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鄰家便利店全線“崩塌” 物美接盤近半數門市

來源 | 中國經營網

創始團隊幾乎全部來自Seven-Eleven的鄰家便利店,自2015年5月正式上線以來就備受關注。這家高速擴張的公司在兩年多內開出了160多家便利店,最後因股東善林金融的P2P業務爆雷導致資金鏈斷裂,所有門市一夜之間全部關停。

在關店三個多月後,多處在北京市內核心地段的鄰家便利店門市貼上封條,被轉租或被人尋求接盤。法院對被執行人鄰家的財產依法予以查封,近3000名員工申請仲裁。

近日,《中國經營報》記者調查發現,部分原鄰家門市變為全新品牌“多點便利店”。多點便利店的全稱為北京鄰鮮連鎖便利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鄰鮮連鎖”),北京物美便利超市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物美”)是其全資股東。物美為什麽會成為鄰家的接盤俠?又將如何利用鄰家便利店實現新零售的布局?

涉1516起案件糾紛

11月3日,位於北京市車公莊地鐵站旁的鄰家便利店被貼上了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的封條和公告。由於鄰裡家未向業主支付當預售屋屋租金,這家便利店業主將訴諸法律程式向鄰裡家追討50萬元的賠償金。此前,鄰家便利店北京市馬家堡西路店和豐橋路店門上也貼上了西城區法院的公告和封條。成都中研律師事務所律師馬健律師告訴記者,如果對方不履行,法院可以把該公司的固定資產進行拍賣。

據天眼查的工商資料資訊顯示,截至2018年11月15日,鄰家便利所屬的鄰裡家作為被執行人,已有1516起案件,執行法院均為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此外,鄰裡家的全資子公司——北京鄰裡家便利店連鎖有限公司已處於注銷狀態。

2018年9月25日,共有60份鄰家小時工與鄰裡家的勞動合約糾紛判決生效,這60份判決書的委託訴訟代理人均為西城區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律師。判決書顯示,鄰裡家應支付原告勞務費,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加倍支付延遲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至於員工欠薪問題,鄰家便利店一名原店長孫巨集偉(化名)表示,鄰家將近3000名員工通過十多個法律援助中心申請了仲裁,目前雖然仲裁結果已經出來,但員工還處於等待狀態,且供應商的欠款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

“如果沒有可執行資產,就要進入破產程式,走完程式後職工優先受償,隻不過距離員工真正拿到工資可能還有比較長的時間。”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希彬補充道。

易主物美 鄰家變身“多點便利店”

除了鄰家當下未結殘局,近日,記者注意到一些原鄰家便利店已變為了全新品牌“多點便利店”。據10月24日完成認證的微信公眾號“多點便利店”顯示,物美便利店總經理董崗擔任董事長、法定代表人、鄰家原CEO王磊擔任經理,物美集團COO許少川以及物美新聞發言人許麗娜擔任董事。

鑒於鄰家目前的債務危機,其門市是否會影響其他公司繼續承租經營,北京中聞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國華告訴記者,這需要原房東、欠債公司和現租方三方簽署承租權變更協定。多位便利店行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物美接手鄰家是由國資委出面促成的,物美不會承擔鄰家的全部債務。對於國資委出面協商一事,董崗向記者表示不知道。

記者關注微信公眾號“多點便利店”後發現,該账號的企業全稱為北京鄰鮮連鎖便利店有限公司,企業成立於2018年9月18日,於2018年10月24日完成微信認證,其資訊與北京鄰鮮連鎖便利店有限公司的工商資料資訊完全吻合。可以肯定的是,多點便利店的運營公司即是鄰鮮連鎖。

“物美把鄰家便利店接過來後,會在原址重新開張,還做便利店業務,並讓其獨立運作。”物美集團內部人士在談及對於鄰家便利店的安排時,曾對記者這樣表示。根據工商資料資訊,整合了多點便利店的鄰鮮連鎖已然成為物美集團的子公司,由物美集團的高層擔任董事,鄰家原CEO王磊負責實際運營。

“鄰家團隊的中高層,即店長級別以上的人員基本都原職原薪遷移到了多點便利店體系中,原來的鄰家便利店店長還運營自己原來的店,運營模式和鄰家基本一樣。”鄰家便利店原店長孫巨集偉向記者透露。

