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社交商”暴露的3個扎心真相

作者:曼之恆(富書專欄作者)

你一定聽過“智商”、“情商”、“逆商”等等詞匯,但你聽過“社交商”嗎?

早在1920年,心理學家桑代克就首次提出了“社交商”的概念。

他給“社交商”下的定義是:理解人類行為和處理彼此關係的能力。

真正成熟的人,才華橫溢固然重要,貌若潘安也理應加分。

可是馬克思早就說過: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換言之,決定你人生高度的,並不是你作為個體的能力,而是你所承擔的社會資源和社會關係。

在現代社會,擁有成熟的“社交商”才能讓你擁有良好的在人際關係,在各種事件的處理中遊刃有余。

可惜的是,許多人對社交存在致命的誤解,以下就是三個常常被我們忽視的扎心真相。

“認識人多”不等於人脈廣

很多人認為,認識的人越多越好,人脈越廣越好辦事。

我朋友小夏就對這一點堅信不疑,因此她本人很熱衷於社交。

她每到一個公共場合,總是能熱情地上前各種搭訕。讓我佩服的是,她的社交能力很強,總是能和周圍的人打成一片,臨別時還不忘留下人家的電話和微信。

她甚至有一個月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至少認識一百個朋友。

後來,隨著小夏手機裡微信好友越來越多,由那種朋友多而帶來的充實感也逐漸變弱。

她無奈地說:“見了那麽多新面孔,我臉盲症都要犯了,而那些沉澱在微信裡面的‘好友’,也不過是認識而已,生活中基本上沒有交集。”

生病時他們不會過來照顧你,難過時不能找他們傾訴和尋求安慰,有麻煩了想求助某領域的“大咖”時,結果換來人家一句:“不好意思,我不知道你是誰……”

交朋友當然是好事,但是一味地追求數量,並不能代替交友的質量。單純地認識上百個人,對於交朋友這件事沒有任何意義。

作家李尚龍也曾經在《放棄那些無用的社交》中提到了自己在社交中吃的虧。

他在上大學時酷愛社交,參加了三個社團,無論什麽活動都喜歡去打個醬油。還很樂意到處留別人的電話,經常把手機裡別人電話的數量當成炫耀的資本。

然而,儘管他待人熱情誠懇,任勞任怨,在團體中,卻總是被忽略的那個。

一次,他認識了學校裡的一位負責學校入黨工作的老師,他在那位老師在辦公室值晚班的時候抓緊機會去跟老師聊天,還送去了兩袋水果。

他很高興,以為這樣套近乎就和老師成為好朋友了。

後來,當他寫入黨申請書時,想找那位老師幫忙,結果換來對方冷冰冰的一條短信:我沒空。

這件事讓他明白了,自己只是一個普通的學生而已,想跟老師拉近關係,尋求幫助的學生不計其數,他又為何對你鼎力相助?

只有關係平等,才能互相幫助。如果自己不夠強大,那些所謂的“社交”就像泡沫般短暫易逝。

換句話說,只有等價的交換,才能得到合理的幫助。

朋友多而不精是交友的大忌。“認識人多”不等於“人脈廣”。

要提高社交商,首先就是要扭轉“以多寡論英雄”的社交觀。

俗話說: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懂得社交的人都會和人保持一定的距離,不需要刻意地走進或走開,只需做好自己,該走近的早晚都會走近。

大多數時候

別人需要的只是你低調的傾聽

蘇格拉底說過:“上天賦予我們一個舌頭,卻給了我們一雙耳朵,所以我們聽到的話比我們說的話多兩倍。”

因此,在社交中,不要只顧著自說自話,在聊天中扮演一個傾聽者,比滔滔不絕口若懸河要好得多。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很火:如何變得會聊天?

其中有一個高讚回答引起了普遍共鳴:

“可以把聊天的目的從‘我要字字珠璣充滿智慧才學幽默感’變成‘如何引導對方說TA的經歷和喜歡的事情’,有奇效。”

簡而言之,社交的目的不在於讓別人發現你有多優秀,更多時候在於讓別人通過和你聊天時發現自己的閃光之處。

傾聽,不僅僅意味著聽見。它包括生理上的“聽”,心理上同步對信息的專注、理解,和行動上對信息的回應和記憶。

戴爾·卡耐基是美國著名人際關係學大師,他在傳世著作《人性的弱點》中寫道:“最善於言談者就是最善於傾聽的人。”

一次,他受邀去紐約參加一場重要的晚宴,在這場晚宴上,他碰到了一位知名的植物學家。這位植物學家正在和人們介紹有關外來植物的交配新品種的許多實驗。

儘管卡耐基對這位植物學家十分尊崇和敬仰,但他仍然沒有主動去找他聊天,而是靜靜地站著,全神貫注地聽著植物學家的每一句話。

等到晚宴結束之後,這位植物學家稱讚卡耐基為這場晚宴中“最能鼓舞人”的人,更是一個“有趣的談話高手”。

然而,卡耐基基本上沒怎麽說話,只是靜靜地聆聽,便獲得了植物學家的好感。

有一個調查顯示:全美的人力資源主管們被問及理想的管理者們應當具備哪項技能時,有效傾聽的能力被排到了榜首。

人一般都是分享的欲望大於傾聽的欲望。向別人述說自己,這是一種天性;而認真對待別人對你的述說,是一種教養。

好的傾聽者是一個好的觀察者,他在默默地觀察和理解周圍的人;

