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一輪城市競爭加劇,上海如何提高核心競爭力?

《2018年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顯示,上海綜合經濟競爭力位居全國第三,僅次於深圳和香港。

要知道,在2017年,上海曾是中國第一個GDP破3兆元(人民幣)的城市。面對愈發激烈的城市競爭,上海該如何提高自身競爭力,贏得戰略主動?

發展底氣來自何處?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上海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上海GDP從30多億躍升到32700多億,人均GDP從80美元到超過2萬美元,以不到全國千分之一的土地面積,貢獻了全國近1/10的稅收總收入,是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中共上海市委副書記、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長應勇7月2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如是介紹。

上海取得矚目的發展成就,靠的是什麽?

是不斷提高的科技創新能力。

近年來,國家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不斷湧現。蛟龍、天宮、北斗、天眼、墨子和大飛機等國家重大戰略項目,上海都做出了重要貢獻。藍天夢、中國芯、創新藥、智能造、未來車等新興產業也在上海快速發展,上海的創新影響力越來越大。

在這背後,是上海研發投入的不斷增加和創新能力的持續提高。目前,上海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佔GDP的比重達4%,比五年前提升0.35個百分點。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47.5件,比五年前翻了一倍。綜合科技進步水準指數處在全國前兩位,科技創新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穩步提升。

是擴大開放和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

根據《2019中國城市營商環境指數評價報告》,上海超越北京、深圳、廣州等城市,成為中國營商環境指數最高的城市。

上海營商環境排名居全國首位,得益於上海在若乾領域展開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去年是上海“營商環境改革年”,以自貿試驗區建設為突破口,相繼推出擴大開放100條、支持民企27條等改革措施。同時,依托進博會的平台,主動對標國際最高標準,為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創造了有利條件。

改革背後,收獲滿滿。阿里、騰訊、小米、特斯拉等重量級的項目相繼落戶上海。截至目前,上海累計實到外資2400多億美元,引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687家、外資研發中心448家,是中國內地外資總部型機構最多的城市。

是不斷優化的經濟結構。

目前,上海已逐步形成國資、民資、外資“三足鼎立”的格局,現代服務業為主體、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先進製造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初步形成,服務業佔GDP的比重從1978年的18%提高至目前的70%左右,這些都讓上海前行的腳步走得更快。

除了良好的製造業基礎,上海及長三角地區的信息化水準不斷提高,在此基礎上打造的工業互聯網平台,將成為上海的競爭新優勢。

小地方如何建設大城市

在全球競爭的背景下,上海也遇到一些製約自身發展的因素。

“上海實際上是一個‘小地方’,‘小地方’要建‘大城市’,碰到的製約和瓶頸就是空間資源有限。”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上海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馬春雷說。

馬春雷認為,在要素資源相對較少的條件下,就要由以往的要素驅動、財富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在特大型城市邁向全球城市進程中,走出一條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的新路。

“當下,上海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海要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再出發,全面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應勇說。

應勇進一步指出,上海全面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著力點在四個“必須”。

必須實施好“三大任務一大平台”。就是上海增設自貿試驗區新片區,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製,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持續辦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加快構建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必須鞏固提升實體經濟能級。要加快形成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先進製造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建設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和國際文化大都市。

必須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和市場環境。要對標最高標準、最好水準,持續推進政府“放管服”改革,全面建設以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為重要標誌的智慧政府,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必須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和社會治理。要像繡花一樣精細管理城市,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讓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乾淨。

來源:國是直通車

作者:馮玲玲

編輯:楊佳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