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忠烈父子 大孝感天:《核舟記》的作者魏學洢和他的父親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這是初中語文課本《核舟記》裡的一段。

因少年時學過的這篇《核舟記》,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樣,對那方寸之間,巧奪天工的核雕奇技印象深刻。歲月淡漠了作者的名姓,時光摸去了舊時巧匠的名姓。可奇文卻流傳於世。更少人知的是此文作者的忠義、風骨。

出身

筆者也是因為偶然,才得知《核舟記》的作者——魏學洢可歌可泣的經歷。魏學洢(約1596~約1625)字子敬,號茅簷,明末嘉善(今屬浙江省嘉興市)人,明末天啟年間著名的江南才子,是明代的文學大家。他出生在浙江嘉興的一戶官宦人家,父親是名臣魏大中。看《核舟記》,想象中作者該是個有閑情的雅士,生活安穩、平靜。但看魏學洢的生卒年,他只不過而立之年,即離世。有何變故會讓他如此短命呢?

先說說魏學洢的出身。他父親魏大中(1575-1625),字孔時,號廓園。是明代“東林前六君子”(楊漣、左光鬥、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顧大章)之一。生性狷介剛毅,《靜志居詩話》稱其為“骨鯁之臣”。從小家貧,《明史》列傳中說他“自為諸生,讀書砥行”,“家酷貧,意豁如也”。為官後清廉正直,不計個人安危多次諫諍,與權臣鬥爭。

魏學洢很小就展露出過人的文學天賦,七歲時就能作詩,家鄉父老都對他的才華嘖嘖稱奇,家人也很欣慰,他生性孝順。曾經有一次不小心摔下橋,斷了腳,也不敢大聲喊痛,唯恐父母擔心受怕。年少時,曾和父親魏大中一起到帷蕭寺苦讀,生活清苦,效法范仲淹日夜吟誦。

覆巢之下

本來是前途一片光明,不料風雲突變。

魏大中為官時正值黑暗的天啟年間,大閹魏忠賢把握朝政,大多數官員投靠魏忠賢,但魏大中與楊鏈、左光鬥等一起堅持揭露魏忠賢的罪惡。

魏忠賢恨之入骨,偽造皇帝旨意,汙蔑魏大中等“受賄”,把他們抓起來,“酷刑拷審,血肉狼藉”,又指使獄卒將他們擊死。

史可法曾寫過《左忠毅公逸事》一文(此文一直被收入中學課本),寫到左光鬥受酷刑而堅貞不屈的事,從中也可知魏大中的情況。

魏大中在家鄉被逮捕,當時,數千鄉親不顧安危哭送。魏大中的兒子魏學洢哭著要隨父同行,魏大中說:“覆巢焉有完卵耶?父子俱碎,無為也。”魏學洢泣血號呼,隨牢車北上。詭稱家童,秘密地在後跟隨緹騎,沿途打聽爸爸的起居。抵達北京後,白天藏匿在客店之中,晝伏夜出,四出求救。父執輩之人有的拒不相見,有的則對他仰天長歎,相對而泣。魏忠賢矯旨下令,對6人“嚴刑追贓比較,五日一回奏”,於是獄卒鞭笞拷掠,棍棒交加,臀血流離,骨肉俱腐。魏大中被誣接受熊廷弼等人賄賂,亦為欲加之罪。最後竟被誣陷坐贓而死。死之時溽暑殷雷,相驗領埋之旨,遲遲不下,過了六、七天才差官發屍,和楊漣、左光鬥等3人屍體由牢穴中拖出,骸脹而黑,肌生蛆蚋,潰爛零落,幾難以辨認,那年魏大中51歲。魏大中被害死後,魏學洢“匍匐飲血,扶櫬而歸”。

魏學洢文集

早逝

魏大中雖死,但“追贓”的行動並未停止,因此魏學洢被下浙江監獄。 魏學洢在家庭遭此大變,對當時政治的黑暗痛心疾首,因此也視死如歸。在這同一年,魏學洢也因病而死,死時才二十九歲。一生沒做過官,著有《茅簷集》8卷,為《四庫全書》收錄,內有《核舟記》。

沉冤昭雪

明崇禎元年(1628),閹黨被消滅,魏大中次子學濂刺血上《痛陳家難疏》,訴說父死並白兄學洢殉孝狀。思宗白其冤,追贈大中為太常卿,諡“忠節”,予祭葬,學洢配祭附葬,私諡“孝烈”。於城中敕建忠孝祠特祀,後又於祠前建忠臣孝子坊,邑人稱為魏家祠堂、魏家牌樓。

不朽

魏家世稱忠臣孝子萃於一門。世人譽魏學洢“益見學洢之不朽,由所自立,不由於父蔭也。”

東林黨人與閹黨的鬥爭之慘烈,讓人不忍卒讀。魏學洢之孝,大似漢之緹縈救父,但後者的結果是美滿的。在與閹黨的鬥爭中,魏氏父子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俱都慘死。曾倍受世人責難的崇禎,倒有鏟除逆閹一功。魏氏父子之風骨、節烈;魏大中為家國、社稷舍身取義;魏學洢之忠孝,應與奇文一樣,傳之不朽、永垂青史。(圖源網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