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45歲開始肺癌發病率逐漸升高!肺癌臨床診療有了中國版指南

來源/視覺中國

新民晚報訊(記者 左妍)昨天,「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18版)」最新出爐。這份適用於中國人群的肺癌臨床診療「標準答案」修訂歷時一年多,由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中華醫學會雜誌社共同牽頭,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胸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韓寶惠領銜國內50餘位肺癌權威專家團隊共同完成,具有極高參考價值。

肺癌是當今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居全國第一的惡性腫瘤,臨床上,大多數國內醫生參考歐美國家的指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韓寶惠談到,以美國指南為代表的歐美指南中,高危人群篩查將「吸煙」作為首要條件,篩查起始年齡為55歲。而中國的實際情況是,女性的肺癌發生率並不低,這其中大部分女患者是不吸煙的;同時,無論男女,45歲開始肺癌發病率就逐漸升高。「如果仍以歐美標準進行篩查,會忽視45-55歲這部分人群。」因此,新修訂的指南首次把高危人群篩查作為章節介紹。年齡在45至70歲、有吸煙史、有毒有害物質接觸史(相關職業史)、惡性腫瘤家族遺傳史的人群為肺癌高危人群,需進行定期篩查。

除篩查高危人群定義外,包括肺部小結節的隨訪與手術、多原發肺癌的處理、原發性肺癌的臨床診斷、肺癌病理標本的病理學評估及檢測等熱點問題,指南中均有了系統解讀。韓寶惠表示,許多患者查出肺小結節,問得最多的就是「肺小結節是否需要切除」以及「肺小結節是否會進展成肺癌」這兩個問題。他表示,隨著檢測手段的進步和設備的更新,如今肺小結節的檢出率有所提升,但數據顯示,檢出大於等於4毫米的非鈣化結節者,佔高危人群的23%,最終確診為肺癌的只有1.5%。腫瘤生物學特徵明顯的人,需手術診療;良性結節長期隨訪即可。

新修指南還羅列了大量肺癌領域最新科研成果、治療方法。技術的進步、新葯的問世,使肺癌患者的生存期進一步延長,比如國產抗癌新葯安羅替尼,是非小細胞肺癌三線治療的「中國方案」。專家表示,指南也是動態的,將不斷更新和優化。昨天,「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巡講啟動會暨第一次巡講在胸科醫院召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