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式審美還有救嗎?從一門食物課程看美學教育

看點:食物,對於孩子而言既是美味,也代表關愛,更是一種教育。在不少國家,許多學校已經開設有關食物的課程,重在教導學生懂得營養與健康。而在上海築橋小學,關於食物的課程不僅蘊含這些,更是一門跨學科的美學教育。作為該校美學課程指導,藍晉老師在下文中分享了自己開展食育課程的理念和方法,別具一格。

文丨 藍晉 編輯丨黃曄

中國有句老話:民以食為天。給孩子的食物,更要用心。食物不僅僅給予孩子們營養和美味,給予他們關懷和熨帖,更給予他們對於世界,對於美的感受和理解。

無論是作為媽媽,還是築橋小學美學課程總負責人,我一直相信,食物即教育。

既要做食物的教育, 也要通過食物來做教育

食物教育,聽起來有些陌生。這個概念在國內還不夠普遍,在這方面做嘗試的學校和機構也算不上多,但在國外,已經有許多國家開始在食物教育課程上下功夫了。

去年的《日本的學校午餐》紀錄片刷屏了好一陣子,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熱烈討論。日本是全球第一個將食育立法的國家。2005年推出的《食育基本法》,將食育與智育、德育、體育共同列為基礎教育的構成部分,力求通過推廣有關“食”的知識來培養人們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

除了這些日本、巴西等食育立法的國家,還有很多國家在積極地推動食育進入校園。比如,美國的校園菜地、意大利的慢食運動、法國的飲食感知、芬蘭的廚房教養等等。

相比於國外注重讓孩子吃得更好和更健康,深受源遠流長的飲食文化影響的我們,關於飲食的教育,想要給孩子更多的內容。

食育課程怎麽教?教什麽?

如何從0到1搭建出一套成體系的學校課程?我們課程組的思路是:一、以節氣為線索串聯的主題式學習;二、跨學科的實踐運用;三、美學潛移默化的浸潤

食育是一門生活美學課程。在中國,關於飲食的課程,有一個天然優勢,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下來的二十四節氣。食育以二十四節氣貫穿,食物為載體,融合各學科知識,用藝術的方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飲食並不是獨立存在的,從認識食物與人、食物與生態、食物與環境的關係,到了解食物背後的食材產地、烹調技術、飲食體驗、食品科學、文化歷史、消費行為,以美學為先導,培養孩子熱愛生活的能力。

以節氣為線索串聯的主題式學習

食育課是“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課程,因此內容設計的第一原則就是符合時節,不時不食。從‘地暖江南燕宜家’的春,到‘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的夏,從‘何處幾葉蕭蕭雨’的秋,到‘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的冬,孩子們首先在自然中感受四季美好。

食育課程從教室的布置到內容的設計,都滲透著教學的思考。在專門的食育課教室裡,按照季節變化的裝飾各有特色,鮮花和枯枝、蔬菜和瓜果,還有根據季節設計的各色茶席。這種教室氛圍的營造,雖然孩子們不一定能馬上明白用意所在,但美感的影響就有可能在這種潛移默化中發生。

元宵節,在一個星期的課程裡,從古詩欣賞、風俗賞析、謎面創造、到手工設計、數學換算、動作編排、美食製作,把關於元宵的一切,統統翻出來讓孩子們玩了個遍。也許,今後當這些孩子們回想起元宵,不再只有糯米團子的回憶了。

小滿的“愛物惜食”課,我找來未脫殼的谷粒,在一節課時間內,讓孩子們用最快的速度手工去殼。孩子們認認真真剝了一節,最後所有的總和也沒超過一碗的量。孩子們自發的感歎:“要得到一碗飯太不容易了。”情感教育的融入,是要讓孩子們在午餐扔掉米飯的那五秒鐘,能回想起課堂上獲得的艱辛。

霜降以後,我們會帶著孩子們一起去菜地拔蘿卜。大聲唱著蘿卜的歌謠,踩著節奏繞著菜地走,像是一個采收的儀式,感謝自然的饋贈。課程中,我們會要求孩子們用身體組合成蘿卜的形狀,越像越好。

這樣的目的是讓孩子們不斷去提取兒歌文字中蘿卜的特點,上大下小,有長有圓……三遍之後,一組組小蘿卜就都活靈活現出現在菜地裡了。好一陣忙活才拿到拔蘿卜的資格,每人只能拔一根,挑得仔仔細細。

跨學科的實踐運用

食育課程主要根據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來設置課程主題。項目式的學習(PBL)是這樣展開的。在課程設計之初,一方面結合各科學年段的能力培養目標,另一方面將內容相近的主題做融合,然後確定課程的核心問題。食育課程既保持課程的獨立性,同時也是其他學科課程的持續和延伸。

