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薑維為避禍不在軍事重地漢中屯田,導致蜀漢迅速滅亡

景耀六年(263年),曹魏兵分四路,意欲滅蜀。千鈞一發之際,手握重兵的大將軍薑維並不在軍事重鎮漢中,卻身在遙遠的甘肅遝中。主將不在,兵分兩處,倉促之間,無法救急,終於,漢中被鍾會輕輕鬆松突破了,被逼無奈的薑維只能退守劍閣。後人常常把蜀漢滅亡的原因歸於鄧艾偷渡陰平後劉禪的應對不力,卻沒有認識到,漢中天險的丟失,已經使得蜀漢再沒有資本與強大的曹魏周旋下去了。

漢中丟失,蜀漢滅亡,大將軍薑維難辭其咎。

那麽,為何薑維會出現在名不經傳的遝中,而不在軍事重鎮漢中呢?

《三國志》給出的解釋是:避禍。

蜀漢末年,宦官黃皓專權,一手遮天。大將軍薑維屢屢出師無功,蜀中對其頗有不滿,黃皓也想將薑維拿下,換上自己的親信。蜀漢滅亡的前一年,景耀五年(262年),薑維兵出侯和(今甘肅卓尼東北),被鄧艾擊敗,蜀軍損傷慘重,薑維率殘部退往遝中(今甘肅舟曲縣境內)。這時,朝中的黃皓趁機向後主劉禪進讒言,提議讓將軍閻宇取代薑維。得到秘報的薑維勃然大怒,向後主劉禪上奏,直言要殺掉黃皓。

而後主劉禪的處理方式也耐人尋味:既沒有聽黃皓的讒言罷免薑維,也沒有聽薑維的意見殺掉黃皓。

很明顯,後主在玩政治平衡。當然,出於現實考慮,無論是擁兵在外的薑維,還是黨羽遍布朝堂的黃皓,後主哪一個也都動不了。這一次黃皓與薑維的政治交鋒,似乎是以平局收場了。但是,既然和黃皓完全撕破了臉,薑維就再也不敢回成都了。

那麽,薑維既然不回成都,為什麽連漢中也不去了呢?

眾所周知,薑維生於天水,長於天水,是土生土長的隴西本地人,因此,對於隴西的山川地理非常了解。基於這個原因,薑維主持軍政後的歷次北伐,基本上都是在隴右一帶進行的。而蜀漢政權自諸葛亮以來對曹魏的幾次勝利,也基本上都是在隴西地區取得的。比如說攻取武都陰平的戰役,比如魏延對郭淮的陽和之役,再比如薑維自己在隴西打的幾個勝仗。隴西地區,可謂薑維的主場,再加上有歷史戰績幫助,這使得薑維判斷隴西是個適合建功立業的好地方。

再來看看遝中的地形。隴南地區,群山環繞,偏偏在遝中一帶凹出了一個平原。盆地地形,四面的群山可以防備敵人,使其易守難攻,中間的平原則適合農業耕種。這簡直就是個適合屯軍的風水寶地。大家知道,蜀漢北伐最大的障礙是糧草後勤問題。諸葛亮的幾次北伐,屢屢因為糧草不濟而退軍。到了薑維時代也一樣。再加上從蜀中運輸糧草太消耗國力,因此,軍隊屯田,自足自給,是個不錯的方法。遝中這塊盆地適合屯田,因此成了薑維暫時的大本營。

薑維也並沒有長期駐扎遝中的意思。作為邊將,他需要建立足夠的戰功讓自己鹹魚翻身,東山再起。只有取得勝利,才能讓自己洗刷冤罪殺機,消滅質疑,才能和成都那位專權的宦官繼續掰手腕。然而,侯和之戰慘敗,總要留出足夠的時間恢復戰鬥力。待到實力恢復,恐怕薑維還是要主動進兵的。然而,這一次,曹魏方面並沒有給薑維留下足夠的時間。侯和之戰結束不滿一年,曹魏方面就吹響了滅亡蜀漢的集結號。對於蜀漢,曹魏政權向來主守不主攻,最近一次曹魏主攻的斜谷之戰也已經過去十九年了。這一次卻一反常態。這也是薑維所始料不及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