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同道大叔PK羅永浩,電子煙兆市場進入白熱?

電子煙火得有些猝不及防。

2019年剛開年,羅永浩在錘子1月15日的聊天寶“新品”發布會上,順便推出了001號員工朱蕭木離職創業的新項目FLOW福祿電子煙,引起創投圈的廣泛關注。

緊接著,前同道大叔創始人蔡躍棟也被爆入局電子煙,其創立的品牌YOOZ在1月20日發售當天就在朋友圈賣貨近500萬。

1月27日,由同道大叔、軍武次位面、微媒控股、視覺志等自媒體聯合推出的電子煙品牌靈犀LINX也正式對外預售,並有媒體報導稱其已經敲定了兩輪融資。

經過一個春節長假的醞釀,資本也開始跑步入場。據業內人透露,年後不到三周的時間至少有三家電子煙品牌獲得投資。

據業內人士向小飯桌透露,FLOW福祿電子煙也已經於2月份完成融資,由經緯中國領投;而目前國內勢頭最猛的RELX悅刻電子煙據傳也將開啟新一輪融資。

但在2月13日這天,香港推出了“禁煙令”,深圳推出了“限煙令”,讓不少投資人開始遲疑。“政策原因無疑是電子煙行業存在的最大不可控風險。”小飯桌採訪的多位創業者與投資人均表達了這樣的觀點。

對此,投資圈大佬也紛紛表態,梅花創投創始合夥人吳世春在朋友圈稱電子煙動了煙草稅收的奶酪;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評論稱這錢不賺也罷。

一方面是爆火的新風口與不斷湧入的創業者,另一方面是不可控的政策風險和猶疑的投資人,電子煙究竟是不是一門好生意,對投資人來說究竟是否值得投?

帶著這些問題小飯桌採訪了:

YOOZ電子煙創始人蔡躍棟

山嵐電子煙創始人朱亞玄

MOTI電子煙CMO周潔

VPO霧化科技創始人郝瀟蒙

精鹽電子煙創始人劉濟輝

益爽電子煙聯合創始人Ameily

三行資本副總裁林大鯤

同創偉業高級投資經理歐陽瑩等人

為讀者揭開這個誘人又混沌的電子煙行業神秘面紗。

本文將著重討論以下4個問題:電子煙為什麽會火?行業的現狀以及當下的競爭重點是什麽?行業的風險與項目可能的退出通道是什麽?2019年行業將如何發展?

電子煙為什麽會火?三浪疊加

首先,什麽是電子煙?

從世界範圍內看,目前最火的電子煙有兩種技術選型,一種是以美國的JUUL為代表的電子霧化煙,另一種是以日本的IQOS為代表的加熱不燃燒電子煙。

其中加熱不燃燒電子煙的耗材部分(煙彈)是傳統的煙草製品,而國內煙草製品實行專賣制度,國內不存在加熱不燃燒型電子煙的創業空間,因此本文主要討論的是電子霧化煙。

第一代商用電子霧化煙(下文簡稱電子煙)由中國人韓力發明,並成立了世界第一個電子煙品牌如煙。

最初的電子煙主要是為了幫助煙民戒煙推出的替煙產品。因為電子煙不燃燒,所以不會釋放焦油、一氧化碳等致癌物質,比傳統卷煙更健康。同時電子煙霧化的煙油中含有尼古丁,因此能兼顧“解癮”的效果。

由於第一代電子煙煙油中使用的遊離鹼尼古丁傳輸效率不高,“解癮”的效果不強,因此並沒有風靡起來。

為了提升“解癮”的效果,第二代電子煙問世。第二代電子煙主要通過提升霧化的煙霧量來增加一次性攝入尼古丁的含量,因此被俗稱為“大煙”(大煙霧型電子煙)。

“煙霧量大到坐在你對面的人吐出煙霧,足以讓你看不清他的臉。”蔡躍棟如此形容到。

“大煙”的大煙霧量以及複雜的DIY操作,使其只能是一個小眾產品,無法被大眾所接受。直到JUUL的出現,才改變了這個局面。

JUUL是由美國電子煙公司PAX Labs於2015年6月份推出的一款電子煙產品,它把一種“尼古丁鹽”的技術引入電子煙的煙油中,做出來的煙油霧化後尼古丁傳輸效率大幅提高,足以實現和傳統卷煙相似的“解癮”效果。