工商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11月15日,鄰鮮連鎖已開業的店鋪共有16家,注冊日期在2018年10月12日至2018年11月13日間。其中北京市的磁器口店、百子灣店、花家地街店等13家店鋪的負責人是物美便利店總經理董崗。

作為物美的新零售項目,多點Dmall合夥人劉桂海向記者表示,北京物美現有門市也有便利店業態,但數字化試驗深度還不夠,所以多點挑選了一些便利店進行深度合作。不過,從鄰家接手過來的70多家門市並不一定都會開成多點便利店。

對於多點是看中了鄰家的哪些資源等問題,董崗表示,接手鄰家是(物美)集團行為,不便回答。孫巨集偉向記者表示,物美自身的便利店確實更偏向於平價的社區便利店。多點便利店的科技感和互聯網基因更強,加上原來鄰家便利店的定位是高端便利店,目標客單價也更高。平價的加高端的,這70多個多點便利店顯然豐富了物美集團便利店業務的層次。

記者就多點便利店的定位、規劃等相關問題向物美集團公關部有關人員發去採訪函,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狂奔致失血

“對於鄰家便利店一夜倒閉,我一點也不意外,甚至覺得是必然的。”與記者之前採訪過的鄰家便利店員工的態度不同,在多家便利店工作過的孫巨集偉對記者說,“鄰家因為客單價比同類便利店高,毛利能達到60%甚至70%左右,但始終無法實現單店盈利。為了開夠數量,只要有地方就租下來,不會太考慮當地消費水準、客流量這些問題。”鄰家便利店前CEO王磊曾對媒體透露,投資人曾要求過他們一年開2萬家便利店。

據孫巨集偉回憶,之前鄰家高層在給區域鄰家經理開會時表示,鄰家的終極目標是上市。等鄰家開夠300家店,運營資金超過1億元後,就謀劃上市,所以鄰家一直很著急地開店。

零售專家胡春才告訴記者,便利店如果單店不盈利,只靠規模是行不通的。很多商超最後倒閉也是這個原因,單店盈利沒做出來就拚命擴張,結果店開得越多,失血量就越大。

便利店行業從業人員張鵬(化名)將鄰家以及其他一些便利店品牌的運作模式形容為“高空走鋼絲”。他承認便利店是很有前景和發展太空,但有些便利店偏要采取高杠杆操作,用不恰當的方式融資。如果鄰家採用自有資金加低杠杆操作,從銀行貸一小部分款,絕對不會落得今天這個下場。最早Seven-Eleven的啟動資金就來自員工的存款和銀行借貸,開店、選址始終采取謹慎的態度,現在已然成為便利店的標杆。

繼鄰家便利店168家門市8月初一夜倒閉之後,9月18日,北京131便利店發出通知稱,因資金周轉問題不能正常運營,接連倒閉的便利店將行業內長期存在的高成本、盈利困難等問題掀開一角。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副秘書長王洪濤曾形容便利店這一風口倏忽間變為一地雞毛。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一份報告,便利店近幾年在國內發展迅速,門市數量呈井噴式發展,2017年中國品牌便利店行業增速同比達23%,市場規模超1900億元。據統計,中國的便利店品牌超過260個,但由於便利店行業集中度很低。目前僅有上海和廣東的便利店門市數量超過5000個,大多數地區的便利店總數都少於1000家。德勤分析,在資本和政策推動下,未來便利店行業集中度有望得到較快提升,行業競爭也會更加激烈。

張鵬說,集資平台的錢來得快去得也快,而依靠它們存活的便利店一倒就是上百家,受到傷害的卻是千千萬萬無辜的便利店員工。

一位原來在鄰家、131便利店工作過的店長劉陽(化名)如今已經改行,在國內某互聯網公司做程式員,據孫巨集偉介紹,劉陽曾經是名能將一家普通便利店的日銷售額從5000元提到3萬元的店長。

然而對於過往經營的經歷劉陽並不願意多提,隻對記者說了一句:“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樓塌了。我待過的便利店,去一家黃一家。當初的雄心壯志現在看來像個笑話,今後不會再回到便利店行業了,玩不起了。”

編輯 | 戴麗芬

優質項目“融資首發綠色通道”:創業者請加微信shoujiyezi5415,務必注明項目名稱;或發送BP至[email protected]

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非鉛筆道原創,不對文中觀點和真實性負責,內容僅供讀者參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