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發明記:如何將“牙慧”包裝成“真理”

“百迭裙”不算是一個新名詞,至少上個世紀80年代的書中就已經出現了,但是它被引入漢服圈卻只是這一兩年的事情。並且進入漢服圈以後,它的形製被具體化了,並且作為了一種古代裙子的重要樣式被推廣。

有不少商家私下跟我說,他們被迫不得不製作一些新樣式的裙子,並且掛上“百迭裙”、

“破裙”

這樣新晉出現在漢服圈的名詞,否則便易遭到杯葛。

何為“百迭裙”

在如今漢服圈的宣傳口徑裡,“百迭裙”是一種一片式圍系穿著的裙子,裙子中間打細褶,兩邊留光面不打褶(如同只有一片的馬面裙)。

“百迭裙”示意圖

並且也有“報告和服飾史”(引號內為推廣者原話)和文物依據。

以上的情況看起來似乎一切完備了,儘管很多人心裡犯嘀咕,要麽是不願意和漢服圈內有群有勢的大佬對抗,要麽找不到反駁的依據。實際情況呢?我只能很抱歉地說,從名字到實際形製,這就是一個牽強附會、東拉西扯到近乎捏造的產物

“百迭”之名,子虛烏有

將“百迭裙”一詞奉作圭臬引入漢服圈並強製推廣的人公開表示,這個詞是來自華梅的《中國服飾史》。我特地去翻了1989年的書,上面是這麽寫的(附截圖):

裙:是婦女常服下裳,在保持晚唐五代遺風的基礎上,時興“千褶”、“百迭”裙,形成宋代特點。裙式修長,裙腰自腋下降至腰間的服式已很普遍。腰間系以綢帶,並佩有綏環垂下。(見圖151、152)“裙邊微露雙鴛並”、“繡羅裙上雙鸞帶”等都是形容其裙與腰帶細長的詩句。裙式講“百迭”者,用料六幅、八幅以至十二幅,中施細襇,如詩中形容“裙兒細褶如眉皺”。

原文中並沒有提到引號裡的“百迭”的出處,以及推廣者用以確定裙子樣式的句子“裙兒細褶如眉皺”也沒有出處。

這裡可以插一句,推廣者將“百迭裙”的樣式定位中間打褶而兩側光面不打褶的依據就是“中施細襇”這句描述。看大家如何理解吧,而且我也非常好奇華梅女士自己有沒有這個意思(可以見下面那個章節書中的配圖)。

我動用了各種可檢索的工具,隻找到一處既能跟裙子有關又出現“百迭”的宋代文獻

東坡自雲:嘗夢至帝所,見侍女月娥仙,為作裙帶詩,其詞曰:「百迭漪漪水皺,六銖纚纚雲輕。植立廣寒深殿,風來環佩微聲。」

——《萍州可談》

“百迭”更多出現在形容山勢連綿起伏的地方,而同一句詩在另一些文獻裡也有用“百疊”的,所以一些服飾書籍裡也會把詞條列為“百疊裙”

另一句“裙兒細褶如眉皺”可更棘手了,差點以為自己要把全宋詞全部翻一遍了,原來這句7個字裡有2個是不對的,原句是“裙兒細襇如肩皺”(句子對了就連我的搜狗輸入法都智能識別了)。

寶香盈袖。約腕金條瘦。裙兒細襇如肩皺。笑多簪髻側,語小絲簧奏。洞房晚,千金未直橫波溜。

緣短歡難又。人去春如舊。枝上月,誰攜手。宿雲迷遠夢,淚枕中殘酒。怎奈向,繁陰亂葉梅如豆。

——呂渭老《千秋歲》

引用詩文裡有這麽明顯的問題存在,推廣者作為海峽對岸的語文老師,竟然一點自覺也沒有,我真擔心同胞們的教育質量啊!

這樣的情況不敢說這是“造謠一張嘴,科普跑斷腿”,但是這樣兩個句子,就能拚湊出一個裙子的名稱,甚至詳細到裙子的式樣,還把它當作一種宋代流行的款式,是不是太草率了呢?

“百迭”之裙,雞同鴨講

話梅的書中也配了圖,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圖152、152(順便也看看華梅理解的宋代裙子)……這裡就涉及到華梅對她筆下的“百迭”裙和推廣者的百迭裙是否一致了?

