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何高手在民間呢?從哲學角度或許能找到原因

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有這樣一個感受:當你讀到或聽到一些民間流傳的作品時,你會覺得格外地有“味道”。雖文法樸實,卻很有道理。當你讀到一些現代人的作品時,你會覺得晦澀難懂。雖文法華麗,卻顯得空空如也。因此,人們經常會感歎:高手在民間。為何高手在民間呢?

原文 :《現代人如何回歸“詩意”生活》

作者 |北京外國語大學博士生 馬俊傑

圖片 |網絡

問題的“症結”

諸如“花兒”等一大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均源自民間流傳,是人民集體智慧結晶,具有豐富而深刻的內涵。要回答高手為何在民間這一問題,還得從探究文化遺產本身所蘊含的人民智慧和經驗著手。有媒體呼籲,鑒於現在人們對文化遺產本身所蘊含的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入探究還不夠,必須對我國文化遺產所蘊含的傳統文化的智慧和經驗進行深刻地總結與討論。中國社會科學院劉魁立研究員也曾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不是對“物”的保護,而是對“物”背後所蘊藏的文化內涵的保護。現代人之所以缺思高手為何在民間,其原因正如人們對待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一樣,現代人缺乏深究傳統文化遺產背後所蘊含的智慧和經驗。

詩性智慧:開啟解決問題的“金鑰匙”

筆者近年來學術研究關注的領域為口頭詩學,在廣泛閱讀這一領域的研究文獻時,受北京師范大學鍾敬文教授對年輕人的勸誡,但凡想進入這個領域去探尋的人,都需讀一讀意大利偉大文藝學家維科的《新科學》一書。若讀過此書,對於這個問題或許已經有了初步的答案。我們認為,維科《新科學》提出的“詩性智慧”,是開啟解決高手為何在民間這一問題的“金鑰匙”。

維科在《新科學》中論述原始人類“詩性的智慧”時給出了這樣一段耐人尋味的話:“我們文明人的心智已不再受各種感官的限制了,就連凡俗人也是如此。使心智脫離感官的就是與我們的近代語言中很豐富的那些抽象詞相對應的那些抽象思想……人們現在用唇舌來造成語句,但是心中卻‘空空如也’,因為心中所有的只是些毫無實指的虛假觀念,以至近代人再也想象不出‘具有同情心的自然’( 指原始人所想象的)那樣巨大的虛幻的形象了。” 從維科的這段話,我們可以得知,原始人對自然的同情心是其想象力來源的本質,這是由原始人類心靈的特點——“人對遼遠的未知的事物,都根據已熟悉的近在手邊的事物去進行判斷”(維科語)所決定的。因此,“以己度物”是原始人類“詩性智慧”的主要特徵,這正是現代人所缺乏的。

結合認知語言學的學術思想,高手之所以在民間,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心智的原生態體驗性。具身體驗(embodiment)是認知語言學哲學思想的核心。根據這一思想,人類概念源自於人類身體與環境之間的體驗互動。原始人類所面對的是一個原生態環境,原始人的概念源自於其與原生態環境之間的體驗互動。德國哲學家卡西爾在《人論》中指出:“原始生活中,原始人的空間是一種行動的空間,充滿著個人的情感。” 因此,原始人類對原生態環境的情感是其創作富有創造力的源泉。所以,心智的原生態體驗性是原始人創作有驚人之舉的主要根源。二是心智的非凡想象力。認知語言學認為,雖然人類的概念源自於人類身體與環境的體驗互動,但也離不開人類自身所具有的“心理建構體”。也就說,人類的概念既具有“具身性”,也具有“離身性”。隱喻是原始人類具身體驗基礎上的主要“心理建構體”,體現了原始人非凡的想象力。維科在《新科學》中認為,每一個隱喻就是一個具體而微的寓言故事,這也提供了一種根據來判定隱喻何時在語言中開始出現。照此看來,認知語言學家創始人George Lakoff教授所說的“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在原始人類那裡更加契合,我們不妨說“原始人賴以生存的隱喻”。

反觀現代人的境況與出路

法國哲學家盧梭在《論人類不平等起源的基礎》一書中,將原始人類稱作“自然人”。相比文明時代的現代人類,雖然自然人的認知相對比較簡單,但卻最貼近人類對生活的體驗與認知。人類早期流傳下來的口頭傳統蘊含著人類早期“詩性的智慧”,反映了人類早期詩意般的生活。雖然現代人在認知上遠比原始人要複雜得多,但時常心中“空空如也”,因為抽象抑製了他們的想象力。他們推崇理性、輕視詩性,生存狀態已經從充滿詩意到缺乏詩意,這無疑是悲哀的。

面對魚龍混雜的現代社會,現代人該如何回歸“詩意”般的生活,這也是解決現代人該如何擺脫心中“空空如也”之況的出路。著名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曾說:“詩人的天職是返鄉。”據此,北京外國語大學王馥芳教授曾撰文指出,人類原初的文化“原鄉”本質上是一個自然而質樸的“向善之境”,她從文化建構的角度出發,給出了現代人該如何建構人類文化“原鄉”的思考。基於此,筆者認為,人類文化“原鄉”的建構是現代人擺脫心裡“空空如也”之境況的出路之一。鑒於人類文化“原鄉”的建構是一個複雜而漫長的“工程”,現代人走向詩意的、返璞歸真式生活之路是一個漫長的探索之路。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寧夏回族花兒的認知體驗及英譯”(編號為16CYY011)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48期第5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