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人在快樂和痛苦之間,還有些灰色地帶

文 | 南方周末特約撰稿 蔡珊妮

未來人類社會將變得更好嗎?郭濤在電影《欲念遊戲》裡提出了這個問題。

《欲念遊戲》為郭濤首部執導的電影,故事背景架構在十年後,融入了科幻、懸疑和犯罪元素。他在片中飾演一位科學家,也是位虛擬現實(VR)技術的領軍人物。

郭濤不否認技術給生活帶來的便利,但同時質疑:“你們知道VR技術在國外應用最發達的是什麽嗎?成人遊戲。因為它最直接,也最容易達到。一個場景裡面帶來的虛擬現實,你能產生這就是真實的錯覺,這多麽可怕。”

《周末紙牌屋》第九期,郭濤以導演身份做客,和作家巫昂、主持人夏辰各自用三本書,聊他們對未來和生命的思考。

點擊觀看影片

《周末紙牌屋》第九期:未來生死書

郭濤推薦了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和好萊塢科幻片通行的世界觀不同,《三體》的驚喜在於“用中國人自己的一套體系,架構了新的宇宙觀”。這種外來文明和地球文明的衝突,夏辰理解成原始叢林裡的“權力的遊戲”:“有點像兩個獵人遇見了,我不殺死你,意味著你馬上要殺死我。”

尤瓦爾·赫拉利的《未來簡史》則探討了未來積極的一面:癌症、艾滋病成了可以被攻克的慢性病,戰爭尚存但沒那麽頻密了,甚至人類將“長生不老”。巫昂援引伍迪·艾倫的話:“我不想不朽,我想不死。”她隨即又笑稱:“老不死也挺難熬的,可能會產生新的厭倦。”

暢想未來的同時,郭濤也回顧了歷史。和《未來簡史》同系列的《人類簡史》,從外國人的角度,給了他全新的觀點看待人類的過去。

讓郭濤最困惑的,則是人性的脆弱。巫昂用《人之將死》來解惑,這本書記錄了美國作家克里斯托弗·希欽斯罹患食道癌後對生命的思考。當面對命運的“一紙判決書”,巫昂想到的是人可以做什麽,應該做什麽。“一個是直面自己生命終結的殘酷現實,還有一個是試圖尋找你生命中可能的神性。”

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談死”往往是忌諱的,但又不得不直面。夏辰推薦了龍應台的《天長地久》,其中一篇就是《生死課》。龍應台有兩個中德混血的兒子,安德烈和菲利普。和兒子度假時,她就談到死亡的問題:“如果我死了,我的骨灰你們哥倆一人一份。”結果兒子堅持要一處墳墓,理由毋庸置疑:沒有墳,台灣就跟我們沒關係了。

當我們討論死,其實也是在討論活。被巫昂稱為“中國的契訶夫”的顧前,在《杯酒人生》中描述了一種飲酒度日的活法。看似很“喪”,但她從中讀出了溫情,也感受到小人物的百般無奈與啼笑皆非。而《白鹿原》讓郭濤更理解族長白嘉軒身上的責任。“作為男人,最起碼你知道你的責任是什麽,什麽能做,什麽不能做,要有什麽抱負。”他在電影《白鹿原》中飾演革命青年鹿兆鵬,但他覺得自己最契合黑娃,“人最執著,就是要革命,要得到。”

讀自傳和書信,可以窺探寫作者真實的內心。夏辰並列第一的兩本書,《父親的力量:爸爸,請這樣愛我》和《入口即化:巫昂的美食天涯》,前者還原了坦誠的郭濤,後者讓巫昂的吃貨本質展露無遺。而《海明威書信集》滿足了巫昂對男人人生的好奇,參加過戰爭,熱愛狩獵、釣魚,像獅子王一樣的海明威,在書信裡面“特別粗俗,完全放下了他作家的面具”。生命最終,海明威用一把槍自殺,更值得思考的是,面對生活的痛苦,人應該如何處理自己的心態。

郭濤認為,命運應該掌握在自己手裡,快樂就是那把鑰匙。巫昂則反思,人不能一味地快樂:“在快樂和痛苦之間做鍾擺運動,中間還有些灰色地帶,既不開心也不痛苦的時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