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炒作防疫概念股有風險,上交所一線監管將嚴查

資本市場正在合力戰“疫”,但部分上市公司也因防疫概念而出現股價異動,甚至隱現炒作苗頭。從疫苗概念、雙黃連概念到2月14日盤中的血製品概念,相關公司股價連續大漲。有學者強調,全社會都在全力抗擊疫情,上市公司更要有所擔當,實事求是進行信息披露。據第一財經了解,交易所一線監管也同步跟進。上交所目前持續加強對相關信披及交易行為的核查;對無實際業務支撐的蹭熱點行為,還將啟動紀律處分。

面對形勢依然嚴峻的疫情,資本市場目前頒布多項措施,減緩疫情對市場的衝擊。上市公司也積極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甚至犧牲主業而優先生產相關防疫物資。春節長假開市以來,上市公司及時披露受疫情影響的公告,市場情緒與預期都較穩定,A股市場走勢也穩中有升。

但與此同時,部分上市公司因披露涉及防疫物資和藥物的相關公告,股票交易出現異動甚至連創新高。比如,社會對“特效藥”的強烈希冀,開始傳導到A股市場。從春節前的生物疫苗、超級細菌、抗生素等概念,到節後傳出“具有治愈特效”的雙黃連概念股,以及2月14日盤中的血製品概念股,都受到資金的追捧。

但面對是否能對疫情防控產生效果、是否能對公司經營和業績帶來貢獻,部分炒作的概念股恐難經得住拷問。

比如,針對部分公司披露的抗病毒藥物研發公告,有券商醫藥行業分析師就對此表示,有公司已在公告中著重強調,該藥物是否對此次疫情的病毒有效,最終還需要臨床結果來驗證;即便證實有效,從研發到相關產品真正投入使用還有較長的流程,短期內或很難對公司業績產生直接影響。“從公告披露的情況來看,對上市公司基本面不會有實際影響,業績貢獻更是微乎其微。”

還有上市公司因“口罩概念”、“消毒劑概念”,也受到資金追捧。

“國家正在全力防控,疫情只是短暫的。即便主營業務在疫情期間受益,也隻影響一季度的業績表現,對全年業績影響不大。”武漢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向第一財經表示,因疫情而遭熱炒的概念股,只能是曇花一現;抗風險能力較弱的普通股民,應盡量避免參與這些概念股,不盲目跟風。

董登新更表示,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交易所應嚴格要求上市公司加大信息披露的頻率和力度,加強疫情期間信息對稱度。“上市公司也有義務和責任,披露疫情對生產經營、業績等方面的影響。無論公司是受益還是受損,都應及時、客觀地披露信息。同時,投資者也要自行判斷風險。”

據第一財經了解,在疫情防控期間,一線監管已經有針對性的全面加強。就在2月14日晚間,上交所官方發布信息稱,近期部分涉及藥物研發、防疫物資、雲辦公、在線教育等業務的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出現一定異動;交易所已針對性強化了相應的信息披露監管。

具體來看,交易所督促相關公司及時進行準確、客觀的信息披露,如實說明此類業務收入佔比、對經營業績影響程度等情況,向投資者充分提示投機炒作風險,引導理性交易。在此要求之下,滬市公司披露的風險提示公告多達20余份。

不僅如此,對於涉及各方高度關注的有關藥品研發的公司,在市場出現傳聞、股價出現異動後,上交所還特別要求公司如實披露藥物研發和生產之間區別,相關專利授權存在不確定性等重大事項,防止誤導投資者。

“對於個別自行發布不實信息的公司,加大監管力度,第一時間發出監管工作函和問詢函,要求澄清市場誤解,並及時進行內幕交易核查。”上交所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