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個抗日英雄對後代的遺囑,讀來令人心碎,可歌可泣

1.他的知己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們都是不幸的人。你們的肉體被人奸汙,我們的靈魂被人奸汙。你們對嫖客強顏歡笑,我們對上司唯命是從。咱們想做的事不讓做,咱們不想做的事又不能不做……”

這是1948年2月黃樵松對青樓女子說的一番肺腑之言。

數日前,這位抗日將領剛與開封《民權報》兼上海《申報》的記者王瘦梅傾心長談,稱自己欲罷戰而不能,欲回鄉而不得,苦訴衷腸前途無解。在為王瘦梅餞行時,在酒席上說出了這番心裡話。

王瘦梅過得也不如意,是個靠文字掙飯吃的貧困青年,二人早已是故知,故而餞行席上黃樵松格外動情。

他對在座的4個汲縣(今河南新鄉衛輝市)青樓女說,王先生是我好友,此去一別不知能否再見,我很難過,所以特請你們來勸酒。他很會喝酒,我不會。你們不要誤會,今天請你們來不是逢場作戲,而是誠心陪客。

“請相信,我決不敢輕視你們。希望將來有一天大家都能按照自己的志趣安排自己的生活。今天嘛,醉裡何妨醉,再乾一杯。”

從這番言辭可以看出黃的為人風格,不拘小節,不守陳規,性情中人,待人誠摯,略疏防範。

幾個月後,他就被自己“最可靠的”下屬出賣了。

2.他的心思

黃樵松是河南尉氏縣人,1922年入伍,山西核桃園裡圍殲過日本77聯隊,台兒莊外夜爬城牆殺過敵營,麥苗地裡埋伏打得敵人防不勝防,娘子關前笑斬鬼子頭顱,快意殺敵、獻身沙場、戍衛國土是抗日英雄的最大追求。但藏在內心深處的,是深沉寧靜的家國情懷。

早在1937年,這個詩意的27師師長就作過一首詩《鄉思》:“十年戎馬久離家,踏遍關山與水涯。待到功成歸故裡,攜兒月下種梅花。”

1945年日本投降,真正到了“功成”之時,他卻還不能“歸故裡”,而是接令去太原打仗。

當年8月,他從湖北往河南省會開封駐軍時,途徑尉氏縣蔡莊鎮老家,特意在老家住了一宿。老鄉們在自家牛棚裡和他促膝長談。此一宿,讓他更戀家了。

返回路上,他對同行的長葛戰友董永昌說,最大的願望是戰後自己開一個果園,安安生生過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日子,“廝殺半生,如今還要再打仗,國家何日得以安寧?人民何日得以更生?”

到開封後,他找鄭州綏靖公署主任劉峙說:“可不可以讓我轉業?我不願打了。”劉未作答。

3.他的結局

然而,已經升為30軍軍長的黃樵松並非想解甲歸田就可以解甲歸田的。

1948年,閻錫山在晉中戰役中慘敗,蔣令30軍速度援戰,黃卻稱自己在陝西渭南一醫院治病,太原去不了。

其實,沉屙染身,武將何懼?想當年鬼子力攻南陽,他仿左宗棠抬出自己的樺木棺材,與南陽誓死同在,銅牆鐵壁打得鬼子繞道走,現在佯病不出,皆因心病矣。

胳膊擰不過大腿,最後,他的部隊被空運至太原,他被拉上車“接走”了。

“作為一個軍人,去打自己不願打的仗,苦誰知?”為申報記者餞行,與青樓女斟酒訴衷腸,就是發生在去太原之前。

似乎望斷紅塵看透天,感覺燈油將盡,在太原,他與解放區高樹勳、陳明韶等書信往來,秘密策劃行動。

然而,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時,跟了他多年的“忠實”部下戴炳南向閻錫山告密,閻誘騙而捕了他。

他被押到南京監獄,最終沒有等到解放那一天,抗日英雄被殺害了。

4.他的孩子

人生的最後時刻,抗日英雄在獄中留下了最令人心碎的絕命詩信。

在給妻子王怡芳的信中,他從容溫婉、坦然輕鬆,情意綿綿地喊了十幾次“芳”,告訴她不要哭,自己走到了人生盡頭,實現了一個軍人的最大價值,如此選擇和結局是他心裡最大的願望,她應該笑。

關於孩子,說自己不在了,老人小孩全部壓到了她身上,實在養活不過來,可以送到福利機構幾個,這不是啥刻薄難堪之事。大的孩子,“喬而老實可學工程,蔚兒聰敏可學美術,寒兒靈活可學理化,余善自處理。”

家國情懷,民胞物與,深沉大愛,歷史不會忘記。

解放後,河南開封市為黃樵松召開了追悼會,南京為他樹立的紀念碑,而黃為解放太原而犧牲,太原最後把其骨灰由南京移回了太原雙塔烈士陵園。

一個抗日將領,河南江蘇山西3個省份都在紀念他,老英雄也終得安息了。

==============

文獻參考:黃蔚君《黃樵松將軍年譜》(山西文史資料1999年10月15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