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海納智能洪奕元:要從行業“前三”做到“老大”

海納智能

6月3日,對於海納智能裝備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納智能”)是個特殊的日子。當日,該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主機板成功掛牌上市,標誌著海納智能正式邁入國際資本市場,進入跨越式發展的新征程。

這一天,對於洪奕元而言,也是個特殊的日子:作為海納智能董事局主席及行政總裁,站在一個更高的起點上,他胸有成竹。有了資本的護航,海納智能更有底氣搏擊市場。他不僅要將海納智能打造成行業的NO.1,進一步深入國際市場;未來十年,還將在成人紙尿褲上大施拳腳,朝著規劃中的事業版圖穩步奮進。

01

“比別人少拿一點”

日前,海納智能骨乾團隊剛剛結束了一場4天的管理培訓課程。該管理培訓課程為期2個月,接下去還將有3場培訓進行。這也是公司成功上市後的第一個“大動作”:洪奕元希望通過此舉,讓企業更具衝勁和活力。這也是海納智能不斷向前的一個動因。

“一人強沒有用,要人人強才有用。”

洪奕元說,這麽多年來,他一直在打造團隊力量,而不是強化某一個人的能力,團隊才是一家企業真正保持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企業要發展得快,需要所有人擁有共同的目標,這才是真的目標。

這也是海納智能有信心上市的原因之一。能夠在疫情期間成功上市,是海納智能集體努力的結果。海納智能有四位股東,但公司的重大事情,特別是發展方向,作為領頭人,洪奕元總是會把自己的想法與股東們充分溝通,讓他們都清楚事情的出發點、目標,以及路徑怎麽走。把所有的因素都考慮清楚,做了最壞打算,然後沒有包袱地全力以赴。得益於企業成立之初,各股東之間分工、協作明確,也得益於洪奕元總能秉承著公正、負責任、有擔當的態度,各股東總能很快達成一致意見。

近兩年,隨著下遊嬰兒紙尿褲行業競爭的白熱化,上遊的設備企業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但洪奕元坦言,海納智能這兩年生意並不差。就在上市慶典剛結束,海納智能又簽了幾台紙尿褲設備,甚至有客戶爭當其上市後的第一個客戶。

“只有在市場的平淡期,才能將一家企業跟客戶的關係和價值體現。平時怎麽對客戶,都將體現在生意平淡的時候客戶怎麽回報你。”

洪奕元告訴記者,他跟團隊溝通的時候,總是強調要居安思危。

“潮起潮落是常態,沒有永遠的輝煌,也沒有永遠的低迷。只能努力去做,才能在頂峰往下落的時候,快速找到轉捩點再往上走。那就需要大家平時的支持,越是行業競爭的時候,越能體現出企業的價值觀。”

不佔別人的便宜,比別人少拿一點,因為秉持著這一點,洪奕元身邊聚集了一群有能量的夥伴。

按銷售一次性衛生用品機器所產生的收益計算,如今的海納智能位列中國第三,佔市場份額的3.8%。但洪奕元不滿足於此。在他的規劃版圖裡,海納智能要成為衛生用品設備行業的第一。洪奕元坦言,跟國外的優秀企業相比,海納智能還有一定的差距,但中國當下企業發展的土壤肥沃將有助於滋養企業。海納智能緊抓機遇,整合產業鏈資源,比如設備零組件的整合及收購,做更智能化、更高速化,更簡單易操作的設備,不斷提升“交鑰匙工程”(服務)。

“未來十年,海納智能將專注主業不動搖。除了為客戶提供更好的設備,還將成為客戶的‘後花園’,重視服務是海納智能十年來始終不變的宗旨,未來還將做得更好。想客戶所想,包括客戶把設備買回去,幾年之內該如何提升以致不會落伍,都替他們想好,讓客戶無任何後顧之憂。”洪奕元說。

02

“先有輸的心態,才有贏的機會”

