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麽讀過大學的人,都變得很淡泊?

在知乎上有一個熱門的問題——為什麽感覺很多人上了大學會變得很淡薄?

很多人說,自己在上大學之前很有衝勁,每次考試都很在乎排名,如果比起上一次落後了哪怕一名,心裡都會覺得很難受,並且會為了下一次考得更好而加倍努力。

但是上了大學之後,不管是大考還是小考,總覺得,差不多就行了,少了那種拚搏努力的心情。

其實這在當代年輕人中是相當普遍的現象。

在上大學之前,接觸到的東西很簡單,除了學習幾乎沒有什麽需要考慮的事。生活也是呈現著兩點一線——學習、家。

可是上了大學之後,生活和學習的環境發生了變化。大家面臨的選擇更多,自由更多,想做的事、能做的事都變多了,思想也少了一些純粹。

剛上大學那會兒,人們會得到突如其來的釋放感,少了爸媽的嘮叨,少了高壓的學習環境,少了天天都督促大家學習的老師,一切都變得很自由,那一刻自己好像才算是真的長大了。

所以有人會一股腦的去嘗試之前沒有機會嘗試的東西。比如徹夜狂歡、翹課或者是周拋式的戀愛。

久而久之,這些人會發現自己變得越來越不愛學習,也不知道該怎麽學習了。

其實從另一方面來看,是皮格馬利翁效應失去了作用。

皮格馬利翁效應

皮格馬利翁效應又被稱為“羅森塔爾效應(Robert Rosenthal Effect)”或“期待效應”。

指人們基於對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望或預言,會使該情境產生適應這一期望或預言的效應。

例如,讀書的時候老師的稱讚和鼓舞會讓學生越來越靠近老師的稱讚方向,學生會變得越來越優秀。但是上大學之後,老師很少會直接誇讚學生,期待效應也會相應減少,甚至不發生作用。

就算沒考好,學生內心也不會再產生愧疚感和不安感。

於是就在“隨便對付一下”和“無所謂掛科就掛科”中惡性循環。

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對待學業上,只想敷衍了事。所以有人美其名曰,上了大學之後都變得“淡泊”了,不看重名利了。

看似好像活出了自我,殊不知這其實是在縱容自己的墮落。

許多大學生的狀態是這樣的:早上起不來就乾脆不上早上的課了,要去上的課幾乎都要遲到,生活裡不是談戀愛,就是打遊戲,再不然就是蒙頭睡大覺。

曾經有位朋友說,上大學前還年輕,考不好不僅心裡難受,回家還會被罵。讀大學後就沒那勁兒了,感覺混吃等死也挺好的。

這樣的心態轉化,在發展心理學(developmental psychology)上其實是正常現象。

隨著年齡和環境的改變,個人心態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這是人類都普遍存在的情況——心理過程隨著時間變化而變化的規律。沒有人能夠評價這樣的規律發生作用時,是好還是壞。

就個體自身而言,“淡泊”的心態讓自己放鬆,也收獲了不一樣的愉悅。

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在大學裡不談學業只看風花的狀態,阻礙今後更好的發展。

“淡泊”一詞,實際上是褒義詞,在古時候這樣的詞都是用來形容兩袖清風、不問俗世的有著崇高品德之人。比如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再比如莊子的“平靜恬淡,則又患有不入,邪氣不能襲,故其德全而神不虧”等。

不追名,不求利,過著“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生活,這樣看來,這是好的改變,那為什麽又有很多人因此而焦慮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他們的“淡泊”不一樣。

當代大學生對淡泊定義是:隨心而動,不在乎成績和學業,所以不用去上課;不在乎那點獎學金,所以沒必要爭搶名額;不在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所以可以為所欲為。

從理性角度來看,這些都是在大腦中進行美化之後的想法和結論。

事實上現在大學生的淡泊狀態是這樣的:能翹課絕不去上,能不做的作業抄都懶得抄,不聽別人勸勉和建議,隻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但是作為大學生,無論如何學習都是第一要義。

大學生為什麽前綴是“大”?因為年齡長大了,責任也相應的變大了。

有人說,只想為自己而活,不願意去考慮太多。但為自己而活的前提是能對自己負責,擔得起家人和朋友的期待和讚許。

倘若大學結束後,發現自己一事無成,難道要責怪“淡泊”這個狀態嗎?

淡泊沒有錯,錯的是淡的尺度,以及事件。

別再為自己的懶惰和放縱找借口了,世上沒有後悔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