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是真的嗎:籃球速成哪家強 非洲大陸有“籃翔”?

說起今年勇士和猛龍的總決賽,有件事不知道你發現沒有:它活脫脫是一部《屌絲逆襲史》。【聚焦NBA總決賽】【聚焦2019籃球世界杯】

兩隊迄今首發過的球員裡,只有考辛斯當年選秀時是前五順位(2010年第五);猛龍全隊沒有一人是樂透秀出身;兩隊合計有多達16名球員(猛龍9人,勇士7人)在NBA發展聯盟球隊打過球……

看上去是不是挺“屌絲”的?

而在這其中,如果要評一個“屌絲”裡的戰鬥機,我說是西亞卡姆,恐怕沒啥人會反對。因為你一定也有這種感覺,看他突然躥紅的過程,就好像在重溫僅用時8個月拍成的《一球成名》:

這位25歲的NBA三年級生,此前兩個賽季總共只打了43場首發,場均出戰不到20分鐘,上賽季數據不過7.3分4.5籃板2.0助攻,是不折不扣的無名之輩。但進入本賽季,他不僅成為常規賽亞軍隊的絕對主力,場均數據暴漲到16.9分6.9籃板3.1助攻0.9籃板0.7蓋帽,季後賽則進一步提升為19.0分7.1籃板2.7助攻1.1搶斷0.8蓋帽。

這已經很嚇人了,對吧?可還有更誇張的:據說這哥們兒16歲才開始打籃球……

等等,這個句台詞好像有抄襲的嫌疑?嗯,想起來了,之前一個號稱自己從16歲才開始打球的人叫恩比德。巧了,他和西亞卡姆一樣,都來自喀麥隆。

不只我一個人發現了這樣的共性,所以我在朋友圈裡看到有人發出了這樣的驚歎:為啥速成的籃球天才都在喀麥隆扎堆?

然而很快,我就看到另外的朋友在豐富的這個疑問的信息:地域範圍說小了呦。畢竟,尼日利亞的奧拉朱旺是從15歲才開始打籃球的,剛果的穆托姆博據說也是很晚才開始打籃球。所以應該是:籃球速成哪家強,非洲大陸找“籃翔”!

然而,在那片神秘的土地上,真的有一學就會的“籃翔”嗎?

非洲人的年齡是門玄學

首先要說的是,在年齡方面,非洲人的概念可遠不如咱們嚴謹。

在咱們這,一生下來就有戶口本、身份證和出生證明。可在非洲的很多國家,這方面的文件那真是一鍋粥。以至於,非洲兄弟的年齡,基本上就成了一門玄學。

就說在中國知名度極高的NBA名宿穆大叔吧。他這個人有倆特點:

第一,儘管自己名字的長度可以繞地球一周,但他可以說得清清楚楚(有的時候我總懷疑,他說到後來是信口胡說的,不過我又沒有證據)。

第二,永遠說不清自己的年齡。

在官方記錄上,他的出生年份是1966年,不過這是為了應對後來生活所需,填寫文件時方便用的。而至於他的真實年齡,至今仍是個謎。這件事兒,穆大叔自己是認的。後來,2009年的時候,有多事的牙醫通過判斷牙齒的老化程度推測說,穆大叔已經50多歲了。這實際上就與他的官齡產生了出入。

關於穆大叔年齡的問題在非洲也不是個例。實際上很多非洲人對自己真正的出生年份,並不清楚。所以,如果有非洲人告訴你他16歲才開始打籃球,可能你需要先對這個年齡表示懷疑一下……

(咳咳咳,大帝和西卡啊,可能你們說的是真的,都怪穆大叔讓我們對你們的年齡不得不防。)

未經專業訓練≠沒打過籃球

不過不管真是年齡和官齡是否有出入,有一點是不得不承認的:非洲人的運動天賦確實出眾。

在NBA的歷史上,有不少球員就是憑借過人的身體天賦——身高臂長又能跑善跳——即便沒什麽籃球基礎也會被球探教練看中,然後帶到美國重點培養。比如,已經辭世的NBA第一長人,身高達到2.31米的馬努特·波爾。

他來美國後打了一年NCAA次級聯賽,就在1985年NBA選秀大會上被子彈隊(現奇才隊)選中了。

畢竟,美國籃球教練再專業,身高也是教不出來的。

但實際上,能夠在NBA站穩腳跟並且打出名堂的非洲球員,在接觸籃球之前,可也不能說是白紙一張。更嚴謹的說法,他們只是接受高水準訓練的時間比較晚罷了。

就以西亞卡姆為例來說吧:

