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2.4億單身群體中,你“單身經濟”了嗎?

2019年的十一假期,慶祝完祖國母親的70華誕之後,“旅遊出行”將又是一個衝上熱搜的關鍵詞。據旅遊軟體大數據預測,2019國慶旅遊人次有望達到近8億。對於收入穩定,保持單身狀態的上班族來說,不用請年假的十一假期是個絕佳出行機會,而興趣與生活方式的多元化,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獨自出行,這也折射出一股新的經濟力量正在興起——單身經濟。

何其相似,中日韓“單身經濟”均成必然

據民政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的單身成年人口高達2.4億多,其中超過7700萬成年人是獨居狀態,預計到2021年,這一數字將會上升到9200萬。

網絡上曾盛傳的“十級孤獨”,雖是調侃,但也從側面表達了當代單身群體的孤獨等級。日本社會學家三浦展在《超獨居時代的潛商機》中提到,“一人居”也已成為日本家庭形態主流,可見日本未婚男女數量龐大,未婚人員過多直接造成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齡化上升。

而日本政府為了讓年輕人積極約會起來,甚至動用AI匹配和機器人來解決年輕人的婚姻問題。2017年,日本還拍過一部《成人高中》的日劇,三浦春馬飾演的男主是一名東大畢業在頂級銀行工作,擁有高身高、高學歷、高收入的精英,30歲的他一直隱瞞著自己是個童子之身,直到國家規定年滿30歲還未有性經驗的人將被強製進入“成人高校”學習……

這部劇被很多人吐槽三觀不正,甚至有人犀利評論,日本政府催婚已經到了可恥的地步。雖然這部劇之於生活過於魔幻,但藝術來源於生活不無道理,日本連年下降的生育率確實讓日本政府犯了難。

單身未婚勢必會少子化,相應導致勞動年齡人口減少、需求減少、消費低迷、老齡化加劇,直接影響到養老金、醫療、老年人護理等社會保障制度,給社會和經濟發展帶來各種負面影響。

只可惜現在的年輕人對於擇偶結婚的需求連年遞減,這裡所指的“單身經濟”並不等同於“單身狗”。在一二線城市,大量單身群體受過良好教育,有好的文化圈層和可觀的收入。並不是傳統意義上長相和經濟的雙重困難,生理或心理上的“被動單身者”,思想觀念上的顛覆性是他們的顯著特點,他們是“活在當下”和“享樂主義”的代表。

這類人中很大一部分是為了享受生活而選擇主動單身,在他們看來,“悅人不如悅己”。他們熱衷消費,看淡儲蓄,自我意識極強,也正是欲在“單身經濟”浪潮中淘金的精明商家最留意的地方。

對於單身經濟的崛起,業內專家認為既是市場經濟也是社會轉型的必然。社會發展工作壓力大,生活成本高,大城市結婚面臨的高額成本,都是讓都市男女選擇主動單身的原因。單身過多就造成婚姻率減少,生育率自然相應下降。據統計,亞洲國家中日韓的生育率全部呈連年下降的趨勢,以2017年的生育率來看,中日韓分別為1.68、1.43、1.05,何其相似。

單身經濟都有哪些?

“單身經濟”這一概念,最早是由經濟學家麥卡錫於2001年在《經濟學人》雜誌中首次提出,只是當時他將單身經濟的群體鎖定為女性。麥卡錫認為,獨身且收入不菲的單身女性是廣告、娛樂等行業最理想的顧客。

但現在,這一群體早就不再局限於單身女性,而更多的是指代單身者追求有品質、高質量的獨身生活的一種統稱。

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同樣,單身多的地方就能催生“單身經濟”。

隨著社會發展,以及眼下這般互聯網滋生出來的浪潮,很多年輕人“福報”般的踏上了996征程,哪還有時間精力花前月下談情說愛啊?這般境地下,對自己好點就完美的順理成章。

