人家屬自發站立兩旁為接過獎杯和鮮花的萬佐成熊更香夫婦鼓掌,感人的氣氛更勝於演播室頒獎。本次節目錄製由一個空間變成多個空間,情感的濃度未減反增。

藝術形式年年新 鋼筆畫、AR技術齊亮相

感動中國在舞美形式的創新上一直勤於探索,此次的視頻包裝革新為鋼筆畫。堅硬的筆觸勾勒出一年中的感動瞬間,散發出現代感和速度感,與大多數觀眾對這一年的體驗吻合;同時搭配大反差的畫面,加強體現了2020年的不凡。

△今年片頭中的鋼筆字出自龐中華之手哦,兒時熟悉的回憶。

在舞台中央高大豎碑上的獎杯,一直是感動中國的傳統標誌。2020年感動中國開場時,巨大紅綢從天而降的過程是憑借虛擬技術的“助攻”完成的,使獎杯揭幕的過程更加逼真。

四海弘文,一燈傳道,葉嘉瑩是“詩詞的女兒”、“風雅的先生”。在為葉先生頒獎時,以虛擬技術呈現的詩詞研究手稿飄滿舞台、匯成長河,凸顯了葉先生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擺渡人的概念。

在志願軍英雄王海段落,設計師以AR技術再現了一架英雄當時駕駛的戰鬥機,掠過舞台上空,甚是震撼。將觀眾瞬間代入曾經令人血脈賁張的場景,展現了英雄當年壯懷激烈、捨己為國的英勇精神。

今年的舞台上第一次大量使用了道具,既豐富了鏡頭畫面,有助於對嘉賓訪談的理解。還充分利用了演播室空間,在舞美上和虛擬現實緊密結合、完美呈現,令人驚歎不已。

百字頒獎辭“為王加冕” 五字詩詞定語畫龍點睛

每位感動人物不到100字的頒獎辭是感動中國的一大特色,也是創作難點之一。頒獎辭要有分量,要璀璨,還要分寸得當大小合適,相當於加冕儀式裡用的王冠。頒獎辭既要讓觀眾聽得清、聽得懂,琅琅上口,也要讓獲獎者覺得恰如其分、如遇知音。通俗、生動、凝練,不能是太過華麗造作的文藝腔,也不能過於簡陋寒酸不上檔次,更不能是大詞虛詞堆砌出來的空洞俗套。感動中國頒獎辭的要點:通俗中見高雅,平實處顯奇崛。反覆打磨修改後,要達到讓人們聽了起雞皮疙瘩,之後還可以反覆回味的地步。

每位感動人物領獎時,現場豎碑上出現一句總結人物特點的五字古詩,這也是《感動中國》的標誌性環節。想選出和獲獎人物的事跡精神完美契合的詩句,需要對獲獎人物的通透理解,並最終凝縮為五個字。比如葉嘉瑩先生,為其選定的意象是“玉”,與其姓名中的“瑩”字相應和,也與先生的精神品格相符合。於是,便從擅長奇石玉器鑒賞的詩人中尋找詠玉的詩,找到了“蘊玉抱清輝”,出自唐朝李德裕的《題奇石》。再如抗美援朝英雄王海,為其撰寫的“模型”就是“為國擊豺狼”,源自《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的歌詞。而找到的詩句正是“為國擊豺狼”,一字不差,出自宋朝詩人丁謂的《笏》。還有仰望星空的追夢人,北斗衛星總師謝軍,我們為其找到的詩句是“北斗燦繁星”,和他用北斗照亮前路的人生交相輝映,出自宋朝陳造的《複吳秘正五詩》。

精品是如何煉成的? 後期製作“講究”多

頒獎現場錄製完成後,要把人物短片和頒獎過程合成一個完整的節目,後期編輯的“二度創作”必不可少,這也是感動中國煉成精品的又一關鍵所在。短片要根據需要再加工完善,主持人和嘉賓之間的大量對話需要做精簡取捨,使表達更通順,重點更突出,節奏更加明快簡潔,有時還要用後期技術來彌補前期的錯漏與不足。這需要編輯對內容的深刻理解能力、高度的提煉能力和熟練的剪輯技巧。

讓解說、音樂等元素與內容達到完美融合,也是後期編輯的任務。音樂的情緒節奏,進出的時間,強弱程度要精準;解說要事實準確,風格與節目吻合,表述要平實精煉。如遇到累贅表述、用詞不當,聽上去會產生歧義的詞語等,都會進行調整修改。

後期編輯的環節工作量大,佔時較多,且非常“燒腦”。 剪輯畫面和聲音時,精確度以“幀”計算。幀是電視畫面的最小部門,高清畫面1秒等於50幀。後期編輯常常要在這1/50秒上做文章。有時候,增一幀則長,減一幀則短。精品如同美人,硬是要做到“一幀不差”。

“感動”背後的感動太多,注定不凡的2020年已經伴隨著雪花走遠;新春的腳步正迎著暖陽踏來,新的“感動”正在萌發。《感動中國》常在,感動常在。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