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駐留月背,嫦娥四號還有哪些事要做

1月11日,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巡視器完成兩器互拍,嫦娥四號任務取得成功。從此,“嫦娥”和“玉兔”開始了長期駐留月背的生活,接下來的日子裡,它們還有哪些事要做?

迎接月背嚴酷環境考驗

由於長期受到隕石的衝擊,月球背面月表環境更為嚴酷。嫦娥四號著陸器雖已成功落月,“玉兔二號”的月背之旅卻注定不是坦途。2014年,嫦娥三號月球車“玉兔號”在進入第二個月夜之前就因故障而止步。

此外,月球上白晝時溫度最鋼彈150攝氏度,黑夜時低至零下180攝氏度,一個夜晚相當於地球14天。如何度過炎炎晌午,如何在漫漫長夜裡抵禦嚴寒,對“嫦娥”和“玉兔”都是很大的挑戰。

針對這些問題,科研人員們已提前做了考慮。月夜降臨時,“玉兔二號”會找好棲身之所,收起桅杆,合上太陽翼,同著陸器一起休眠。直到太陽照射到太陽翼的電池片上,沉睡的“嫦娥”和“玉兔”才會被喚醒,開啟新的旅行。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介紹說,“玉兔二號”還對電纜鉤掛系統進行了電纜最小化裸露改進,針對鉤掛、摩擦等應用場景做了上千次試驗,大幅提升了整體可靠性。

觀天測地破解宇宙謎題

恆星的起源是什麽?星雲是如何演化的?月背的異塵餘生又怎樣?要嘗試解答這些天文謎題,“嫦娥”和“玉兔”在月背的科學任務可謂滿滿當當。他們的科學任務主要有3個方面——

“耳聽”,聽來自宇宙深處的微弱電磁信號。嫦娥四號著陸器和中繼星上分別安裝了中國研製的低頻射電頻譜儀和中-荷合作研製的低頻射電探測儀。到月球背面開展低頻射電天文觀測是天文學家夢寐以求的。中科院月球與深空探測總體部主任鄒永廖說,這樣的天文觀測是研究太陽、行星及太陽系外天體的重要手段,也將為研究恆星起源和星雲演化提供重要資料。

“眼觀”,觀察月球剖面的物質成分。“玉兔二號”裝備了一台測月雷達,配合全景相機、地形地貌相機和紅外成像光譜儀,可以獲取集地形地貌、物質成分、淺層結構於一體的綜合地質剖面。這個剖面一旦建立,對揭示著陸區域地質演化歷史、演化細節將有重大貢獻。

“手摸”,觸摸月球表面的獨特環境。嫦娥四號上的載荷還將對月面中子與異塵餘生劑量、中性原子等月表環境進行探測,研究宇宙異塵餘生、太陽風與月面物質相互作用的情況。

韓阜業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