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宣化葡萄酒考古發掘記

春寒料峭,寒風朔朔,二十年前初春,河北省考古研究所考古隊開進了宣化城西下八裡村,開始了一次大規模的考古發掘工作,筆者作為宣化區文物管理所的專業技術幹部有幸參加這次考古發掘工作。這次考古發掘的成果轟動了國內外考古界、歷史界、學術界,被國家文物局評選為“1993年全國考古十大發現”之一。數月的考古發掘過程至今記憶猶新,難以忘懷。

1993年3月的一天清晨,一個電話打進文物管理所,下八裡村民楊貴富急促的說:“昨天夜裡澆地塌陷兩個三、四米的大坑,坑裡發現了地下房屋,請你們趕快過來看看是什麽?”楊貴富是我們的業餘文物保護員,責任心非常強。接到電話,在已故的老所長劉仲羽帶領下我們立即趕往現場。下八裡村北一片開闊的田地裡,兩個塌陷的大坑相距40多米,深3米多,坑北側發現灰磚砌築的房屋屋簷,磚雕十分精致,上面塗有彩繪。通過觀察我們初步判斷這可能是兩處古代墓葬。劉仲羽所長立即向張家口市文物管理處和河北省文物局匯報請示,省文物局非常重視回電指示:“保護好現場,等待專家”。第二天,河北省考古研究所所長鄭紹宗就趕到宣化開始考察。通過仔細的現場觀察和周邊調查,結合1971年附近發現的遼代監察禦史、國子監祭酒張世卿墓,遼代考古專家鄭紹宗所長大膽推測這裡極有可能是大型的張世卿家族墓地,一定會有重大發現。鄭紹宗所長當即決定調來省考古隊與張家口、宣化文物部門組成聯合考古隊對下八裡村北這處古代墓葬遺址進行勘探發掘。

首先,聯合考古隊對周邊20000多m2的地域進行了勘探,確定了8000多m2的墓葬區範圍,發現了20多座地下墓葬。鄭紹宗所長通過分析勘探情況,確定以M1張世卿墓為中心對編號M5、M6、M7、M8、M9、M10的六座墓葬進行發掘,包括兩個已發現的大坑。

三月的宣化依然寒冷,空曠的田野上,勁吹的寒風讓人瑟瑟發抖。然而地下的墓室內倒是暖和的多,考古隊員們都爭著到底下去幹活,無奈墓室內無法容下太多人,除了專業人員,大家只好輪流到外面去凍著,考古發掘進行的異常艱苦。功夫不負有心人,當一座座墓門被打開時在場的人都驚呆了,栩栩如生的彩色壁畫讓人目不暇接,琳琅滿目的隨葬品使人無處插足,每一座完整墓葬都真實地再現了一千多年前遼代人的生活場景和生活狀況。讓鄭紹宗所長言中了,這裡正是遼代張世卿墓家族墓地。

這次考古發掘有著許多重大的發現,最為驚奇的當屬7號墓張文藻墓。張文藻墓也是一座磚室墓,首先挖開的是墓道和天井,墓門被封門磚緊緊的封砌著,一切秘密都藏在墓門之後。此時的考古工作者既興奮又擔心,甚至有些害怕,興奮的是墓門後會藏這你想象不到驚奇,擔心害怕的是墓室被盜,萬惡的盜墓賊往往會把墓室內的文物洗劫一空,失去墓葬考古中的最重要的資料。一切期盼在人們心中,一雙雙眼睛緊盯著墓門。封門磚被一塊塊拆下來,一道木門呈現在人們眼前,一把鐵鎖將木門緊緊鎖住。人群中傳來竊竊私語:“有沒有鑰匙?鑰匙在哪?”此時我剛好站在最前邊,忽然眼前一亮,木門右上角的門簪上一把生了鏽的鑰匙擺放在那裡。打開鐵鎖,人群忽然安靜了下來,大家屏住呼吸往裡觀看,木門被徐徐推開,突然人群中發出了一陣歡呼,7號墓保存完好的呈現在人們眼前。

後室正中柏木棺箱擺放在棺台之上,棺台前兩張供桌,兩把木椅,供桌上擺滿了大大小小的瓷盤、瓷碗、油燈、水壺,瓷盤中盛放著各種水果、糕點等供品。我們小心的挪動腳步,細心的測量、繪圖、拍照、錄像。水果中的梨、桃、棗、豆蔻僅剩下籽、核、胡,板栗、核桃變成了空殼,糕點也粘連在一起難以辨認。忽然有人喊道:“看!這是什麽?”大家不約而同轉向這裡,桌上那隻躺倒的瓷瓶後面,右上角原封未動的擺放這一隻小小的白瓷盤裡,一束黑色的枝條上,幾粒乾癟的顆粒。正當大家疑惑不解之時,考古專家鄭紹宗所長端起小盤仔細觀看,“這是葡萄!這是一千多年前遼代的葡萄!”六十多歲的老所長興奮不已。

至今我們苦苦追尋宣化葡萄種植的歷史,宣化葡萄栽種的淵源,終於在這座千年古墓得到了證實。以往在考古發掘中發現的只有葡萄籽出土,象宣化遼墓出土這樣整串乾癟的葡萄至今天為止國內仍為首例,也是到目前為止國內的唯一一處孤例。其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及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這次遼墓出土的葡萄還有一個現象十分值得關注,從出土墓志得知墓主人張文藻下葬的具體時間是遼大安九年農歷四月十五日,按陽歷推算應該在五月中旬。這不是當地葡萄成熟季節,當地葡萄在農歷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前後成熟。如此推斷張文藻墓隨葬的葡萄只能是前一年采摘保存過冬的葡萄,由此證明早在一千多年前的遼代,種植葡萄的果農已經成熟地掌握了葡萄越冬保鮮技術。這一技術在科學發達的今天也不易做到的。