好的傾聽者是一個好的探索者,他能將對方的語言按照實事、情緒、認知等幾個層面分解,從而了解溝通的內涵;

好的傾聽者是一個好的表演者,他不僅能夠從內心和對方尋找共鳴,而且能從形神上給予對方尊重。

也許你不善言辭,澀於言論,但只要學會靜靜傾聽,就會贏得別人更多的好感。

“隨大流”才能融入圈子

生活中,總有一些原則性很強的朋友,凡事都有自己的一套行為標準和做事原則,一旦別人的舉動不符合自己的標準和原則,就開始疏遠、鄙視他人。

雖說有些圈子不必強融,但是如果為了標榜自己與眾不同而假清高,這樣的人注定不會受歡迎。

假清高的人,往往骨子裡有一股傲勁兒,認為自己鶴立雞群,周圍的人與自己不在一個層次上交流,一起同樂。這樣就免不了被他人疏遠。

我不由得想起了之前看過的一個故事:

一名大學教授到一個鄉村遊山玩水,雇了一條小船遊江。

船開後,教授問船夫:“你會數學嗎?”船夫搖搖頭。

教授又問他:“你會物理嗎?”船夫還是搖搖頭。

教授接著問:“那你會計算機嗎?”船夫垂下了頭:“先生,我不會。”

教授聽了之後歎了口氣:“你不會數學,人生意義已失去了三分之一;不會物理,失去六分之一;不會計算機,又失去六分之一;你的人生意義總共失去三分之二……”

這時,天空飄來大片黑雲,眼看暴風雨就要來到,而這小船在風雨籠罩的江面上顯得搖搖欲墜,極其危險。

船夫問教授:“先生,你會游泳嗎?”教授愣住了:“不會。”

船夫的表情充滿了憐憫:“那你的人生意義快要全部失去了……”

三國時期魏國文學家李康在《運命論》中說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高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

越是在眾人面前顯示自己的特立獨行,越是自命不凡、我行我素,就越容易遭到團體的孤立、排斥和發難。

很多時候,你自以為別人與自己價值觀不一致、層次不同就顯示出清高或不耐煩的樣子,自以為高人一籌,而這在別人看來,你不過是一個脫離集體的“怪人”。

而另外一些人,則在言語和行為中都透著一股親和力,對別人的行為總是能夠給予海納百川的包容和理解。

他們能在堅持自己原則的同時,適當地“隨大流”,靈活多變,主動與人親近。

正如美國總統肯尼迪所言:“我進入國會時就有人告誡我,與人相處的方式就是隨大流。”

適當地“隨大流”,並不會在社交中失去自己的個性,反而會融入群體,免遭拒絕,獲得人們的接納和讚賞。

“知世故而不世故,善自嘲而不嘲人。”在大事上秉持主見,不隨波逐流,同時也能用同理心去理解他人,不刻意地標榜自己,這才是社交的高境界。

高社交商的人,肯定很懂生活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發現,和諧的人際關係必須具備這三個因素:彼此的關注、共同的積極情緒、一致性和同步性。

心理學上有一種“同體效應”,也叫做“自己人效應”,就是把自己當成他人的“自己人”,能夠在心理上與他人產生共鳴,找到與他人溝通的連接點,拉近與他人的心理距離。

美國總統林肯當初在參加競選時,就很巧妙地運用了“自己人效應”贏得了民眾的支持。

他出身於平民家庭,而在參加總統競選時,他的一個出身富裕的競爭對手曾對他貧寒的出身進行了攻擊。

然而,林肯卻以巧妙的回擊爭取了主動,贏得了人心。他在演講中對民眾們說:

我是一個和你們一樣爽直的平民,是你們中間的一個。我生於肯特基州,長於伊利諾斯州,正和你們一樣是從艱苦的環境中掙扎出來的。

我本人既高又瘦,臉蛋很長,不會發福。我實在沒有什麽可依靠的,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你們。

這段話就是利用了“自己人效應”,一下子拉近了與民眾的距離,增加了民眾對他的認同感,就連競爭對手都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彼此態度和價值觀越是相似的人,相互之間的吸引力就越大。相似性,是人際吸引非常重要的因素。

說一千道一萬,永遠不要低估社交的力量,也要時刻遠離垃圾社交的干擾。

願你了解社交的真諦,不為無效社交所累,學會傾聽,擁有同理心,在社交的道路上披荊斬棘。

作者簡介:曼之恆,富書專欄作者,95後中文系女生,喜歡文學,旅行,音樂和舞蹈,熱衷於一切美的事物,理性與感性並存的雙重人格,用文藝的觀點,看世俗的紛繁,願與你共同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微博、簡書@曼之恆;每天和3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知乎、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富書(ID:kolfrc),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