並且JUUL還改變了“大煙”開放式的複雜DIY產品方案,把電子煙做成了只有“煙杆+煙彈”的封閉式產品,俗稱“小煙”。“小煙”的煙彈即插即用,不需要手動裝煙油,用完就可以扔掉;煙杆沒有按鈕,啟動霧化器只需要用嘴輕輕一吸,隨著煙嘴處壓力值的變化自動啟動。

這種容易上手的產品開始具備面向大眾推廣的基礎。2015年夏天,JUUL開始在美國各大城市的電影和音樂節上向年輕人免費派發產品試用,隨即風靡美國。

2018年JUUL實現了超10億美元的營收,佔領了美國75%的電子煙市場,並被煙草巨頭萬寶路以128億美元收購了35%股份,估值達350億美元。

回到國內,限煙的政策和宣傳已經實行多年,而且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也越來越重視吸煙對自身和他人帶來的危害與困擾,推廣電子煙有了現實基礎。

另一方面,2016年之後尼古丁鹽技術基本被中國電子煙代工廠掌握,目前世界電子煙市場95%的產能都來自於中國,尤其是深圳,具備最完整和前沿的電子煙產業鏈。數據顯示,美國市場上銷量前5名的“小煙”品牌其中3家由中國工廠代工,銷量前5名的“大煙”品牌則都是中國代工廠生產的。

國內的現狀是電子煙市場尚小,滲透率不足1%,但中國有3.1億煙民,已經成為世界範圍內最大的電子煙潛在市場。

尼古丁鹽的技術突破、JUUL爆火的流行趨勢以及國內對健康生活的追求成為電子煙生長的土壤。再加上國內產消兩端的巨大潛力,三浪疊加催生了當下國內爆火的電子煙創業風口。

行業現狀:產品同質、渠道為王、品牌定終局

2017年左右,國內的創業者便看到了“小煙”可能爆發的趨勢紛紛入局,山嵐、精鹽、吉爾都是那個時期創立的,2010年成立於美國的MOTI也開始進入中國。

隨著國內市場變熱,電子煙產業鏈上原本做對外貿易的生產商和貿易商也紛紛轉型國內,並推出自主品牌。但這600多家電子煙生產廠商普遍規模不大,95%的產品銷往國外,國內佔比很小。

對於國內電子煙創業公司來說,首先面臨的是產品同質問題。

小飯桌採訪的幾位創業者和投資人均表示,目前市面上還沒有一家做的產品具有行業壓倒性優勢。

由於國內的電子煙供應鏈已經被國外市場培育的非常完備,而國內的電子煙創業又剛剛興起,因此很多新創立品牌都是通過代工生產,經驗和技術強一些的會采取半OEM模式,參與到產品設計過程中;缺技術和經驗的則多采取直接貼牌的ODM模式,把代工廠開好的模具直接拿來用。

“這導致市面上很多產品其實長得很像。”有業內人士對小飯桌說道。

產品同質化,電子煙的突破口在哪?

精鹽電子煙創始人劉濟輝認為,這一輪小煙的技術突破主要在於煙油,而霧化器部分仍然沒有實現技術突破,霧化效率和穩定性還不夠高。精鹽2016年底創立,此後兩年都在做霧化器的技術研發,雖然目前還沒有重大突破,但劉濟輝認為只要霧化技術實現突破,就能做出有代際優勢的產品。

在銷售渠道方面,採訪的幾位創業者和投資人比較一致的認為電子煙是個快消品生意,和吉列剃須刀一樣,一個硬體的銷售可以帶來源源不斷耗材的複購。

“快消品的邏輯就是‘行銷+渠道’,但電子煙受政策所限不可能大範圍的投放廣告,因此目前只能拚命鋪渠道,搶佔市場。”三行資本副總裁林大鯤對小飯桌說道。

幾位創業者均表示了類似的看法,他們向小飯桌透露,今年會把渠道建設當做2019年的重中之重,尤其是線下渠道的開拓。

VPO霧化科技創始人郝瀟蒙有不同看法,他認為線下渠道第一次觸達用戶時,200-300元/支的換彈式電子煙對消費者而言決策成本太高,而且換彈式電子煙無法滿足消費者之間互相“分享”的社交場景

