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倒春寒,比可怕的冬天殺傷力更強!

來源於:中國科普博覽

進入3月,北方大部分地區的民眾都感受到了春日帶來的溫暖,短袖,小裙子已經出街了,結果19日晚,中央天氣台發布寒潮藍色預警,中東部多地都將受到影響,這降溫猝不及防啊,我的天,趕緊翻找衣櫃裡的秋褲,畢竟年紀大了!

話說,怎麽春天了還會突然降溫,這不請自來的寒潮到底是啥?

寒潮,多發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時節的一種災害性氣象,群眾習慣把寒潮稱為寒流。所謂寒潮,是指來自高緯度地區的寒冷空氣,在特定的氣象形勢下迅速加強並向中低緯度地區侵入,造成沿途地區劇烈降溫、大風和雨雪氣象。這種冷空氣南侵達到一定標準的就稱為寒潮。

寒潮的爆發在不同的地域環境下具有不同的特點:在西北沙漠和黃土高原,表現為大風少雪,極易引發沙塵暴氣象;在內蒙古草原則為大風、吹雪和低溫氣象;在華北、黃淮地區,寒潮襲來常常風雪交加;在東北表現為更猛烈的大風、大雪,降雪量為全國之冠;在江南常伴隨著寒風苦雨。

那寒潮到底可以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呢?

冷空氣的源地主要有:新地島以西洋面上。新地島以東洋面上。冰島以南洋面上。

寒潮入侵中國的寒潮主要有三條路徑:(1)西路:從西伯利亞西部進入中國新疆,經河西走廊向東南推進;(2)中路:從西伯利亞中部和蒙古進入中國後,經河套地區和華中南下;(3)東路:從西伯利亞東部或蒙古東部進入中國東北地區,經華北地區南下;(4)東路加西路:東路冷空氣從河套下遊南下,西路冷空氣從青海東南下,兩股冷空氣常在黃土高原東側,黃河、長江之間匯合,匯合時造成大範圍的雨雪氣象,接著兩股冷空氣合並南下,出現大風和明顯降溫。

不得不說寒潮還真的是大佬啊,一下可以影響這麽多地方,威力如此巨大,關於寒潮這道題目我想好好了解下,趕緊小本本記下來……

1.寒潮成因:

在北極地區由於太陽光照弱,地面和大氣獲得熱量少,常年冰天雪地。到了冬天,太陽光的直射位置越過赤道,到達南半球,北極地區的寒冷程度更加增強,範圍擴大,氣溫一般都在零下40℃—50℃以下。範圍很大的冷氣團聚集到一定程度,在適宜的高空大氣環流作用下,就會大規模向南入侵,形成寒潮氣象。

2.寒潮形成過程:

1)折疊短期

寒潮的短中期氣象過程分為三大類:(1)小槽發展型(2)低槽東移型(3)橫槽(轉豎)型。

小槽發展型

實質是通過不穩定小槽、小脊發展,把從大西洋到東西伯利亞的大倒Ω流型演變為東亞倒Ω流型的過程,引導新地島以西冷空氣南下,取西北路徑經西伯利亞、蒙古入侵中國。

低槽東移型

歐洲小槽東移過程中,有來自北方冷空氣並入,使小槽發展,導致寒潮過程。低槽東移型寒潮要注意兩股冷空氣合並。

橫槽(轉豎)型

東亞倒Ω流型建立時,極渦向西伸出一個東-西走向槽,槽前後是偏北風(340°-20°)與偏西風(300°-250°)的切變。

2)折疊中期

中期過程是寒潮爆發前的大的環流背景。包括:a. 倒"Ω"流型b.極渦偏心型c. 大型槽脊東移型。

倒Ω流演變特徵

a. 初始階段:兩個大洋北部脊向極地發展,極渦一分為二,分別移到東、西兩半球,(或極渦偏於東半球),則東半球為兩個大洋脊挾持一個大極渦,形成大倒Ω流型

b. 醞釀階段:大倒Ω流型向亞洲地區收縮,形成東亞地區倒Ω流型,亞洲極渦加強並南壓,極渦底部鋒區加強,鋒區上常有長波發展或橫槽緩慢南壓,形成強冷空氣醞釀形勢。

c. 爆發階段:中緯度長波急速發展,或橫槽轉豎、或橫槽南壓,引導冷空氣侵襲中國。最後東亞大槽加深重建,過程結束。

中期預報系統

東亞倒Ω流型的建立主要是烏拉爾山和鄂霍次克海兩個地區有高壓脊向極區發展,並在北冰洋形成反氣旋打通而形成。預報員常把烏拉爾山的高壓脊作為預報寒潮和強冷空氣的關鍵系統。綜上所述,寒潮中期預報的關鍵系統應是兩個大洋上的暖性高壓脊。

3.寒潮的危害:

入侵南方的強寒潮,常使長江以南地區的農作物遭受凍害

在草原牧區,暴風雪會覆蓋草場,斷絕飼料,甚至凍死牲畜

乾燥地區會引起“沙暴”,刮走地表細土、掩埋田園

雖說寒潮威力巨大,但是據中央天氣台首席預報員張濤分析,由於前期氣溫較高,在這次氣象過程中,各地基礎氣溫不會太低,氣溫變化帶來的影響較大,但公眾感覺的寒冷程度不會太大,不知道你感受到寒潮了沒?

本文綜合整理自科普中國《春天到了還有寒潮?》

作者:王耀民

本文出品自"中國科普博覽",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編:趙盤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