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品飲藝術丨品茶

?

似茶為對象的出神入化的品飲活動,是物質享受和精神愉悅高度統一的生活藝術。從唐末開始,我們古人已用細煎慢品代替了解渴式的粗放吞飲,並有意識地把品茶作為能顯示高雅素養、寄託感情和表現自我的活動。蘇東坡的「從來佳茗似佳人」之句,典型地代表了唐宋及以後文人墨客,將品茗作為精神享受的明顯傾向。

一般說來,中國的品茶藝術,包含對茶葉、茶具、茶湯的觀賞,茶味的品評沉醉,以及對茶境茶俗的追求流連。魯迅說:「有好的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不過要享這清福,首先必須有功夫,其次是練習出來的特別感覺」。這裡所說的「特別感覺」就是指品茶的文化修養。品茶先要選茶,茶葉外形必須條索緊潔,色澤光滑油潤;茶葉的香氣必須純正,如綠茶的清香鮮爽,紅茶的濃烈馥鬱,花茶的芳香樸鼻;相反,如帶有焦、煙、酸、霉等異味,則不宜選用。

品茶繼要注重水質。精茶真水,永遠是茶人刻意追求的目標。古人說:「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體、非真水莫顯其神,非精茶曷窺其體」(明?張源《茶錄》),就是指精茶與真水的溶合,如「龍井茶葉虎跑泉」,才是至高的享受。唐代陸羽《茶經》認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至今仍可參考。

好的茶具本身是一種藝術品,品質優良的茶葉用精緻美觀的茶具沖泡,不僅有利於茶色、茶香、茶形的體現,而且品飲起來更增雅趣。《紅樓夢》第41回「賈寶玉品茶優翠庵」,寫修女妙玉用海棠式的雕漆真金「雲龍獻壽」茶盤和瓷蓋碗徹茶招待賈母,又用「綠五鬥」茶碗沏茶招待寶玉,就反映了對茶具的講究。茶具玲瓏多姿,可使茶人把玩不已;茶具上的題刻,更是千恣百態,韻味無窮。飲譽於世的工夫茶茶杯茶壺,就常有迴文佳句題寫於上,常見的「可以清心」、「清心明目」、「不可一日無此君」順讀倒讀,皆顯詩意。

沏茶、觀賞茶色、呷飲茶場是一種由技術而藝術、由藝術而晉至一種境界的奇妙歷程。《紅樓夢》裡女尼妙玉說:「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牛飲騾了」;明人許次料說:「一壺之茶隻堪再巡,初巡鮮美,再則甘醇,三巡意欲盡矣」:都強調輕喚慢抿,細細品嚐,深得品飲之道,廣泛見諸於龍井茶、烏龍茶、廣東工夫茶以及四川蓋碗茶的品飲之中。

龍井茶的品飲一般用無色透明玻璃杯或白瓷茶杯,汲溪水或礦泉水沖泡。沖泡時要提壺高舉,讓80攝氏度的開水自上而下沖瀉入杯,使茶葉衝散浮立水面,立即可見杯中清湯綠葉鮮明有致,茶葉一旗一槍,亭亭玉立,又如遊魚倘佯於澄水之中。而杯口水汽如白鶴飛起,茶香四溢,暖氣薰人。這時捧杯初呷,略見甘醇;再飲,頓覺淡然中回味甘甜,齒頰留芳,似乎有一種太和之氣,彌散全身。方知「此無味之味,乃至味也。」

烏龍茶的沖泡品飲另具一格,講究「高沖、低斟、刮沫、淋蓋,燙罐、熱杯、澄清、濾盡」等藝術。即先提起開水壺,將茶壺、茶杯一一燙過。然後在小茶壺內放入半壺以上茶葉,沖入滾沸的開水至壺口,並用壺蓋颳去表層白沫,當即加蓋保香。再用開水遍淋壺外,以加熱保溫。略等片刻後,按「低、快、勻、盡」四字訣進行斟飲。「低」指壺嘴緊貼杯沿,切勿過高;「快」指迅即瀉茶人杯,以便保溫;「勻」指對著並排置放的杯盞採取一二三四、四三二一的方式巡迴倒茶,人稱「關公巡城」,以使每隻茶杯內的茶湯濃度均勻;「盡」指不留積茶於茶壺中,要一滴滴分斟杯中,人稱「韓信點兵」。此時仍不急於捧喝,而是以中指托杯底,送至鼻端,看色聞香;然後才舉杯輕啜,讓第一口茶場在嘴中迴旋,以舌品味;一旦茶湯入喉,口中「嘖嘖」作響,又辨其回味,品其神韻。

廣東盛行的早茶除要求茶靚水滾外,特別講求環境的古樸、清雅與茶俗的彬彬有禮。如為別人斟茶時要站起來一手提壺,一手輕按壺蓋;受菜者要以手指輕扣桌面,以示感謝;壺裡無水時不能大聲吆喝,只須將壺蓋略為放歪,「企堂」(服務生)自會前來沖水至滿;喝茶用點要慢呷細嚼,悄然無聲,以體現飲茶的高度文明。

四川的蓋碗茶以其茶具的獨特,沖茶技藝的高超,以及茶館的別有風味,而自立於茶飲之林。蓋碗茶的茶具是用瓷蓋、瓷碗、銅托盞(或瓷茶托)組成的三件頭。茶蓋可控制敞口茶碗中的水溫;可用來翻轉茶葉,使其浸泡充分、均勻;可用以颳去茶碗表面飄浮的茶末與泡沫;還可在啜飲時擋住茶葉,勿使喝進嘴裡。托盞也自有妙用,既可托住茶碗,不燙著桌面,水溢不濕桌;又便於條客端茶不會燙手。沖泡蓋碗茶的「茶博士」更有一手絕活,他們能一手提長嘴大銅壺,一手拎數十套茶碗;擺放茶碗快捷利落,如彩蝶飛舞;沖茶能隔座添水,讓水柱凌空而降,翻騰有聲;而一當茶水與碗沿相齊,就嘎然而止,碗外不留一滴。四川的茶館多構建於竹畔、林間、水邊,通行大靠背竹椅,雅緻、舒適、安穩,便於半躺聊天,閉目養神,可享恬靜悠然之趣,甚至達到融融和和,渾渾冥冥、物我合一的最高境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