據淘寶大數據顯示,平均每天千人次在淘寶上尋找“陪伴”。包含了叫起床、道晚安、催睡覺、求安慰,送祝福等情感虛擬商品,據調查單身經濟中65%的訂單來自未婚顧客。

對商家而言,數字本身就蘊含商機。於是,一人食餐廳、迷你KTV、交友App、出遊App上的一人旅行等,在生活方式上幾乎完成了全品類覆蓋。

早些年,“一人食”還是個舶來之詞,在日劇日影中頻繁出現的詞匯。有一個人也要好好吃飯,一個人也要吃的溫暖精致的意思,實際上,拋開吃,還隱含著一個人也要好好愛自己的某種心理暗示。

單身經濟關鍵詞:出遊、吃喝、住宿、娛樂

單身青年畫像:依賴外賣、租房趨向合租或獨居、周末宅家看電影追劇是常態,手機就是最好的陪伴,習慣獨立外出或旅行。

飲食生活方面

單身群體中,外賣成了最常用的App之一。美團外賣經理王莆中就曾說到:“單身人士對於我們來說是最重要的消費人群”,此外還補充說“中式菜肴做起來十分複雜,需要耗費大量時間,所以單身人士認為,訂外賣要方便得多。

而當下很多餐飲店也定製了單人套餐,傳統認知中“吃著火鍋唱著歌”眾樂樂吃火鍋的習慣已被顛覆,呷哺呷哺、海底撈等都能滿足獨自吃火鍋的場景;另外,很多火鍋“大牌”,甚至是賣零食的良品鋪子,也都推出了即時方便火鍋,一度登上銷售排行榜成為網紅食品。如今,一人吃火鍋早已不是新鮮事。

在生活方面,淘寶天貓京東等電商,單人廚具均呈上漲趨勢,單人電飯煲、迷你電水壺、小型電冰箱等統統熱賣。以京東為例,獵雲網在京東上搜索單人電飯煲,頁面最前方出現的均是評價十幾萬的銷量。

娛樂方面

在娛樂方面,全民k歌、唱吧等小型單人KTV同樣瞄準單身群體,這類設施通常設置在商場的轉角樓層,形態類似電話亭,一人到兩人最適宜,遮光簾保護隱蔽又避免尷尬,獨自想唱歌的時候,再也不用去K歌房傻愣愣的選個最小包間了。

此外,隨著AI智能語音互動技術在家庭中的運用,越來越多的智能音箱走入大眾家庭,像是亞馬遜Alexa、蘋果Siri、百度小度、阿里天貓精靈、小米小愛同學、京東與科大訊飛聯合推出的叮咚音箱等。雖然現在的語音互動技術,以及所謂的“人工智能小助手”還不夠智能,但作為一款提供消遣娛樂、噓寒問暖的日常家用則足矣,成為了不少單身群體房間必備。

精神文化方面

當代單身群體大多注重提升內核,即精神層面。相當一部分人利用單身狀態,去學習各種技能,或培養喜好。像是運動健身、報班學習、戶外交友等,都是較為樂活的生活方式。

我認識的一個朋友小A,女,90後,單身,從事互聯網行業。平日工作一絲不苟專業理性,但到了周末,顯出不同於職場中的幹練形象的另一面,她跳爵士練瑜伽,宅家刷劇做飯,忙著與朋友見面,好不自在。

其實,眼下正是很多單身群體,尤其是一二線單身群體的寫照。他們有提供想象的工作,志趣相投的朋友,高壓繁忙的生活下,依舊抽出時間主動為自身愛好投資。相對於擇偶,則更堅信先讓自己變更好,遇到勢均力敵的人自然是水到渠成。

在一二線城市,精神文化地標優勢顯著,像是獨立書店、電影小型放映廳、LiveHouse、劇院等,包容和承載與內心的對話,同樣受單身群體青睞,在這些地方,一個人並不稀奇。

單身錢好賺,商家“割韭菜”

僅拿中國來講,單身群體相當於總人口的15%,商家自然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割韭菜”的機會。在小家電、化妝品、寵物、職教等行業體現尤甚;除此,隨著Z世代的成長崛起,電競、二次元也成為精神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