在飲食禮儀課程中,結合科學的消化系統知識,用戲劇的形式讓孩子們切身體會了坐姿端正和細嚼慢咽背後的科學原理。孩子先是詳細學習了人體的各個消化器官及功能,然後四個人為一個小組,每個小組認領不同的食物,一個人扮演食物,其余幾人扮演消化器官。

食物可能是一塊堅硬的石頭,一塊很燙的豆腐,一碗香噴噴的米飯或者一根刺激的辣椒。孩子們會用身體表演器官在消化這些食物時的反應。如果是米飯,三個孩子就手牽手柔和地挪動,如果是很燙的豆腐,他們就會顫抖,表示被燙到了。這樣的表演比說教來的有用得多,孩子們自然懂得細嚼慢咽,不要吃得太冷太燙。

食育課與PBL式教學結合,還可以通過設計各種場景提高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是需要訓練的。孩子們擁有超乎想象的記憶體信息。老師們需要做的,是引導孩子如何將記憶體輸出,或是更準確地輸出。在每一堂飲食的藝術課程裡,都需要老師很注重引導和培養孩子將無感體驗轉化成語言的能力。提供簡單的句式范例,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比如在學習“甜”這個單元中,需要布置一個帶有“甜味”的茶席。我扮演茶巾賣貨郎的角色,孩子們要用美好的語言講出所選顏色和甜之間的關係來打動老師,這樣就可以買走想要的茶巾。

選擇白色的學生會說,“我選擇白色作為我茶席的顏色,因為它讓我想到了棉花糖,它給我一種柔軟的感覺。”選擇黑色的同學會說:“我選擇黑色作為茶席的顏色,因為它讓我聯想到黑色甜甜的巧克力,給我幸福的感覺。“

食育課與傳統文化相結合,能夠激發孩子的人文情感。

在9月“荷塘月色”為主題的學習中,我帶著孩子們品味“詩畫中的月亮”。我希望這樣打開孩子對月亮的新認知,認識中國人寄情於景的表達方式。

孩子們從月亮的形狀“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讀到“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豁達、瀟灑;再從“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思念之情讀到“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翹首期盼。

孩子們還穿上傳統服飾,做起了中秋手作,自己設計包裝圖案、創造月餅造型、寄托寓意。傳統文化的浸潤不是一味的複古,而是沉浸在古人的情懷中,去體會獨有的中國思想。

美學潛移默化的浸潤

在我們的飲食生活裡,美,是很瑣碎和平常的。我們會因為東西外形改變,而從不喜歡變成喜歡。為什麽同樣的食材,孩子們更喜歡再餐廳吃?原因是顯而易見的。中國當代的孩子,對美有更加敏銳的感知度和要求。

有一則大家都很熟悉的小故事,孔子有一次問他的學生們各自的人生追求是什麽?有一個人回答說:“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孔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我們對與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美育的目標。

環境對孩子造成的美學營養早就已經在生活中發生了。在飲食的藝術課程中,老師會引導孩子先從食材呈現的外形、大小、色澤、質地、味道、溫度、季節、甚至盛裝容器等方面進行觀察和探索。當孩子掌握色彩、比例、造型、序列、搭配這些基本技能之後,美,這件事情就會呈現出像遊戲一樣有趣的狀態。

如何評估食育課程的效果?

和常規課程不同,食育課程作為一門綜合性課程,建立在一系列難以量化的標準之上,沒有試卷,沒有標準答案,但是也漸漸形成了築橋特色的評估模式。評估以公開展示的方式進行。有時候用的是茶會的形式,讓“茶客”們(老師們)與學生談天說地,再結合表現性評估的評估方式,來進行課程評價。

在茶會上,學生可以邀請他們喜歡的老師來教室裡喝茶。聊天的內容就是關於課程內容的回顧和梳理,但是不同的是,主導內容梳理的人是學生而不是老師。課程組會提前給前來喝茶的老師講解本次課程的內容和目標,邀請老師們有目的和範圍的進行溝通、多提問、多質疑,以保證孩子能夠在聊天過程中覆蓋所有學習過的內容。

老師們的提問,就是一次模擬現實場景的機會。比如老師問,菜場裡買藕做湯,有一種是胖胖的圓圓的,一種是細細瘦瘦的,應該買哪種?為什麽呢?孩子們會告訴老師關於藕的品種之分、澱粉含量和營養價值的信息。很多老師也的確不知道藕的區分,這時候孩子們就成了老師,以教為學,興致盎然。

在生活的背後,是對美的感知、喜愛以及追求。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中,對美的需求和自我實現是最高的兩個級別。這一代的孩子,已經站在這樣的時代和世界的門口,審美將成為他們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