發掘工作按步就班順利地進行著,忽然一隻立在牆角的瓷瓶引起了專家的注意,這隻瓷瓶寬肩,圓腹,小平底,通身施黑色釉,口部用石灰封口。這種又細又高黑釉瓷瓶是遼代的典型器物——雞腿瓶,是通常用來盛裝水、油、酒用的。瓷瓶較重約900克,那在手中輕輕搖動,瓶內似乎盛滿了液體,大家不由紛紛猜測,是油?是水?還是酒?由於瓷瓶密封嚴密,為了保證瓶內液體不受損壞,不能在現場打開查看,這成為當時的一絲遺憾。考古發掘工作結束之後,這隻黑釉雞腿瓶被整體包裝送到了河北省文物考古所得研究室裡,鄭紹宗所長小心翼翼打開了瓷瓶,倒出了瓶內的液體,液體呈棗紅色,顏色清純均勻,清香撲鼻。鄭紹宗所長不敢斷定這是什麽?於是他決定親自嘗一嘗。後來,具鄭紹宗所長回憶:“這棗紅色液體嘗在嘴裡有些發甜,有些發粘,似乎有一點酒的味道。”但他不敢斷言這就是酒,還要等待科學鑒定的結果。

於是,瓷瓶內棗紅色的液體分別取樣送到了河北師大實驗中心和石家莊酒廠檢驗室進行分析檢測。兩家檢測部門共採用了8種不同的方式對樣本進行了分析化驗,檢測結果一致認定:“瓷瓶內的棗紅色液體是含有酒精成分的葡萄製品,但酒精濃度很低,可能是時間久遠揮發所致。”換一句話來說,這就是葡萄酒,這就是一千多年前的遼代葡萄酒。這是宣化遼墓考古發掘的又一重大發現,鄭紹宗所長在第一時間裡將這一消息告知我們,他說:“這是宣化古代先民為歷史做出的貢獻,這是國內考古史上第一次發現葡萄酒實物,其意義、價值非常重大。這次宣化遼墓發現的考古成果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分享,宣化遼墓所取得考古成就值得我們榮幸和自豪。”

葡萄栽培非我國原有,引進葡萄栽培開始於漢代,據《史記》記載,葡萄為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從西域帶回,當時只限於在皇宮栽種,唐代以後傳入民間。宣化地處最適合葡萄種植環境氣候的北半球暖溫帶,唐代已有葡萄種植的記載,遼代種植技術已十分成熟,歷經元、明、清時期的廣泛種植,宣化葡萄在全國早已聞名遐邇。直至今日當你走進宣化城北的農家葡萄園,那些最古老的漏鬥式葡萄架,那種最傳統的葡萄種植技藝傳承存至今,已經成為人類重要的農業文化遺產。

宣化早期發掘的遼代墓葬中還有一例可以佐證7號墓雞腿瓶內裝的是葡萄酒。早在1971年發現的遼代張世卿墓中就了一幅繪製在墓壁上的《溫酒圖》,圖中木架上插放著三隻雞腿瓶和張文藻墓中出土盛放葡萄酒雞腿瓶一模一樣,這也證實一千多年前在遼代的宣化飲用葡萄酒已非常盛行,普通人家種植葡萄,釀造葡萄酒已不再難已辦到,葡萄酒也不再是富人家獨享。《溫酒圖》中還反映了遼代人飲用葡萄酒的方式。

歷史上釀造葡萄酒並非宣化獨有,據史料記載,我國早在漢代已知利用葡萄釀酒。另外,葡萄釀酒可以不用酒曲,釀酒技術比較容易掌握,這一點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有明確記載:“凡作酒醴須曲,而葡萄、密等酒獨不用曲。”宣化唐代以來盛產葡萄,釀造葡萄酒也由來已久。遼代時期人們吃葡萄,喝葡萄酒已是習常,所以才會將其帶入墓葬之中。

種植葡萄,釀造葡萄酒雖然始於漢代,但只是見於文獻記載,始終不見實物。宣化遼墓出土的葡萄和葡萄酒實為罕見,實物資料的發現其意義最大,它是真正的歷史,無可替代。它是科學研究實體,其珍貴程度非他可比。宣化遼墓所在的地理位置位於宣化城西北山坡之陽,土質為沙質土層,地勢較高,相對乾燥,才使得最難保存的葡萄得以保存,也使之成為宣化種植葡萄的歷史見證。葡萄酒的保存得益於酒瓶嚴密的封口,才使得裡面酒既沒有揮發,又沒有變質,至今品嚐都香甜爽口,回味無窮。

歲月轉逝,時光荏苒,轉眼二十年過去了,年已花甲的我也已退休,賦閑之日,還已清靜。前日受他人之約,撰寫有關宣化葡萄文化稿件,想到二十年前宣化遼墓出土葡萄、葡萄酒一事,值得一述,回想往事,浮想聯翩,親身參與,歷歷在目,癸巳上元,鬥膽提寫,拙筆塗鴉,望閱者海涵。

(顏誠,男,1951年出生,湖北人,現為宣化區博物館副館長)

二〇一三年正月元宵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