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俠客島:三星堆“拆盲盒”,考古就該這麽火!

“拆盲盒”之風竟刮到了三星堆身上,這誰能想到?

沒錯,就是那個有“迷之微笑”青銅縱目面具和“俯瞰眾生”青銅立人像的三星堆。

剛過去的這個周末,6座三星堆祭祀坑重見天日,500多件文物破土重生,三星堆遺址迎來激動人心的“上新”時刻。在連續24小時直播中,千萬網友化身“雲考古隊員”,懷著“拆盲盒”的心情線上觀摩,不時“腦洞大開”,彈幕橫飛——

“原來古人就已經知道往臉上貼金了!”

“我是三星堆面具的主人,我從棺材裡爬出來了,我還有五六七八九十個墓,但是我現在急需2333塊錢充話費……”

“別的遺跡都是越挖越明白,就三星堆越挖越迷糊。”

“再往下挖,發現UFO我都覺得正常了。”

神秘高冷的三星堆再一次火了,同步火起來的還有下面這支國語+四川話+古文物+說唱的視頻:

聽聞三星堆喜提熱搜,博物館眾兄弟發來賀電:

對此,新晉網紅憨憨一笑,給了大夥兒愛的抱抱。“兄弟們也不錯嘛,有的文創賣斷貨,有的視頻被催更,還有的靠一支舞破了次元壁。”

博物館兄弟們含笑點頭,滿面春風。互謙之際,大V故宮博物院率先發聲:

家裡的存貨,每一件都有故事。這不,《國家寶藏》挑了幾樣,錄了視頻。永樂年間的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象徵社稷安定;璀璨奪目的金嵌珍珠天球儀,集當時天文發現之大成,展現全知視角的星圖。高大上的多,‘農家樂’也不缺,乾隆年間燒製的瓷器,就被王羲之、黃公望、雍正環繞立體吐槽了嘛。”

眾博物館歎服:幽燕之地,寶物果然非同凡響。

不過,再非同凡響,也逃不過被做成表情包,甚至集體出道。不信?兵馬俑翩翩起舞:“我們不紅,始皇不容!”唐仕女俑執手相看圓臉,問君能否找回匆匆那年?

“說好要做嚴肅沉穩的文物,怎麽就賣上萌了呢?”三星堆撇撇嘴。

“也不盡然是賣萌嘛。”河南博物院接茬道:“你看這《唐宮夜宴》豈不曼妙?”

說話間,一聲骨笛音將唐仕女俑喚醒。抖落千年大地長征,她們好奇的目光在文物間流連:

武則天金簡、汝窯天藍釉刻花鵝頸瓶、鈞窯天藍釉荷葉花口瓷瓶盡收眼底,四神雲氣圖、青銅神獸、鴛鴦尊間惹人喜愛,彩繪陶襆頭胡俑、白虎星座畫像石值得駐足觀賞,彩繪陶百花燈、蓮鶴方壺更值得把玩細品。

此番玩賞,真叫人興致盎然。逸興遄飛間,高梳雲髻、面飛斜紅的女子手持樂器翩翩起舞,在她們身後,《明皇幸蜀圖》《千里江山圖》《清明上河圖》徐徐展開,千年前古韻風華一覽無余。

三星堆聽得入了迷:“接著奏樂,接著舞!”

“別只顧看小姐姐啊,你知道我為啥這麽出圈嗎?”河南博物院猛一發問,三星堆愣了。

“其實啊,老百姓從來不缺文化認同感和審美力,對盛唐景象和當下發展的共情通感,更是從內心深處喚起了人們的自豪感。你看,從唐妝‘斜紅’到融入唐三彩元素的舞服,再到一幅幅千年古畫,哪一件不叫觀眾心醉神迷?”

眾博物館聞言也加入討論:

“咱們國家數千年來的優秀傳統文化,可是取之不盡的寶藏呐!”

“可是許多寶藏還束之高閣或沉睡地下,不為人知、難被人賞呢,太可惜了。”

“即便有意觀賞,無奈分散各地、路途遙遠;即便有幸親臨,也被一層玻璃罩隔了去路,讓人難以相親。又該如何是好?”

“呐,這就離不開技術了。”三星堆眉毛一挑,“這不,網友可以跟著鏡頭‘雲考古’,也可以線上賞玩文物,這對文物保護也有好處啊。”

“這個操作我熟悉。”敦煌博物院頷首點頭。上世紀90年代初,“敦煌女兒”樊錦詩面對滿目瘡痍的漫漫黃沙地,提出“數字敦煌”概念,利用數字化技術永久、高保真地保存敦煌壁畫及彩塑等文物。

2016年,“數字敦煌”資源庫正式上線,幾年間已完成150個洞窟的高保真壁畫數字化采集、120個洞窟的結構掃描、60個洞窟的整窟高保真數字化圖像處理及110個360°虛擬漫遊全景節目。甚至在有著數億年輕玩家的手機遊戲中,都能看到敦煌壁畫“又見飛天”聯名合作產品。

故宮博物院也開始數字化。2019年,故宮博物院數字文物庫正式上線,涵蓋故宮最全藏品信息,26大類文物、超過186萬件/套文物基礎信息、5萬張精選文物影像將滿足人們博古賞新、學習研究的需求。

積極擁抱潮流的還有雪域高原的古老宮殿。2020年3月1日,1388歲的布達拉宮拉開首次直播大幕。總觀看量達92萬人次,超過其全年150萬人次客流量的一半以上,收獲點讚逾88萬,近31萬人回看。

在信息爆炸、傳播技術高度發達的時代,抖落歷史大地長征的文物竟能搭上網絡快車,來到千家萬戶身邊,讓觀者可以隨時隨地近距離體會歷史的厚重,豈非幸事一樁?

一代代人書寫歷史,一件件文物承載文明。其間紛繁故事、耀眼遺珍,記錄了人類族群、民族國家的過往,也照亮了未知明天、前途漫漫的征程。這些珍貴的國寶之所以能喚起人們如此之高的熱情,歸根結底因為他們是這個古老民族輝煌過去的“證物”,訴說著傳承千年的文化根脈。

從這個意義上說,近年來的博物館熱、文物熱、“數字化”熱,真正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古老與現代的交融,還會在不久的將來掀起更多“三星堆熱”。

文/雲中歌

編輯/綾波

(部分資料來源:中國文藝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