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速問速答丨癌性營養不良的原因和治療方案有哪些?

癌性營養不良是由於營養攝入不足和代謝增強、消耗過多等因素所致,加上發熱、出血,噁心、嘔吐等進一步使機體的營養狀況惡化,導致抗腫瘤治療手術、化療、放療的耐受性、有效性下降、毒副作用增加,機體體力狀態下降,器官功能損害,生活品質低下,生存時間縮短。

因此,營養治療在癌症病人中顯得非常重要。目前,臨床上需要進行營養治療的惡性腫瘤病人主要包括:手術後發生消化道瘺、胃腸排空障礙等併發症的病人;化療、放療等抗腫瘤治療引起嚴重胃腸道反應、放射性腸炎的病人;頭頸部惡性腫瘤、食道癌、胃癌、胰腺癌等導致吞咽障礙及腸梗阻的病人;需手術、化療、放療而伴有嚴重營養不良的病人。

營養治療目的:加強病人營養,增強病人的免疫力,減少併發症,改善病人後期的惡病質。

營養治療方案:胃腸功能良好的,盡量採用經腸營養,並鼓勵經口進食。腫瘤病人宜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清淡易消化的飲食。營養素在小腸吸收經門靜脈入肝,對內臟蛋白合成和代謝調節有利。經口飲食有困難時,才考慮管飼營養。如消化酶功能不全,吸收功能基本完整,可用無需消化的要素膳。若消化道完全無功能,則需靜脈營養。

手術病人的營養治療:消化道惡性腫瘤患者是營養不良的高發人群,多數患者存在蛋白質熱能營養不良,特別是進行手術治療後,使免疫系統遭受重大打擊,更是如此,因此對消化道惡性腫瘤患者進行圍手術期營養治療尤為重要。但營養素的供給可能刺激腫瘤的生長和轉移,所以對腫瘤患者進行營養治療應適度,對非營養不良患者要慎重給予營養治療。

化療和放療病人的營養治療:化療和放療對進展期腫瘤病人是一種常用的治療手段。由於它們在作用於腫瘤細胞發揮細胞毒作用的同時亦損傷正常組織和細胞,因此會出現副作用,影響食慾和消化道功能,給營養狀況帶來不良的潛在影響。化療或放療病人在調整營養素平衡的同時給與補充抗氧化營養素,可減少化療或放療的副反應,如白細胞減少、脫髮、噁心、嘔吐等。同時β胡蘿蔔素丶及硒均有抑製癌基因的表達和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靜脈營養補充後的24小時是細胞分裂的高峰期,亦是化療的最適宜期,對化療病人採用化療前的營養支持可以提高化療的效果。因此,化療或放療病人的營養輔助治療是十分必要的。病人放化療期間,可多進食動物蛋白質(肉類、牛奶、乳酪和蛋)、大豆蛋白質這些濃縮優質的蛋白質補充能量。進食新鮮的蔬菜、水果,如胡蘿蔔、蕃茄、蕃茄、穀類、麥胚等補充維生素。煮菜時可多用植物油,因植物油比動物油所含的必需脂肪酸多。多飲水每天2000-4000ml,促進機體代謝物的排泄。如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可增加健脾開胃食品,如;山楂、白扁豆、蘿蔔、香草、陳皮等。

晚期腫瘤病人的營養支持治療:晚期腫瘤病人常因腫瘤轉移到其他臟器而無法手術切除。這些病人能量消耗大於攝入。病人的營養狀況極為不良。免疫功能極度低下,病人的抗氧化能力很低,血中的脂質過氧化物明顯升高。因此,對晚期腫瘤病人的治療原則是提高其進食能力,提高其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調整其他器官的功能,增加人體的抵抗力,達到延長生存期和提高生存品質的目的。臨床上大多應用中醫中藥和營養素結合治療。在糾正營養不良和提高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基礎上,如有條件亦可適當結合化療或放療,但必須嚴密觀察其毒副反應,以免造成不良後果。

惡性腫瘤病人的營養是極其重要的問題,良好的營養狀況能使病人的免疫能力、抗癌能力增強,提高生活品質;提高腫瘤病人對手術的耐受性,減少或避免手術後感染,使術後傷口能夠如期癒合;提高腫瘤病人對放、化療的耐受能力,減輕其毒副反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