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快看,中央一號文件裡的機會

題要:日前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讓社會各界對農業這片希望的田野充滿了期待。其中,對現代農業發展提出了諸多要求和具體方向,包括大豆振興計劃、智慧農業、數字農業、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聯合體,等等。值得相關行業、企業深入發掘投資興業機會——

日前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讓社會各界對農業的發展充滿期待。眼下,無論是工商資本下鄉、互聯網企業務農,還是農民工、大學生返鄉創業,都是因為看好農村經濟的前景。越來越多的人覺得,農業是希望的田野,是可以做成百年老店的行業。那麼,中央一號文件將如何影響農業發展,各類農業經營主體又有哪些機會?

推動農業提質量

中央一號文件對現代農業發展提出了諸多要求和具體方向,主要目的是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在農產品供給方面,提出實施大豆振興計劃。在科技強農方面,提出實施農業關鍵核心技術突破行動。在數字農業農村方面,提出推進「互聯網+農業」。

大豆振興計劃是業內關注的一大重點。中國農科院作物所研究員韓天富認為,理論上在東北地區推行大豆玉米輪作,大豆面積可擴大到1.2億畝;在黃淮海冬麥區提高麥豆兩熟製比例,大豆面積可達0.9億畝。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分析師殷瑞鋒表示,近年來我國大豆畝均凈利潤低於稻穀和玉米,2014年起種植虧損幅度逐漸擴大。在今後很長時間內,我國人多地少的矛盾都難以解決,只有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大豆產量和質量,才是增強國產大豆競爭力的根本途徑。

智慧農業讓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也讓種業、農機等成為行業熱點領域。農業農村部科教司司長廖西元說,推進農業現代化,根本要靠科技創新引領。聚焦農業高質量發展,要轉變科技創新方向,由注重數量為主向數量質量效益並重轉變,由注重糧食生產為主向糧經飼統籌和大農業轉變,由注重種養為主向種養加全過程全要素轉變。為此,文件強調實施農業關鍵核心技術突破行動,培育一批農業戰略科技創新力量,推動生物種業、重型農機、智慧農業、綠色投入品等領域自主創新。

數字農業也迎來了「風口」。2018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數字鄉村概念,當年我國實現農產品網路銷售額約3000億元。今年的文件在扶持政策方面更具體,提出深入推進「互聯網+農業」,擴大農業物聯網示範應用;繼續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屈冬玉認為,農業數字化改造潛力巨大,培育發展數字經濟,可以為農業強身健骨。我國城鄉發展不平衡,城鄉數字鴻溝最為突出,必須紮實推進數字鄉村建設,這也為各類農村電商平台和企業提供了機會。

鄉村經濟多元化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發展壯大鄉村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數據顯示,去年我國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產值比達到2.3∶1,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營業收入超過8000億元。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司長曾衍德說,鄉村產業不同於傳統種養業,需要發展鄉村特色產業、鄉村新型服務業和現代農產品加工業。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部長葉興慶認為,振興鄉村產業,不能隻搞農業,還要促進經濟多元化。但是,經濟多元化不能像上世紀80年代搞鄉鎮企業那樣「村村點火、戶戶冒煙」。「過去我們把注意力放在發展大宗農產品生產上,對農業休閑觀光、生態涵養、文化傳承等功能開發利用得不夠。新時代促進鄉村經濟多元化,要用好鄉村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優勢,推動加工業前延後伸,挖掘農業多元價值,促進鄉村產業深度融合。」

現代農產品加工業是鄉村經濟的第二產業,其溝通城鄉,亦工亦農,一直是鄉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去年以來,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流通、科技教育和電子商務等產業深度融合,出現了大量新模式。通過線上線下、虛擬實體結合等多種途徑,催生出共享農業、體驗農業、個人定製等新業態。

專家認為,文件提出「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就是支持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經營農產品初加工,支持縣域發展精深加工,這樣有利於把加工增值收益更多留給農民。

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是鄉村新型服務業,屬於鄉村經濟的服務業。截至目前,農業農村部已創建388個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去年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接待超30億人次。

北京觀光休閑農業行業協會副會長呂彥說,文件提出加強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這意味著設施完備、功能多樣的休閑觀光園區、森林人家、康養基地、鄉村民宿等迎來了發展機遇,休閑農業會獲得更優質的產業發展環境。

新型主體獲支持

隨著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逐步形成,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蓬勃發展,已成為發展現代農業的引領力量。但是,一些工商資本下鄉更多地關心經營效益,不夠注重帶動農民發展,使得小農戶難以有效分享農業現代化的成果。

中國社科院農村所研究員李國祥認為,我國「大國小農」的基本國情,決定了小農戶家庭經營在很長一個時期內都將是我國農業的基本經營方式。要正確處理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和扶持小農戶的關係,落實扶持小農戶發展的政策,將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

我國有近6億農民,農業投資周期長、回報見效慢,這決定了對農業必須支持保護。「要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適應世貿組織規則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統籌兼顧市場化改革取向和保護農民利益的關係,強化高質量綠色發展導向,按照增加總量、優化存量、提高效能原則,進一步完善農業支持保護政策。」葉興慶說。

中國農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朱啟臻表示,在保護小農戶利益的基礎上,要突出抓好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兩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按照文件精神,啟動家庭農場培育計劃,開展農民合作社規範提升行動,建立健全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發展的政策體系和管理制度。這對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是極大利好。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聯合體。其中,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是個新概念。曾衍德說,不同於傳統的「公司+農戶」,聯合體是一種農業產業化新模式,是龍頭企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主體分工協作、利益共享的一體化農業經營組織聯盟。去年起,農業農村部在部分地區開展的產業化聯合體支持政策創新試點顯示,聯合體使得龍頭企業專心搞市場、家庭農場專心搞生產、合作社專心搞服務,讓小農戶的微力量聚合成發展產業的大動能,是聯結小農戶和新型主體的有效形式。(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喬金亮)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