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明清時期經濟區位如何從從“蘇常”轉移到“湖廣”?

作者:周瑞奇 遼寧師范大學歷史系碩士研究生

從古到今,江南地區一直被視為我國農糧作物之最大產地,自宋元起,甚至有“蘇湖熟,天下足”或“蘇常熟,天下足”之民諺流傳於世。然而到了明清時期,情況卻慢慢發生了變化,“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亦成為新的社會現實(湖廣系湖北、湖南之合稱,而此處偏重湖南地區),那麽此中究竟有何緣由呢。

從唐代開始,中國之經濟重心南移至江南地區,並很快趕超了北方農業。多數北方民眾,為躲避中原地區之戰亂,從而逃反至江南地區,不僅帶來了眾多的人口,同時亦帶來了耕作之經驗及先進的生產技術,再加以溫和濕潤的氣候、肥沃的土地,使得本來便有不斷發展趨勢之江南農業又煥發了新的生機,佔據全國經濟之重心位置,其中之重尤其在於水稻種植。從此江南地區便成為全國糧食之備份地這一歷史場景,最早便出現於南宋時期。時人范成大曾於《吳郡志》中記:“諺曰:‘蘇湖熟,天下足’。”這裡“蘇”即蘇州,“湖”指湖州。另一位南宋文人陸遊亦曾寫道:“諺曰‘蘇常熟,天下足’。”此中“常”指常州。可見當時江南地區生產之盛,時人皆聞。

然而到了明代,江南地區之農業經濟發生了結構性改變,農糧經濟不再佔據絕大部分,棉、桑之種植與經營逐漸佔據更大的比例,使得該地區之糧食耕種面積亦大大縮水。用於種植棉花之土地增多,也推動了棉紡織業、絲織業之迅猛發展。連環效應之下,江南地區市鎮也急速湧現,許多農民成為了工商業者。這時,日益萎縮的農糧種植已不能滿足民眾之用。故而地廣人稀、土地肥沃而又溫和濕潤的湖廣地區便抓住了機遇。明人李釜源之《地圖綜要》記:“楚故澤國,耕稔甚饒。一歲再獲柴桑,吳越多仰給焉。諺曰‘湖廣熟,天下足’。”是為其地位之總結。

其實自明初開始,由於戰亂,許多外地民眾遷入湖廣地區,此處成為全國流民集結中心之一,帶來豐富生產力,同時雙季稻、輪作複種製、垸田之利用,使得湖廣地區產糧量劇增;同時湖廣地區亦坐擁長江運輸之便利,輸送無礙。此時正趕上江南地區農業經濟之結構轉型,湖廣地區可謂迎勢而上,繼承了其之水稻種植中心地位,甚至日後江南糧食之供應很大程度上依靠著湖廣地區的輸送。這其實亦可看作兩個地區之產業轉移、相輔相成。

參考資料

朱瑞熙 宋代“蘇湖熟,天下足”諺語的形成

陸鹹 從“蘇湖熟、天下足”到“衣被天下”——明、清時期江南地區資本主義萌芽的發生張家炎 明清長江三角洲地區與兩湖平原農村經濟結構演變探異──從“蘇湖熟,天下足”到“湖廣熟,天下足”

華 興 春 秋

小編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胡一舟 楊培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