右邊(圖152)是晉祠侍女像,左邊(圖151)來自1984年出版的《中國歷代服飾》,就是很多人抨擊過的高春明版彩圖的其中一張(見《如何看待高春明:他帶領很多人認識古代服飾,卻也誤導很多……》),而線圖的依據和圖152一樣,來自於晉祠侍女像。

1984《中國歷代服飾》

其實《中國歷代服飾》這本才是最早提到百迭裙的,標題中直接有“百迭千褶裙”的字樣,這恐怕才是它的原始出處。

儘管高春明和華梅沒有明確指出“百迭”裙是怎樣的,但是他們書中的圖片發現在當時學者心裡的宋代女子裝束和我們現在認知是有出入的。當時黃昇等墓已經發掘並出版,所以也不存在學者們不知道文物的情況存在。

侍女像 / 《晉祠》

現在漢服圈推廣者所說的百迭裙“搭配的是直領對襟衫和褙子”,跟這些情況更是完全不相符,也就是說漢服圈的“百迭裙”和這些書中的“百迭”裙從式樣到搭配,非常可能是雞同鴨講的兩個東西,漢服圈的“百迭裙”用這些書中的表述來證明自己的合理性顯然就完全不合理了。

就好比——我們討論圓領與否的時候,衣服是T恤還是貫頭衫很重要,搭配的是什麽也很重要,我們需要從體系中去分解他們的區別。反過來,就如同西瓜的紅瓤和火紅果的紅瓤是不需要爭論的,因為只要分辨它們本來就是不同的水果。漢服圈諸多爭論怪圈就是舍本逐末的結果

“百迭裙”之物,故弄玄虛

當我們重新審視“百迭裙”的樣式,就會發現這個名字和它的樣式是脫離的,更像是找了一個看起來很厲害的名字,扣在了一個裙子款式上,然後包裝成了某種學術成果四處推銷。如果真的這麽簡單的話,碩士博士的數量估計要加一個平方,不知道海峽對岸的碩士是怎麽批發的,這邊恐怕是要被人笑掉大牙的。

而“百迭裙”這種一片式圍系裙子、中間打褶、兩頭光面的樣式稀奇麽?不稀奇!

蘇格蘭短裙就是這樣子做的。

圍系式穿著的裙子打褶,為了避免交疊的時候裙褶疊裙褶造成不自然的隆起,兩頭會留一定的光面不打褶,是很自然的思路。即便不交疊,圍系式的裙子無論是從製作還是穿著的角度上來說,頭尾留一段光面不打褶也是非常正常的思路,發現有此類做法的文物一點也不稀奇。

這些文物的存在,既不能證明它叫“百迭裙”,也不能證明它是一種特殊的裙子形製,更不可能作為宋代時期具有排他性的裙子樣式,令商家和萌新處於不做“百迭裙”宋製漢服就配不全的壓力之中。

推廣者整理的所謂“百迭裙”的文物

我們現在的百褶裙,常見的之所以沒有光面,是因為它是套穿的裙子,它本身就是一個圈,沒有頭也沒有圍,沒有必要留光面(設計需要或延續傳統除外)。

套穿的百褶裙

一種對於圍系穿著的裙子比較常見也比較自然的處理思路,居然不做任何名物考證,就被掛了一個名字堂而皇之地當作歷史研究成果推廣。我只能是佩服大家的勇氣——人有多大膽地多高產呀!

文中與文末廣告是平台給原創作者的一點福利,大家的瀏覽和點擊會產生一些微末分成補貼作者。但具體的顯示內容是由系統根據大數據自動生成,每個人不同,我也無預計大家所能看到的。

“百迭裙”之現狀=單馬面裙

為了論證“百迭裙”,擴充這個名詞的內涵,推廣者幾乎把所有宋代可見的裙子,都納入了這個體系。要知道,宋代有很多裙子的寬度小於腰圍或短於下半身的,也就是說穿起來會很像圍裙。

這造成了一個很有趣的結果,就是商家和買家又把這個“百迭裙”重新定義了一遍。對於隻穿“一層皮”的古風服飾玩家來說,圍裙式就意味著會露出下面的褲子和鞋子,就需要準備更多的服飾和配件,不經濟也不方便。所以商家出售的“百迭裙”都是長裙並且裙寬超過腰圍。

這像什麽?正面看起來就像是個馬面裙,只是它沒有身後那組馬面。

某寶出售的“百迭裙”

這種做法新鮮麽?不新鮮!還記得我在《“馬面裙”的名字真的來自城牆嗎?》裡引用過一段文字麽?

越劇的裙,主要是花旦的百襇裙。最早穿的都是傳統大襇裙,前後有“馬面”,俗稱“馬面裙” ,以後去掉後“馬面”,改為單馬面裙,經常用於老旦。傳統的“魚鱗百襇裙”往往作襯裙使用。

——《上海越劇志》

越劇服飾設計 / 網絡

後來戲曲中還大量出現了馬面獨立存在的裙式,直接帶跑偏了後來古裝劇對馬面裙的理解。人類發(偷)展(懶)的進程真是驚人的“不約而同”呀!

上面那個只是感歎,不是結論。結論還是——麻煩大家不要再挖一些古人自己都不常用的生僻詞給現代人創造古人都不知道的服飾了!

※ 如無另外標注,文章為 春梅狐狸 原創,如有疏漏歡煩請指正,文章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轉載須經授權並支付稿費;

※ 所使用的圖片、視頻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以協商相關事宜。

感謝閱讀,喜歡請記得分享哦^_^

-

* 最近的文章 *

-

春梅狐狸 傳統服飾

臉著地的藏狐,故紙堆裡的服飾愛好者

[ 百度百科TA說特邀科普作者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