從公司成立到成功上市,海納智能花了十年時間。在這十年間,洪奕元跟他的團隊都堅守一個理念:在做好最壞打算的基礎上,全力以赴朝著目標前行。

時間回到2010年,那時候為了更好地照顧家庭,洪奕元結束了省外的事業,回歸家鄉準備重新創業。一天,他在朋友家喝茶時,遇到了一位也想創業、手上有項目的同道中人。兩人一拍即合。在此後,僅僅用了兩天時間,洪奕元又召集了另外兩位股東,四個人決定一起創立海納智能。第三天,他們就開始找廠房,並明確了公司的發展方向。

機械行業是個一次性投入很大的行業。創業伊始,洪奕元就一直在拷問自己,是否可以耐住三年不賺錢?畢竟機械行業特別需要投入研發,既然要投入研發就不能想著馬上賺錢。得到了內心及股東們肯定的回答後,股東們開始分頭行動。洪奕元和另外一名股東在全國跑客戶、做調研,第一年車程開了9萬公里。

另一個在成立之初就確定的公司宗旨是:一定不能做低端設備。

“因為低端的產品沒有生命力,所以在定企業目標的時候,就明確要做中高端、全自動設備。海納智能從創立之初至今,沒有做過簡單半自動的設備,即使是第一年剛起步比較困難的時候,也始終把這個原則堅持下來。”洪奕元說。

2011年10月份,也就是公司成立後的第10個月,跑完市場後,經過商討,洪奕元得出一些結論:嬰兒拉拉褲是一款很有潛力的產品。他預判,該產品以後會佔據中國的大部分市場,即使在當時市場上的產品並不多,且主要廠家都在國外。但也正因為如此,當時消費者對於拉拉褲的接受程度並不高。另一個難題是,彼時國內並未有拉拉褲的生產設備,海納智能在研發的時候完全沒有參照對象。

“國內沒有先例,那我們就去創造。”洪奕元說,“先有輸的心態,才有贏的機會。”

一個半月後,設計圖紙出來了,根據最初的設想做的是機械傳動的設備,而在當時,市場上同類高端產品是全伺服的設備。那段時間,洪奕元沒怎麽睡好,在不斷地自我肯定與自我否定中搖擺。最後他決定一次性到位,做全伺服的高端產品。當時,他下這個決定的時候,是夜裡2點多鍾。這下,他更睡不著了。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到公司跟工程師說,全部推翻,要做全伺服的高端設備。為了這個事情又激烈地討論了兩天,因為投入更大。

“如果沒有一次到位的話,設備還要經歷升級,屆時將跟不上競爭。最後股東們均決定做全伺服設備,圖紙設計又拖延了15天。”

對於當時的情形,洪奕元回想起來依然歷歷在目。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2年8月份,海納智能首台嬰兒拉拉褲調試成功,並交付給嬰舒寶(中國)有限公司。

嘗到了技術進步、技術領先甜頭的海納機械,開始沿著這條康莊大道前行。意識到原來的老車間不夠大,2012年年底,海納智能搬進新廠房;2013年,海納智能繼續投入嬰兒環腰褲的自主研發,並成為福建首家交付環腰褲生產線機械設備的企業。如今的海納智能正逐漸擴大自身的領先優勢,全伺服嬰兒拉拉褲生產線市場佔有率遙遙領先。

03

“要麽不做,要做就一步到位”

對於未來,洪奕元有著清晰的判斷:在市場端,海外市場將是海納智能的開拓重點;而在產品方面,人口老齡化將會給成人紙尿褲生產設備帶來新增長點。

早在2016年年底,洪奕元開始覺察到企業發展的瓶頸,同時也洞察到了海外市場的機會,他開始頻繁地跑海外市場,以東南亞作為突破口。這個時候,海納智能遭遇了海外客戶的信任問題。

