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生態補水 讓漢江濕地不“失地”

(記者汪彤通訊員陳偉)冬季,漢江流域進入枯水期,漢江水位持續下降。漫步江岸,目力所及江灘和洲灘明顯增多。行至漢江中下遊,一處寬闊而壯麗的水面驀地出現在人眼前,水潤如鏡,仿佛鑲嵌在漢江流域上的一塊碧玉。

這裡是谷城漢江國家濕地公園,地處漢江與其兩大支流南北二河交匯處,濕地內部北河故道一線串珠,形成典型的河流濕地。

公園管理處黨組書記、主任賀天寶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介紹,它不僅美麗,而且珍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實施後,漢江中下游水位有所下降,河道收窄。這片位於漢江中下遊源頭的21平方公里濕地,不僅能夠涵養水源,還能調節氣候,淨化漢江水質。然而,受歷史上北河改道、漢江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等多重因素影響,近年來,不少水面變成裸露的乾地,濕地面積縮減,功能退化嚴重。

如何讓漢江濕地不“失地”?補水是治本之策。

水,是濕地的血液。有了水,一切生命才有生機。2017年6月,在省林業局、省發改委、省水利廳等多家部門聯合指導下,谷城縣漢江國家濕地公園,開始啟動為期5年的水生態修複與保護工程,計劃通過濕地內的植被恢復及水系疏通,治理構建全新的濕地生態系統。

在北河下遊安崗段入漢江河口處,記者看到一座長130米、高4米的橡膠壩已完成基礎工程部分。項目負責人程傳明說,橡膠壩靜態蓄水量約600萬立方米,建成後枯水季節蓄水、汛期泄洪。現在進入濕地前由西向東直入漢江的北河水,屆時將由北向南恢復故道引流,保證每年約2.97億立方米的穩定充足水源流入濕地,匯入南河後再入漢江,以貫通北河、漢江、南河和故道水系,實現濕地公園規劃區河網密布、水體自然流動和分級淨化,改善濕地水生態環境。

除了水生態修複,整個工程還包括濕地科研監測、退耕還濕、水網疏通、汙水淨化、河道治理等多個項目,總投資5.62億元。

為進一步增加濕地生態容量,近兩年,當地已投入超2億元,對漢江西岸依法取締的26家非法采砂場原址,啟動濱岸修複,已修複生態濱岸7公里,並在濕地公園科普宣教區新建佔地836畝的漢水五穀文化廣場。每年在公園規劃區內綠化補植超10萬株,退耕還濕還草約600畝。

一片活力四射、生機盎然的漢江濕地,正重現在人們眼前!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網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 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