喀麥隆足球曾經獲得非洲杯冠軍,奧運會金牌及世界杯八強等優異成績,所以絕大多數本國小孩子更希望能夠成為一名職業足球遠動員,兒時的西亞卡姆也不例外。

”足球在喀麥隆的地位堪比橄欖球在美國。“西亞卡姆覺得,自己就應該去做個職業足球運動員,要不就像父親一樣進政府機關當個公務員。不過,由於父親管教甚嚴且瘋狂熱愛籃球,“有朝一日自家能出一名NBA球員”是他的夢想,於是他讓兒子們從小就打籃球,哪怕是最討厭籃球的西亞卡姆也不例外。

因此即便當時西亞卡姆身處籃球水準不高的喀麥隆,但他玩籃球的時間並不比美國同齡人短多少。何況,非洲孩子大多數沒有升學考試上補習班的壓力,有大把時間做運動,籃球足球手球排球都玩得轉……這讓他們的腳步也普遍比其他國家地區大個子更靈活。

西亞卡姆、恩比德、奧拉朱旺都是這類型的球員,低位背身時的腳步動作是一絕。這都是他們在從事其他運動時,打下的良好運動基礎。

當然,也有真正運動基礎薄弱的例子。不過他們都有著幾乎相同的特點:身體優勢異於常人,所以便利用自己的天賦專注防守,進攻端只能靠吃餅為生。

生生練出“僵屍勾手”的穆托姆博是後輩學習典範,而純靠天賦不夠努力的2009年榜眼秀塔比特則早就被淘汰了。

有人販子發掘 更有貴人相助

都說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

即便如今網絡時代已將地球變成地球村,但想在距美國萬裡之外的非洲淘金,單靠視頻錄像難度太大。那麽,誰是西亞卡姆們的“伯樂”呢?

早年間這是個帶著血色的答案,是被形容為當代版“販賣黑奴”的灰色地帶。

來自其他大洲的球探教練,說服家境貧寒的父母將天賦過人的兒子交給自己(請注意,是法律層面的交出監護權),帶到美國高中大學,或者歐洲小俱樂部培養,許諾可以打NBA打職業聯賽賺大錢,或者入籍其他國家,自此鯉魚躍龍門成了人上人,連帶全家人跟著享福。

但實際上,絕大多數少年只是淪為“商品”,被倒了一手又一手,運氣不好的練傷練殘再也打不了球,甚至失蹤死亡丟了性命。

幾年前美國媒體曾報導過:4名尼日利亞青年球員被人用“上美國名牌大學+高額籃球獎學金”引誘,但最終連大學都沒得上,要麽接受救助過活,要麽成了流浪漢。“這不是在你脖子手腕套上鐵鏈的奴隸制度,而是名利誘惑鎖住你的新奴隸制度。”《哈潑斯雜誌》(HARPER'S MAGAZINE)曾如此辛辣地評價說。

不過最近幾年,為了避免悲劇一遍遍重演,那些走出非洲的成功人士,將“搭建直通非洲和NBA的橋梁,用籃球改變同胞人生“作為人生目標。

NBA歷史上首位出生於非洲的總經理,通過精心布局將猛龍帶進總決賽的總經理馬賽·烏傑裡,就是最早投身這一偉大事業的人之一。

早在2003年,他就在家鄉尼日利亞開辦了第一個籃球訓練營,自此從沒中斷過。

“我想為非洲孩子開辟一條成功之路,我希望那個大洲發展起來,希望更多人看到希望,擁有夢想。”烏傑裡的榜樣力量是無窮的,洛爾·鄧伊巴卡巴莫特等NBA球員紛紛重返非洲,鼓勵年輕一代打籃球,接受高水準訓練。

西亞卡姆也正是在巴莫特訓練營上脫穎而出,得到業內人士關注,並改變了對籃球無愛的態度,“NBA成了我的夢想。”又是得益於巴莫特的幫助,西亞卡姆從非洲來到美國,一步步走到今天,最終成為喀麥隆籃球甚至整個國家的新偶像。

猛龍vs76人的東部決賽半決賽,也是西亞卡姆和恩比德的喀麥隆德比。“這是喀麥隆的勝利。”西亞卡姆在Instagram上留下了這樣一句話。西亞卡姆說,他希望能夠讓喀麥隆乃至整個非洲的年輕人更喜歡籃球。

“這輪系列賽堪稱國家盛典。相信未來我們都會成為國家隊領袖,代表喀麥隆而戰,並為此深感自豪。當然現在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的國家在朝著正確方向前進,我們在NBA聯盟代表著國家,我們的表現能夠鼓舞非洲未來一代。”總決賽首戰後,西亞卡姆又感慨道:“我的祖國以及整個非洲大陸,能夠亮相在總決賽,真是太不可思議了。能夠代表一個大洲打總決賽,簡直難以置信,對此我心懷感激。我只是希望非洲的籃球能夠繼續發展,用我的表現激勵非洲的孩子們。”

是的,西亞卡姆們是踩在前輩的肩膀上,並通過不懈努力實現了夢想。所以說非洲不存在包分配的“籃翔”學院,這裡的NBA之路同樣沒有捷徑。

(文/ Eamon)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