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外國人如何閱讀王維?翻譯者對畫面的呈現如中國人那樣直接

艾略特·溫伯格(Eliot Weinberger),1949年生,美國詩人、散文家、譯者,是帕斯和博爾赫斯的優秀英譯者之一。

《觀看王維的十九種方式》

作者:艾略特·溫伯格

譯者:光哲

版本:商務印書館 2019年2月

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複照青苔上。

生活於盛唐時代的王維,有一種迥異於世的瀟灑與孤獨。他的詩以歌詠山水田園為主,清幽絕俗。在一千兩百多年的歷史中,王維的詩作漂洋過海,被翻譯成英語、西班牙語、法語等諸多版本。

上世紀80年代,美國學者艾略特·溫伯格的中國詩歌翻譯研究《觀看王維的十九種方式》問世。今年2月,這本書得以經由商務印書館翻譯引進。出乎我們意料的是,在非中文世界的詩歌評價體系中,王維的詩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歡迎。溫伯格認為,偉大的詩歌正是在不斷的變形、不斷的翻譯之境中活著:詩作死於窮途末路。

一座山,一片森林,落日和被落日所照耀著的一方苔蘚,這便是王維《鹿柴》中所能呈現給我們的全部景象。美國詩人埃茲拉·龐德,美國著名翻譯家伯頓·沃森,墨西哥詩人奧克塔維奧·帕斯等人都曾留下這首詩歌的翻譯版本。在溫伯格看來,每一次翻譯都是對詩的一次重構,讀者也絕非一成不變,“每一次閱讀都是不同的。”

龐德憑直覺糾正錯誤 弗萊徹認為要“改進”原詩

The Form of the Deer

So lone seem the hills; there is no one in sight there.

But whence is the echo of voices I hear?

The rays of the sunset pierce slanting the forest,

And in their reflection green mosses appear.

——W.J.B.Fletcher, 1919

鹿巢

似乎如此的寂寞,這山;看不見有人在那裡。

但我聽到的人語聲從何而來?

落日之光斜斜刺入森林,

而在它們的映照中,青苔顯現。

——W.J.B.弗萊徹,1919年

(弗萊徹,《英譯唐詩選》)

這是埃茲拉·龐德的《華夏集》(Cathay)在得到普遍認可之前的典型翻譯。龐德那本小書於1915年首版,收錄了一些最美的英語詩歌,是基於東方學學者歐內斯特·費諾羅薩(Ernest Fenollosa)以及一位日本人的研究而作的,這位日本人整理的一本漢語翻譯筆記為這本書提供了基本資料。龐德譯本的“精確性”依舊是硬傷:雖然學究們對那些錯誤始終嗤之以鼻,但葉維廉(Wai-lim Yip)已經向我們展示了當時對漢語尚一無所知的龐德如何憑借直覺糾正了費諾羅薩手稿中的錯誤。且不管其學術價值,以T.S.艾略特的話說,《華夏集》是標誌著“我們時代漢語詩的發明”。與弗萊徹以及許多其他人不同,龐德沒有將原作塞進傳統詩體的緊身衣中,而是萃取自己在漢語中發現的獨特,開創出一種新的英詩。

“每一種力都演化為一種形式。”震顫派的安·李嬤嬤(Mother Ann Lee)如是說。龐德的天才在於發現了漢語詩的生命體與力——他所謂穿越世紀的“日日新”。這一生命體的運行機制有點像DNA,旋轉衍生出種種不同的翻譯,這些翻譯是原作的親屬,而非克隆。原作與翻譯之間,如父如子。無可避免,有些翻譯過度系於原作,而另一些則是斷然反叛。

弗萊徹,如同所有的早期(以及後來的不少)譯者,總感覺自己一定要解釋,要“改進”原詩。王維的陽光“進入”森林,而弗萊徹的光線則要“斜斜刺入”;王維隻說可以聽到人語聲,弗萊徹則生造了一個第一人稱敘述者,探詢聲音從何而來。(既然山在“那裡”,那麽敘述者又何在?)

