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B肝病毒發現史,表面抗原即澳抗陽性,干擾素與核苷類似物演化_治療

在過去30年中,人類針對乙型肝炎病毒的抗爭一直沒有停止。最早的一次,人類是在澳洲土著人血液裡發現了澳抗,也就是今天我們經常聽到的B肝表面抗原。

B肝病毒發現史,表面抗原即澳抗陽性,干擾素與核苷類似物演化

表面抗原是B肝病毒的外衣殼,也可以說,B肝病毒是一個具有精密結構的完整病毒顆粒。B肝病毒最外層就是澳抗,當然現在人們更習慣稱呼它為B肝表面抗原;再往深入就是B肝e抗原,它的存在標誌著B肝病毒仍然在繼續複製並未停止,直到產生對應的e抗體,也就是醫學上的e抗原發生血清學轉換。

B肝病毒最深層,就是B肝核心抗原,這在B肝兩對半檢查中是沒有的。本來B肝病毒標誌物是有三對,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原和它們對應的人體所產生的三種抗體。小番健康提醒,之所以稱為B肝兩對半,而不是B肝三對,是因為B肝病毒最核心部分的B肝核心抗原主要存在肝細胞裡面。

當然,B肝兩對半主要是通過血液檢測來判斷身體裡面是否存在B肝病毒,所以血液檢測就很難發現最核心部分:B肝核心抗原。雖然B肝核心抗原在兩對半中沒有體現,但並不表示B肝核心抗原無法通過醫學技術檢測到,只要特別處理被檢測的血液,也是可以直觀了解B肝核心抗原狀態。

在最早發現B肝病毒標誌物時,醫藥學家對這種傳染病毒的解決辦法還不是太多,也還沒有發現能夠直接的、有效的抑製B肝病毒複製的藥物。剛剛發現B肝表面抗原即澳抗時,C肝病毒還沒有被醫藥學界發現,針對B肝病毒抗原的檢測技術才剛剛問世。所以,在那時隻按照病毒性肝炎的治療手段來保肝治療,缺乏有效應對B肝藥物。

雖然,後來醫藥學家發現C肝病毒、丁肝病毒、戊肝病毒,但是應對這些病毒性肝炎“兄弟”的治療手段還是比較缺乏,也就是缺少有效對症的治療藥物,要不是副作用較大,或者就是治療效果不顯著。小番健康提醒,我們現在都知道B肝是需要抗病毒治療的,抗病毒是核心,那麽抗病毒到底何時問世呢?

在1995年第4版的《方案》裡,第一次提到病毒性肝炎應該進行抗病毒治療,而那時已經有了干擾素(IFN)。在干擾素應用的幾年以後,一種新型針對B肝病毒核酸抑製藥物就問世了,那就是核苷類似物(NAs)。醫藥學家逐漸觀察到慢性肝炎的核心根本問題是,病毒持續感染引起的B肝慢性化。因此,醫藥學家重點突出了抗病毒治療對於慢性B肝患者重要意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