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滿格的信心 滿分的表現——直擊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見面會

6月4日上午11時,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與媒體記者集體見面。這是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的首次亮相。

陳冬:“期待滿滿,有傳承更有發展”

見面會上,再次執行飛行任務、首次擔任指令長的航天員陳冬神采奕奕,他表示自己對太空的渴望與日俱增,“原來是想上太空,現在是更想上太空,感受就是這麽簡單”。如今,他的太空之旅即將從6年前的駐留1個月變為半年。作為我國第二批航天員中首位指令長,重返太空,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和空間站階段前兩次載人飛行任務相比,這次任務“有傳承更有發展”。

2010年5月,陳冬正式成為我國第二批航天員,然而成為航天員只是拿到了前往太空的入場券。陳冬告別了十餘年駕駛戰機翱翔藍天的生活,開始了日複一日艱苦卓絕的訓練,包括重回課堂學習天文科學、航天技術等多類陌生學科知識,進行超重耐力適應性訓練、狹小環境心理適應性訓練等嚴苛訓練。在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航天員“總教頭”黃偉芬眼中,陳冬很優秀、很全面。

相比神舟十一號任務,此次任務的工作量和難度可謂呈“指數級”增長。作為指令長,陳冬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4次出艙活動,他都認真觀摩並提出改進意見,均被采納。他表示,進駐核心艙繼續開展相關實驗工作是傳承,而在三艙聯手打造的系統更穩定、功能更強大、設備更齊全的中國空間站上,利用更好的平台做科技水準更高、更複雜的科學實驗是發展。“空間站不僅是中國人的太空家園,還會成為科技成果的孵化器,服務全世界,造福全人類。”陳冬介紹,在神舟十四號乘組任務末期,將迎來神舟十五號乘組入駐空間站。到時,中國將有6名航天員同時在軌,共同工作生活,一定會非常熱鬧,“整個任務期待滿滿、驚喜連連!”

建造中國空間站,是幾代航天人的夢,也是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夢。“如今中國載人航天事業也迎來了而立之年。不久,中國的太空家園將在我們手裡建成,我們是多麽的幸運,更是多麽的幸福。”雖然神舟十四號乘組是空間站任務以來平均年齡最小的一個乘組,但經歷了12年的朝夕相處、兩年半的任務訓練,陳冬認為整個乘組做到了思想統一,行動統一,目標統一。他堅定地說:“我們乘組一定會以滿格的信心、滿分的表現,堅決完成任務!”

劉洋:“心懷山海,把祖國的榮耀寫滿太空”

作為中國首位飛天的女航天員,劉洋在浩瀚宇宙留下中國女性的身影,創造了中國載人航天的新紀錄。2012年6月28日,神舟九號飛船即將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分離並返回地球。在回到飛船前,劉洋轉身對著天宮一號鄭重敬禮,心裡默默對自己說:“不久的將來,我一定會再回來!”

十年後的此時此刻,作為神舟十四號航天員再次飛天,劉洋堅定地說:“非常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給了我們人生出彩、夢想成真、與時代共同成長進步的機會。我會一直心懷山海,眼有星辰,永葆初心,一次次把祖國的榮耀寫滿太空。”

古人雲“十年磨一劍”,這期間劉洋通過讀書深造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質,靜心學習訓練,持之以恆地從身體、心理、知識、技能各方面做最充分的準備,以匹配任務需求。她走進校園講台,傳播航天知識,賡續精神血脈,努力點燃學子年輕美好的航天夢想。“這十年,我成為幸福的母親,有了一雙可愛的兒女。”家人朋友給予的愛與支持,也是她前行道路上的動力。

從飛行員到航天員,經歷的是脫胎換骨般的淬煉,劉洋也是如此。備戰空間站任務,遇到的困難和挑戰遠超想象。劉洋從沒在晚上12點前熄過燈,幾乎沒給自己放過一天假。她認為,成功沒有捷徑,只有加強針對性和適應性訓練。第一次參加艙外服水下試驗,劉洋在120多公斤的服裝中才工作了三四個小時,手就已經抖得拿不住筆、握不住拳,而真正的出艙活動訓練,一次可能就要連續工作七八個小時。“太空不會因為女性的到來而降低它的門檻。”於是她暗暗給自己加碼,體訓時她來得早、訓得長、走得晚,回宿舍還要“加餐”,舉杠鈴、練握力器。後來,每次練臂力的時候,航天員“師兄們”都自愧不如。

再次進駐太空,面對即將到來的繁忙任務,劉洋信心十足:“相信如此飽滿的工作一定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非常充實。這是我們第一次在太空為祖國慶祝生日,天上人間共度浪漫的中秋佳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漫天繁星閃爍就是我們對祖國和同胞最美好的祝福和問候。我們也很期待在太空中和其他3位戰友勝利會師。”

蔡旭哲:“十二載逐夢,不負偉大時代”

“經過12年的準備,即將出征太空,既高興又自豪,但更多的是責任與使命。”在鏡頭前初次亮相的航天員蔡旭哲坦言自己“趕上了一個好時代”!蔡旭哲表示,他和陳冬、劉洋作為同批加入航天員隊伍的戰友,朝夕相處、並肩戰鬥,入選飛行乘組後,大家更是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如今在技術、心理和身體上都做好了充足準備,“我們有信心、有決心,堅決完成任務,不辜負偉大的新時代,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重托!”

回望航天員的飛天之路,荊棘遍地——上百門科目,每門科目挑戰的幾乎都是生理和心理的極限,蔡旭哲沿著登天台階一步步攀登而上。轉椅訓練曾是他的弱項,第一次坐轉椅練習時,他臉色蒼白,腹內翻江倒海。考核結果是二級,雖然及格了,但蔡旭哲堅持要做就做到優秀。此後,他反覆進行練習——伸直右胳膊,將腦袋貼在右肩上,用左手摸著右耳,原地打轉著練習……終於,考核成績達到了一級水準;水槽失重訓練,一訓就是大半天,穿著堅硬的水下訓練服,相當於在身上套了一艘“人形”飛船,渴了餓了只能喝水,癢了也不能撓,有時乾活幅度大了,身上被服裝關節的硬結構硌破了皮也要咬牙堅持。

蔡旭哲深知,每一個操作、每一個細節都關係著任務成敗,地面訓練更要分秒不差、毫厘不失。每次大型試驗、大項操作,他都精益求精,對任務流程、操作手冊爛熟於心。針對空間交會對接任務,為了實現完美對接,他常常一個人在航天員公寓裡對著桌面模擬器訓練到半夜。

十二載逐夢赤子心,如今飛天在即,蔡旭哲動情地說:“我只是這場接力賽中的一員,但責重如山,使命艱巨。我要感謝教育培養我們的廣大科研人員,感謝航天員大隊的全體戰友,感謝默默支持我的家人,為我錘煉了飛天的翅膀、搭建了飛天的雲梯、構築了飛天的後盾。”

面對第一次飛天就要執行長期駐留任務,蔡旭哲認為自己首先要做的是盡快熟悉“太空家園”的環境,他笑著說:“在工作之餘,我也會盡情領略太空美景,拍一拍美麗的地球和偉大的祖國,看一看長江和黃河,找一找親愛的家鄉,屆時也會分享給大家。”

來源:光明日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