帕斯譯四行無韻詩稱將中國詩特性推至極端

En la Ermita del Parque

de los Venados

No se ve gente en este monte.

Sólo se oyen,lejos,voces.

Por los ramajes la luz rompe.

Tendida entre la yerba brilla verde.

——Octavio Paz, 1974

在鹿苑蘭若

在這山上見不到一人。

只有人語聲,遠遠的,可以聽到。

光芒透過枝葉。

落在草間,青光閃爍。

——奧克達維奧·帕斯,1974年

(帕斯,《翻譯與消遣》)

帕斯在自己的選譯集《翻譯與消遣》(1978年第二版)中這樣寫道:這首詩特別難譯,因為它將中國詩的一些特性推至極端:普遍性,無個性,無時間,無主題。在王維的詩中,山的孤獨是如此浩大,乃至詩人自身亦被空無了。許多次嘗試後,我寫下這首四行無韻詩:前三行9個音節,末一行11個音節。

數月之後,閱讀一些大乘文本,我驚奇地發現其中頻頻提及西方極樂世界,這個阿彌陀佛的國土。我記得王維一直是位熱忱的佛教徒:我查閱了他的一本傳記,發現他對彌勒佛極為虔誠,曾寫過一首讚詩,詩中講到自己欲在西方淨土——太陽沉落的地方重生……

這是一首自然詩,一首佛教徒的自然詩:這首四行詩所蘊載的遠非同類作品的那種自然主義審美傳統。它是否體現了某種精神體驗?過了些時候,知悉我迷戀中國詩的波頓·沃森送了我一本他的《中國抒情詩》。在書中,我的懷疑得到了證實:對王維,落日之光有明確意義。與阿彌陀佛有關:煉金術士在傍晚將盡時分冥想,如青苔在林中,受著光明。詩特別地客觀,無我,不同於聖十字若望(St. John of the Cross)的神秘主義,然而在真實、深刻上,不下於這位西班牙詩人。是人與自然在神聖之光下的變形,不過某種程度上與西方傳統相反——周遭世界的人性化被取代。在這種“東方精神”裡,浸滿的是草木與石的客觀、順從、冷然,便冷冷地受著啟示之光。那啟示同樣是冷冷的,光是不偏不倚的。王維的山林是空的象徵,卻又不失草木土石的現實感。

沃森譯作呈現畫面如中國人那樣直接

Deer Fence

Empty hills,no one in sight,

only the sound of someone talking;

late sunlight enters the deep wood,

shining over the green moss again.

——Burton Watson, 1971

鹿寨

空山,不見一人,

只有一些人說話的聲音;

晚陽穿過深深的森林,

再次在青苔上空閃耀。

——波頓·沃森,1971年

(沃森,《中國抒情詩》)

沃森是古漢語詩歌、歷史、哲學領域多產且優秀的譯者;在這個世紀,也唯有他能與亞瑟·韋利比一比。沃森的作品與美國詩歌的現代主義變革有著密切關係:絕對的精確、簡潔,以及日常口語的運用。這在學者裡乃是第一個。

原詩第一行前兩個字,沃森用了兩個詞來表達:沒有冠詞,毫無解釋。他對畫面的呈現如中國人那樣直接。以24個(每行6個)英文單詞對應20個漢字,每個漢字都獲得了翻譯,且毫無沉溺,用的是一種電報式的極簡主義。在漢語詩歌的翻譯中,正如在一切事情中,沒什麽比簡單更難的了。

不只是安排語調、韻律以及每行的字數,中國詩歌就像所有古代詩歌一樣,建立於對位:宇宙的二元本性(陰-陽)。王維的前兩行即是典型:不見人/但聞人語響。他甚至重複了“人”字。沃森以“不見一人/一些人”(no one/someone)保留了王維的這個對位,他信手拈來,卻是譯者裡如此做到的第一人。

整理/新京報記者 何安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