機械設備行業具有佔地面積大、周期長、流動資金緊缺的行業特性,而且海納智能的設備越做越高端,價格也越來越高,海外客戶給定金的時候會有顧慮。雖然國內單獨二孩政策放開,嬰兒紙尿褲行業出現了井噴式的發展,海納智能在國內已小有名氣,但對於海外客戶而言,海納智能依然是一個陌生的面孔。洪奕元意識到,開發海外市場,除了規範化操作之外,還必須要有知名度,於是萌生了上市的想法。

“機械設備行業周期性明顯,企業發展起起落落是常態,那麽,該怎樣讓企業保持平穩、有生命力地發展?資本市場給予的不僅是鞭策,更是底氣。”洪奕元說道。

2017年海納智能開始邀請相關機構做上市規範。此後,儘管因為連續兩年遭遇了不可抗力因素,海納智能上市時間持續後延,但洪奕元依然沒有改變公司進入資本市場的目標:登陸香港聯交所主機板。

“要麽不做,要做就一步到位。”

事實上,海納智能的很多舉措從側面驗證了洪奕元的這個觀點。早在創業之初,洪奕元就決定放棄低端,從中高端市場切入;當時研發生產拉拉褲設備的時候,跳過了設備步步升級的階段,直接投入高端產品的研發生產;規範上市的時候,直接瞄準主機板。他總能帶領團隊未雨綢繆,然後一步到位,始終保持行業引領者的地位。

對於未來十年,海納智能的發展重心也很清晰:傾注在老人市場(成人紙尿褲)。

在洪奕元看來,人口出生率在下降,但老齡化卻很嚴重,據統計,中國60歲以上的老人有3億,已經步入了老齡化。與此同時,經濟水準在不斷提高,老人的社交活動始終頻繁,現在最大的市場是老人的輕度失禁,如果他們從60歲開始用,有20多年的市場。

在成人紙尿褲板塊,海納智能將常規產品與輕度失禁產品區分開來,目前已經生產出了多台輕度失禁生產線設備,並持續對設備進行升級,讓產品更舒適、更輕薄、更個性。

“我們希望消費者在使用這一款產品的時候,不要感覺是在使用紙尿褲,而是像使用一次性內褲一樣自然。”洪奕元說道。

人物印象

永不安逸 不斷突破自己

回歸家鄉創業,除了希望更好地照顧家庭之外,受到家鄉愛拚敢贏創業精神的感召是另一關鍵因素。身為土生土長的閩南人,洪奕元身上亦流淌著晉江人擅於打拚的血液,和敢於天下先的勇氣和擔當。

海納智能商業上順風順水的十年,離不開公司發展迎上了行業的風口,也離不開洪奕元敏銳的市場洞察和永不安逸,不斷突破自己的死磕精神。一旦下定決心,不達目的不罷休,從海納智能十年來的發展,便可窺見一二。

今年開春,大家都宅在家裡時,年初二,洪奕元已經在辦公室思考對策,並第一時間響應政府號召,挑起沉甸甸的責任轉產口罩機。親自掛帥,在車間現場沒日沒夜集中技術力量突破,與時間賽跑。僅僅19天時間,便交付了晉江造首台(套)全自動醫用口罩機。在短短的1個多月裡,全自動醫用口罩機進行了四代升級。此外,還研發出了每分鐘1000片的第五代高速口罩機,目前該款設備正在進行自動包裝,自動裝箱的升級研發。

產品快速迭代的背後,是洪奕元這位領頭人永不安逸,不斷突破自己的一個體現,同時秉承著這份執著,不斷刷新著“海納速度”。很多時候,只要複製前一台設備,便可以取得很好的市場效益,但洪奕元總是堅持後面出的設備一定要有提升。為了攻克技術難關,“蹲”車間與技術人員加班加點實為常見。正是這種永不安逸,不斷突破自己的精神,讓海納智能每半年就會有新的設備出爐。嬰兒拉拉褲從最開始的每分鐘250片,提升至現在的每分鐘800片。當下,行業裡流傳著一個段子:要找創新產品,先到海納看一看。

本報記者_曾小鳳 董嚴軍 張晉福文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