VPO給出的解決方案是主推30-40元/支的一次性小煙,消費者的購買決策成本低,更適合教育市場。而且一次性小煙的煙杆和煙彈是一體的,抽完即扔,和傳統卷煙更相似,更適合煙民之間的社交場景。

林大鯤和山嵐電子煙創始人朱亞玄均表示,渠道競爭雖然是當下的關鍵,但長久而言最終定輸贏的還是品牌力。

“如果只是鋪渠道賣貨就沒什麽意思了,最終還是要佔領用戶心智,形成品牌影響力,才能賺取品牌溢價。對於快消品而言,最深的護城河還是品牌。”林大鯤對小飯桌說道。

消費品行業和互聯網行業發展邏輯不同,即使終局也不太可能一家通吃,但林大鯤預測最終的頭部品牌應該會佔領30%-40%的市場份額。因此,及早打造品牌力就顯得尤為關鍵。

以MOTI為例,新年期間其聯合電影《流浪地球》出品方推出定製版電子煙,CMO周潔稱他們還與CBA聯賽中的深圳馬可波羅隊開展了整個賽季的合作。而朱亞玄稱山嵐2019年也將在行銷方面有所投入。

相比而言,“網紅”創業者入局電子煙則自帶行銷與渠道資源。

繼發布會幫忙“帶貨”後,近日又有報導稱羅永浩親自到深圳找電子煙代工廠,似要親自下海做電子煙。更有媒體樂觀估計,以羅永浩的網紅光環,帶貨幾十萬套或許不是問題。這對沒辦法做大規模廣告投放的電子煙品牌而言,將是一個巨大的行銷優勢。

而前同道大叔創始人蔡躍棟發售YOOZ當天即賣貨500萬,也直接印證了網紅效應對品牌傳播的巨大助力。蔡躍棟對小飯桌直言,創業期間其結識了大量KOL、MCN機構,因此YOOZ不缺線上曝光和銷售渠道。

對電子煙行業整體而言,品牌短時間難以打造但仍需持續投入,產品目前難以形成巨大優勢但山嵐和精鹽都把產品能力放在了第一位,渠道成為電子煙行業目前共同發力的方向但各家的打法和資源優勢也有所不同,電子煙仍然處於非常早期的教育市場階段。

但這些都不是創業者和投資人最擔心的問題,他們最擔心的是政策走向。

監管大錘下的電子煙生死局

對於電子煙創業者和投資人而言,當前最擔心的並不是來自市場的激烈競爭,而是監管方面的不可知政策風險。

中國煙草市場歷來實行專賣制度,所有的煙草原材料只能由中國煙草總公司統一收購,再轉銷給各個卷煙廠(卷煙廠也以國營為主),而卷煙廠生產的卷煙並不能自主售賣,必須由煙草專賣局統一收購,再逐級分銷給各中小零售商。

在這套專營專賣制度下,煙草行業每年向政府上繳利稅一萬多億,是財政的重要支柱之一。2018年中國煙草總公司稅前利潤11556.2億元,大概是阿里巴巴的16倍,騰訊的14倍,蘋果的3倍。

吳世春和朱嘯虎也都表達了對電子煙有可能切煙草稅收蛋糕的擔憂,這幾乎是懸在所有創業者和投資人頭上達摩克里斯之劍。

同創偉業高級投資經理歐陽瑩向小飯桌分析了三種可能出現的情況:

第一種,完全的政策禁止,電子煙被納入煙草專賣制度;

第二種,通過牌照或稅收的方式來管制電子煙行業,行業將失去50%-70%的高毛利,但有了穩定發展的空間:

第三種,政策限定電子煙中尼古丁的含量,以確保電子煙對傳統煙草沒有那麽強的替代性,即把電子煙的市場空間劃定在一個範圍內和傳統煙草劃江而治。

相對而言,第一種情況最壞,所有人都沒得玩,電子煙也就變成了一個打火機生意(創業公司只能做煙杆硬體),想象空間不再;第二種情況是最好的,雖然創業的條件變得相對苛刻,但創業者面對的依然是上兆的潛在市場,有3億多煙民可以挖掘。