比如近日大熱的泡泡瑪特盲盒成了市場新寵,造型別致可愛,與當下大熱的影視綜藝IP結合緊密,火爆異常。剛上映不久大熱的《哪吒》系列,亦或迪士尼的《冰雪奇緣》系列,除了讓部分學生白領癡迷外,單身群體也是一大人群畫像,用“娃娃買斷孤獨”。

盲盒這一概念最早源於日本,將滯銷的衣服通過隱藏福袋的方式進行銷售,消費者因看不到袋內商品而感到神秘,獵奇心理促使購買欲望。說回中國,與現在盲盒有異曲同工之妙,即為很多80/90後小時候熟悉的小浣熊乾脆面,童年時代為了集齊這些不同的卡片,很多人會購買小浣熊或與其他小夥伴進行重複卡片交換,從而促使小浣熊銷量上漲。

當下流行的盲盒經濟,不也正是利用這個心理嗎?商家宣稱每個系列有限量盲盒,利用物以稀為貴的道理故意製造稀缺,吸引消費者不斷試水拆盒。

就這樣,泡泡瑪特成了資本寵兒,據企查查顯示,從2013——2019年,泡泡瑪特先後進行了7次融資,其中啟賦資本進行天使輪投資後,又分別進行了兩次跟投,可想而知資本對泡泡瑪特的看好。

除此,單身群體在寵物市場上也有較大消費支出。孑然一身,寵物代替另一半給予精神安慰。單身群體中,養貓養狗的佔很大一部分,不同於以往長輩對於貓狗寵物的認知,現在的單身群體,更多的是把貓狗當成一種精神寄托,樂意花錢為其購置進口罐頭、寵物玩具等,對寵物照料有加,諸如打疫苗、體檢普查或是寵物店寄養等,都在消費之列,這也帶動了寵物經濟。

根據《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城鎮寵物(犬貓)消費市場突破2000億的關卡,整體消費規模達到2024億元,比2018年增長18.5%。養寵省市的繁榮程度也和獨居人口分布較多的城市成正比,寵物正在成為單身群體排解寂寞的好方式。

相當一部分養寵單身群體,逢年過節也鮮少回家,一來是長途距離放不下寵物;再者,就是對於適齡年紀面對家庭催婚的手足無措,每次回家無疑是一次新舊交替的碰撞,現實之間的拉扯,與上一代長輩的觀念也絕非一朝一夕就能調和。基於這樣的難題,故捨棄回家選項,也成了節假日一人遊消費形態與日俱增的因素之一。

說到底,單身經濟無疑是社會進程發展中的必經之路。這個趨勢和社會的發達與否有很大關係,越是精神物質都有豐富選擇的社會,晚婚、不婚就會越普遍。

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人生何其多元

單身經濟快速發展下,潛在問題也應該得到社會注意。單身群體的儲蓄結構相較於家庭儲蓄有很多不穩定性,邊際消費高,花唄借貸頻率高。面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單身人群在消費時應多一些理性,少一些感性,合理積蓄以備不測。

社會大眾在寬容理解的同時,也要對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提前防範,以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健康發展。誠然,單身群體能有積極的消費觀和人生觀後,這個問題自然不攻自破。

紐約大學社會學教授克裡南伯格在《單身社會》中明晰地指出,絕大多數單身者正熱忱地投身社會與社交生活中,他們比同齡已婚人士更熱衷於外出就餐、鍛煉身體、參與藝術及音樂課程、公眾活動、演講以及公益活動。

城市化的進程,除了物質生活的大幅度提高,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個相對於過去傳統社會大為不同的開放空間。城市提供了小城鎮無法企及的自由,展現自我主義的氛圍,各種探索新生活的方式。當然,對“單身主義”的認可度也就更高。

克裡南伯格在《單身社會》中著重強調,即“獨居”與“孤獨”並非同一個概念。內心無懼的單身者,婚姻或許不是他們人生的最優選擇,就像婚姻來了敞開內心去擁抱,反之,按照自己的步調節奏生活,充實而不孤獨。

對失去個人獨立性的恐懼感,當我們意識到我們無法自理自立時,便成為了最嚴重的屈辱感。

參考資料:

艾裡克•克裡南伯格《單身社會》

MBA智庫單身經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