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阿里給員工分了100多億零花錢,科學解釋在這裡

很少有企業能夠像BAT這樣,一舉一動都能引發口水戰。

昨天,阿里巴巴集團發布了2019財年第一季度(2018.4.1-2018.6.30)財報,一組華麗的數據讓人眼紅。

當季,阿里巴巴收入同比增長61%,達到809.20億元人民幣,連續6個季度保持超過55%的高速增長。核心電商業務收入達691.88億元,同比增長同樣高達61%。

比如淨利潤的下滑,是螞蟻金服的股權獎勵開支增加到了164億,導致成本上升。排除這個因素,阿里Q1淨利潤增幅為33%,而這一舉動也進一步幫助阿里穩固了全球範圍內的技術優勢和人才梯隊。利害各執一詞,這是複雜生態體才會面臨的多重趨避式衝突。

所以說,想要讀懂阿里這局棋,還要從其投資邏輯著眼。

【阿里連續6個季度的飛輪式增長是怎樣煉成的?】

企業一旦成為巨頭,往往會面對兩個難以逃脫的命運:

一是被誤解,比如喬布斯多次強調蘋果是一家軟體公司,但外界總把它當做硬體廠商;馬雲說阿里是一家科技公司,可啟動了“NASA計劃”、成立了“達摩院”,外界對阿里的第一反應還是“電商”。

另一個則是增長焦慮。上市企業市值的增長隻跟一件事有關,那就是增長速度,而且是超出分析師預期和傳統線性增長的增長速度。可是企業的絕對值越大,增長難度就越大。

但這兩件事,在阿里巴巴最新的季度財報中都被打破了。

從增長速度來看,阿里巴巴Q1營收809.20億元人民幣,季度增速61%,已經超過了國際巨頭Facebook、亞馬遜、NETFlix與谷歌,以及國內的騰訊、百度,是目前唯一一個增速超過60%的互聯網巨頭,也是連續6個季度保持55%以上的增長。

從業務版圖來看,阿里的核心電商業務收入691.88億元,同比增長61%,其中新零售業務收入增長超過340%。

以新零售的主力軍天貓為例,Q1實物GMV同比增長34%,市場份額增長至58.2%,行業領先優勢不斷擴大。

第一季度,天貓所代表的新消費勢能幾乎席卷了整個中國商業圈,實體經濟與互聯網的結合,對零售產業鏈實現了優化和重構,加強了整個市場對用戶體驗的傾斜,從而取得1+1>2的效果。

今年天貓618就通過線上線下雙輪驅動,平台與70個新零售商圈、10萬家智慧門市以及全球市場同頻共振,僅用13天就超過了去年天貓618期間18天的成交額。

而前不久刷爆朋友圈的天貓“88VIP”,更是阿里新零售優勢的集大成者,一方面整合了實體經濟與電商平台的會員體系,實現了用戶權益的跨時空跨場景應用,為消費體驗帶來更多可能性;另一方面,新零售基礎設施全面賦能商家和其他APP,為實體經濟帶來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服務體驗,提升用戶複購率與黏性,分享產業更新紅利。

電商之外,阿里多元業務開始全面開花,展現出強大的聯動效應。在菜鳥網絡和螞蟻金服的全球物流和支付體系賦能下,阿里國際商業零售業務同比增長64%。阿里雲成為全球第三大IaaS服務提供商,營收46.98億元。

多重生態業務板塊自成一脈、又相互協同,才有了阿里連續6個季度超行業的飛輪式增長。

【飛瀑之下,必有深潭:阿里的投資邏輯】

股市“短期看是投票器,長期看是稱重機”,既需要用短期業績說服苛刻的投資人,也需要不斷推動自身及產業向前奔跑,而不是原地轉圈。

從這個角度來看,就不難理解阿里拿出164億股權獎勵員工,以及30億美元投資餓了麽及口碑等多筆重大投資動作。

我的觀點是,阿里重視的不只是短期高盈利,而是整個商業體快速增長的動能和支撐線。

馬雲多次強調,“要在陽光燦爛的日子修屋頂”,而阿里對技術和業務的戰略性投資,都是源於這個邏輯。

我盤點了一下阿里過去一季度主要投資的三大方向:

第一個,是新零售的持續擴大和深化。本季度,阿里巴巴進一步完成了對餓了麽的全資收購,30億美元投資餓了麽和口碑業務,並與星巴克達成新零售戰略合作,盒馬鮮生、高鑫零售、居然之間等線下場景持續更新,推動電商業務與實體店的進一步融合。此外,農村淘寶進一步下沉,快速獲取新用戶,搶跑未來的消費入口。

第二個,爭奪“未來級”技術的主導權。4月,阿里全資收購了中國大陸唯一的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中天微,在芯片產業再下一城。“達摩院”成立不到一年,在國際頂級技術賽事獲得近20項“世界第一”,涵蓋機器智能、智聯網、金融科技等多個產業領域。

第三個,加碼海外布局,推動全球市場共振。除了核心電商、支付業務密集出海之外,阿里還追加了“東南亞淘寶”Lazada的投資、全資收購南亞最大電商平台Daraz Group、注資印度版支付寶Paytm Mall等,持續加碼在南亞、東南亞市場的業務擴張。當根植於中國用戶群體的移動互聯網玩法開始放緩,阿里搶先落子新增長點。

我說過,馬雲戰略眼光過人,一直站在未來降維打擊舊經濟,甚至願意在短期付出財務成本、犧牲一部分利潤。

從結果而言,阿里的戰略投資扼住了眾多未來產業的源頭,彼此之間產生了良好的戰略協調效應,對其打贏未來的多元競爭,意義非凡。

【結束語】

“我們將繼續投資於戰略業務機遇及創新,以保障競爭優勢和長期增長。”財報發布後,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如是說。

可見,在阿里60%華麗增速、生態厚度稱雄業界的背後,是深厚的底氣和多年籌謀。

老子有雲:“有道無術,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於術。” 阿里幾乎踏準甚至引領了每一次產業風口,靠的不是運氣,而是清晰的戰略(道)和強悍的執行(術)。

利潤上的戰略性犧牲,有時候是為了更凶猛更持久的增長。透過數據看本質看未來,才是解析財報的正確姿勢。

王冠雄,著名觀察家,中國十大自媒體(見各大權威榜單)。主持和參與4次IPO,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教練。每日一篇深度文章,發布於微信、微博、搜索引擎,各大門戶、科技部落格等近30個主流平台,覆蓋400萬中國核心商業、科技人群。為金融時報、富比士等世界級媒體撰稿人,觀點被媒體廣泛轉載引用,影響力極大,詳情可百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