也有很多創業者表示,自打一開始品牌的定位就不是針對老煙民去的,而是針對輕度吸煙者,主打25-35歲的年輕消費群體,以健康、時尚、新生活方式為主要宣傳方向,而非替煙。

但這又引出另一個問題,即消費用戶年齡下探的問題:很多更小年齡層的用戶(比如學生群體)可能因為時尚、潮流、健康的宣傳而嘗試電子煙。

博派資本合夥人李歐成在接受採訪時就表達過,相比政策風險他更擔心輿論風險,因為有JUUL的前車之鑒:JUUL曾因不當的宣傳引導致使青少年吸煙比例提高,遭到了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強力監管。

因此在李歐成看來,政策的風向很大程度是受輿論風向影響的。電子煙雖然相比傳統煙草有減害效果,但這種健康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大肆以健康、時尚為宣傳手段,不做有害健康的提示,一旦造成青少年的風靡,必然帶來輿論的譴責,最終可能會給行業帶來滅頂之災。

針對種種不確定風險,入局的創業者開始謀求新出路。

有創業者認為當下最優的策略就是拚命擴張,一旦年銷售額衝到10億規模就安全了,不太可能被監管一下子拍死。而且還可以效仿JUUL尋找煙草巨頭控股,“這也是一個很好的退出渠道。”

山嵐的策略是一開始就布局海外市場,即使國內業務無法開展,還能有海外市場續命。據創始人朱亞玄介紹,目前其海外業務的銷售佔比有40%。

而本來就是從海外市場殺回來的MOTI表現的就更加從容,其在海外和國內有兩套並行的團隊,且海外市場已經有非常成熟的業務。據CMO周潔介紹,他們去年達到1億美金的營收。因此國內市場能做起來是最好的,做不起來他們也不會傷筋動骨。

除此之外,精鹽電子煙創始人劉濟輝在產品層面有一些規避風險的思考,其認為電子煙的核心在於霧化器,因此落腳點不一定是“煙”,還可以是“咖啡”、“茶”等其他有提神功能的物質。因此精鹽也在布局零尼古丁的產品,一旦這條線能走通,那麽無疑又築起一面護城牆。

監管大錘未落下之前,所有人都內心惶惶,而政策一天不明朗,資本就不可能完全對電子煙敞開懷抱。

2019大概率會是晴天

就在近日,剛剛成立一年的電子煙品牌益爽宣布完成千萬級天使輪融資,而投資機構中赫然出現了梅花創投。

業內人士告訴小飯桌,他們從接近監管的人士處得知,上半年電子煙監管政策大概率將頒布,而監管政策會持相對開放態度,有利於創業公司繼續發展。

公開表達過不投電子煙的二位大佬之一的吳世春此時改變態度投資益爽電子煙,也側面反映了其或許捕捉到了政策利好的新風向。

而一旦政策明朗化,資本大舉殺入,上半年電子煙創業熱潮或許會更甚。而像小米這樣暫時宣布不進入電子煙賽道的硬體巨頭或許也會殺入戰場。

此外,對線下渠道的爭奪會成為今年的焦點,尤其是一些連鎖性的小型零售業態,比如便利店、小型超市等。

另外,電子煙(尤其是一次性的小煙)和傳統卷煙一樣有很強的社交屬性,酒吧、KTV、網咖、台球廳等場景渠道也將是重要拓展方向。

據VPO創始人郝瀟蒙介紹,他們正在與幾家共享充電寶合作,在合適的場景推出共享模式。未來霧化科技產品將會變成一種場景及時消費品,甚至電子煙可以和中華等高端香煙一樣具備禮品屬性,進入禮品市場。

以上渠道中,連鎖零售渠道會需要較高的資金門檻,因為需要入場費;而要想進入社交場景渠道和禮品市場需要連接有資源的代理商,因為這兩種渠道需要較強的人脈資源。

整體而言,國內的電子煙市場除了供應鏈端外,品牌和渠道都還處於荒漠化階段,需要各個品牌一點點建立起渠道網絡搶奪用戶心智。小飯桌採訪到的多位投資人均表示,希望獲投企業拿到融資後能把錢主要花在渠道拓展和品牌打造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