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擅自停葯,36歲男子患上耐多葯結核,不規律用藥的害處這麼多

結核病是一種由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病。治療療程通常為6—8個月,而結核病中的老大難——耐多葯結核病的療程則長達2年左右。

「目前,結核病的治癒率在90%以上,但有些患者由於擅停藥物或者漏服藥物等不規律用藥,是引起治療失敗、導致耐葯發生的重要原因。」8月5日,湖南省胸科醫院內一科主任王起說。

擅自停葯,36歲男子患上耐多葯結核

36歲的王斌(化名)是一名外來務工者,因為擅自停葯,本只是患上普通肺結核的他,一周前突然咯血被送到湖南省胸科醫院治療,確診為耐多葯結核。

2年前,王斌出現了咳嗽、咳痰、乏力的癥狀。到當地醫院檢查後被確診患有肺結核,治療了20多天后,王斌病情明顯好轉順利出院居家服藥治療。

可回家才半個月,王斌就把醫生叮囑的按時吃藥、定期複查等注意事項拋到了腦後,把葯給停了。

「我覺得是葯三分毒,而且聽說抗結核葯對肝臟有損害,所以,每次感覺自己癥狀好了,沒有哪裡不舒服就把葯停了。」王斌懊悔的說。

原來,由於工作原因,王斌先後在多個地方服藥治療過,但他只要癥狀一有好轉便停葯。這樣吃吃停停2年多時間,不但病沒治好,反而導致了病情愈加嚴重,已經發展成了耐多葯結核。

減量服藥,33歲女子將病傳染給孩子

「吃了葯不舒服,有點頭暈,還吃不下東西……回到家後,我就自己減量服藥了,沒想到藥物副反應消失了,但病情卻加重了,還傳染給了孩子。」

帶著孩子一起在湖南省胸科醫院住院治療的肖女士(化名),說起自己的服藥經歷,禁不住抹眼淚。

今年33歲的肖女士有一個5歲的孩子。去年底,肖女士因出現發燒、咳嗽的癥狀,檢查出肺部有空洞,診斷為肺結核在醫院治療。

住院服藥期間,她出現過頭暈、噁心、食欲不振等結核藥物的副反應,醫生立即針對她的情況調整了治療方案,結核藥物副反應減輕,肺部病灶較前吸收好轉。

完成住院治療的療程後,肖女士帶葯回家。期間,她再次出現頭暈、噁心等不適,但她沒有遵醫囑到醫院複查,而是自行減量服藥,有時甚至不服藥。

7月初,肖女士咳嗽加重,高燒達39度,同時,她5歲的兒子也出現咳嗽、消瘦等癥狀。肖女士意識到情況不妙,趕緊帶著孩子一起到醫院做檢查。

結果讓肖女士驚慌不已,不僅自己病情加重,兒子也被傳染,診斷為肺結核。隨後母子倆雙雙被轉入湖南省胸科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

專家:早期規律治療是治癒的關鍵

王起介紹,結核病的治療應遵循「早期、規律、全程、聯合、適量」的原則,不規律用藥,是引起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

一般情況下,在服用抗結核藥物2~3周後,臨床癥狀緩解或消失,但仍有少部分結核菌存活,這時千萬不能自作主張停葯,只有堅持治療滿療程才有可能充分殺滅結核菌,取得治療的成功,減少複發的風險。

如果私自停葯或間斷服藥不僅會導致治療失敗、疾病複發,甚至可能產生耐葯。一旦成為耐葯肺結核,治療時間更長,難度更大。

王起提醒,由於化學藥物治療(簡稱化療)是治療結核病最基本的方法,所以在治療期間,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食慾下降、皮膚瘙癢等情況。

一旦出現不適癥狀,需立即到醫院就診,在結核病專科醫生的指導下調整治療方案,切不可自行隨意減量和停葯。

(編輯Rachel)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 :湖南省胸科醫院 楊艷 攝影:楊正強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